新时期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2010-08-15朱全飞
朱全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前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关于感恩的古训和典故。西方很多国家有“感恩节”,流传着诸多的感恩美谈。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爱心人士、民间机构和企业对在校学生或进行慈善捐赠,或设立各项奖助学金,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奖、勤、助、贷、补、减、免”等针对贫困生的一系列帮扶政策。很多贫困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能怀抱感恩的心努力工作,积极地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但一部分贫困生却表现出自私、冷漠和无情,如:看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抱怨他们没有能力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懂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不珍惜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无私帮助,把这些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是白拿,更有甚者编造种种名目来骗取更多的资助以供自己挥霍等,这部分学生不知恩、不识恩、不懂得感恩、不知如何报恩,这就是“感恩的缺失”。
2.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2.1 家庭教育的缺憾。
天底下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艰辛和家庭的压力,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结果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一些父母为了生计日夜操劳,有的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一心赚钱为孩子,认为只要小孩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另外,一些贫困家庭父母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不高,在某些方面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2.2 学校教育的欠缺。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帮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上,而无暇顾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资助与感恩教育不同步,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因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部分根源于学校德育的疲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微不足道,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高校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3 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随着媒体力量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学生的思想,虚拟世界的沉迷造成对现实人情的冷漠,这样导致一些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感恩意识缺失、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等。
2.4 贫困生心理的缺陷。
大部分贫困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成为经济、精神上的“双困生”。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膨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上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公现象,使一些贫困生把各类资助认为是他们应得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补偿“。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贫困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自己的隐私被公开,甚者一些人被用“书面契约”形式来表达感恩,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愿感恩。还有一些贫困生怀有一种自卑的逆反心理,不愿感恩。
3.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及措施
“感恩”与“感恩教育”有所不同,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①我认为,对高职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能知恩、识恩、懂得感恩及如何去报恩。其具体措施有:
3.1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等古训佳句,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保存、延续,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形成和内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要素,它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江泽民同志曾说过,高等学校是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因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兼顾世界上先进的、进步的文化成分,梳理出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髓,促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切实之举。
3.2 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匮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高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3 加强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及创新,教会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所以,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该唤醒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图报。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知恩图报,但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扭曲感恩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不能帮助自己的人,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3.4 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内化。
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大环境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只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师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辅导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辅导员、专业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备感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主动关爱他人。其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感恩,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开展大型团体感恩宣讲与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近年来,邹越教授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感染了大江南北成千上万名大、中、小学学子,使他们记住了做人要爱自己的国家,感恩老师,孝顺父母,真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学校应该寻找机会开展这样的演讲活动,加强师生及家长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学校教育者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社会、个人等关爱与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有创意地对贫困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感恩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有: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图片征集展览、系列影像作品展、感恩征文,以及对身边有困难的人开展帮助活动、救灾捐募活动,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班会,组织毕业时为母校留下什么的讨论,等等,这样更能触动众多贫困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但感恩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绝不能走向理论说教或形式作秀,更不能追求所谓的“书面考试”过关,在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做到感恩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让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诸环节成为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的成效才能是恒久而深刻的。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学校可以以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最后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注释:
①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2]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6.5,(3).
[3]渠东玲.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