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管理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2010-08-15蒋庆荣
蒋庆荣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近几年,高职院校高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势态。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校本管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有关文化的诠释
(一)追寻文化的演变。
在西方思想史上,“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原意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
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的泰勒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及习惯。人类诸社会的文化状况既然可以根据总的原则加以调查,因此都是研究人类思想及行为规律的题目。”[1]
狭义文化是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的系统是其核心。[2]
《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的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广义上是指学校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狭义上是指学校内部以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为中心任务,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指校园文化的外显部分,即校园里的所有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宿舍、操场、食堂、小路、小池、树木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
第二层指校园管理文化部分,即学校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活动、学生各项活动等。
第三层是核心层,即校园精神文化,指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
(三)检索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的。[3]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这种新类型的形成时间较短、发展很快,教育过程应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其次,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优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出学会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最后,高职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各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正是这种人才。
(二)高职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宏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发现规律、发明创造、转化应用、生产实践的过程。[4]
目前,高职教育并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就必须分析形势、审时度势,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三、校本管理的文化建设定位
(一)形成校本管理的办学价值观。
1.领导哲学是办学价值观的基础
领导哲学隶属于哲学范畴,它是研究领导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领导者以一般哲学所揭示的认识世界的根本规律作为指导,从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对领导管理领域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以及领导管理的本质和活动规律所作的概括和总结。[5]
学校领导对理想办学状态的追求,体现为办学价值观,即对存在于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
2.办学价值观是办学的灵魂
办学价值观是学校发展最稳定的、最有活力的基础,它制约着管理目标的建立、领导决策的行为、办学策略的抉择和办学成果的评价。
(二)高职院校应当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创新的机遇。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作保障,而要建立合格的师资队伍,必须改进教师教育与培养方式,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专门机构,也没有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现成模式和方法,一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育,必将以教师所在高职院校为基地。
四、校本管理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外显建设的体现。[6]
大学形象识别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校园建设作为大学形象识别极其重要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对于在坚持先进性要求,突出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基础上,吸收各类进步文明的成果,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校园建设为平台,推进大学形象识别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筑文化是大学文化生存、交融、发展的重要物质文化基础,对于校园的文化品质、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印象都有特殊的表现作用。[7]
(二)以质量工程为根本,树立校本管理办学价值观。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始终需要努力的方向。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实施高职院校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是地方高职院校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校本管理特色,明确办学价值观。
(三)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校园文化构建。
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要使学校的校风文明和谐、育人环境优化,形成严谨敬业、修德育人的良好教风,勤奋好学、求真创新的良好学风,高效务实、优质服务的良好作风,从而使学校成为教学质量优良、学生能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学建立的基础信念在于,追求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依靠学者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学术共同体中所进行的工作,以开放、理解、交流为主题。高职院校作为新时期最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以各自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体现职业特色、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因素,必将形成校本管理特色,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1][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8,第1版:7.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第一版:92-93.
[3]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0.htm?fr=ala0.
[4]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第一版.
[5]胡惠闵.校本管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第一版:98.
[6]胡昱主编.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第一版:7.
[7]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学术研究,2000,(12):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