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

2010-08-15吴梦东

文教资料 2010年30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辅导员大学生

马 宾 吴梦东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又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同时涵盖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协调、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于有形。在高校,辅导员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否以养成教育作为切入点构思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能否有效地从事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养成教育是做辅导员工作应该关注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其参与和思考的力度直接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我国高校养成教育现状

从我国高等学校养成教育建设现状来看,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然而,在养成教育建设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出现阶段性缺失,某些学生“智商高但缺乏智慧,有知识但缺乏文化,有文化但缺乏教养,有欲望但缺乏理想,有目标但缺乏信仰,有青春但缺乏热血”。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相互冲击,使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道德意识淡薄,人际交往功利化;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养成教育缺失的生成原因

养成教育缺失是整个社会忽视养成教育的必然伴生现象,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

1.现代教育中的榜样效应缺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当这种人”,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关系着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养成教育榜样。改革开放早期,学生学习的榜样很多,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雷锋、赖宁等众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我国现行高校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学生养成教育参照物匮乏,榜样标尺缺乏,导致主动向好的主观能动性的缺失。

2.社会不良导向导致学生可塑性背离。

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贫富差距加大,一些利益主体因利益失衡而引发心态失衡,价值观缺失、理想模糊、拜金思潮等观点甚嚣尘上,折射到高校,导致学生可塑性背离。

3.辅导员队伍结构年轻化影响。

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这些年轻教师大多为“80后”,他们的学科知识水平毋庸置疑,但管理学生能力有待提高,对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程度有待成熟,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认识不够。年经教师自身的迷惘认知必然引起大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误判,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手,就高校来讲,养成教育影响其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就学生来讲,养成教育影响其自身修养,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高校辅导员,首先是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应该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大学生人格的培养。辅导员工作是实施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特殊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能起到业务教师和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

1.健全规章制度,突出“他律”原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协调、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离开规章制度,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理念,出台德育大纲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规定,完善学生纪律处分、奖励条例等规定,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2.完善教学相长,强化“自我”教育。

从“教”方面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方面来讲,学生是主体,知识或技术是客体。教师所教内容归根结底需要学生通过学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既把大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又充分发挥他们教育主体的作用。一是要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项活动中,情操得到熏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从而逐步消除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依赖思想,实现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二是要强化“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最终目的。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增强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通过目标教育与引导,激发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强化网络道德教化,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资源,规范学生行为,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3.加强师德建设,重在示范引导。

教育之本在于德,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律,而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榜样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要用完美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就必须做到在政治上,是旗帜;在学业上,是导师;在情感上,是朋友;在品行上,是典范。为此,高校辅导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形象修养,通过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另外,高校也应采取多种培训措施,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学术科研能力,陶冶辅导员的情操,提升其个人修养,使其达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

4.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有责任,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产生着种种影响。高校针对大学生养成素质的现状和需求制定总体规划,统筹课内课外教育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与家长建立有效的积极联系,一方面利用招生宣传、校园开放日、新生入学家长座谈会等机会,让家长、学生客观地了解学校的办学体制,认识学校的办学优势,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避免因宣传误导为以后突发事件的爆发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和联系,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在面临各种压力时,获得心理上的帮助,感受到温暖。从整体上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以达到养成教育的最佳成效。

5.打造整体规划,实现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序推进,由易到难地安排内容、制定计划,使养成教育的实施更科学、更完善。在实施养成教育中,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内容,将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最基本、最初步的教育内容,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课程等实施目标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学业目标,或者举办目标教育系列培训与讲座活动,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相当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对其进行管理与引导,与养成教育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