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及引导策略
2010-08-15黄志红
黄志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高职校园网络的发展。校园网络作为当前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已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形象的展示窗口、信息的交汇平台和学生的精神家园。目前,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则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贴吧、论坛(BBS)和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
一、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要依托形式。
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为论坛、贴吧等,任何学生都可以在这里传播信息,发布观点,展开讨论。网络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无数的学生网民积极参与,并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登陆后,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下发帖子(文章)、提供信息、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
(二)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了新的校园舆论环境,其中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高职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的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绝大部分通过贴吧、BBS、QQ、博客等传播而扩散开来,是无数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容易造成现实信息放大化。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网上,就容易引起各界关注,进而延展为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
3.网络舆论语言使用多样化。网络舆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1)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2)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语言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归纳起来有创新性、经济性、形象性、诙谐性、粗俗化、时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集中反映了高职学生理性与感性并存、积极与消极碰撞、乐观与自卑交融等心理特点。
二、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
校园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强化舆论影响,形成良性舆论思潮,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又可能因偏离于主流意识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污染校园文化环境。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着偏差,重“堵塞”不重“疏导”,缺乏“引导”的主动性。
目前,校园BBS、贴吧等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了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贴吧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负面评价,一些高职院校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而是让学院网络管理人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一旦学生网民认为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们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比如校外各大论坛、个人博客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造成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二)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控制技术、设备水平相对滞后。
各高职院校现存的校园网络舆论控制体系,一方面不能有效控制外网有害信息对学生的渗透,不能第一时间对大量的垃圾信息进行过滤,使消极的价值理念对某些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对校园网络学生用户的网上言论不能及时监控。实行实名注册、客户端认证等方式只是便于对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管理,对其网络言论起到一个“心理压力”的作用,而对网络言论缺乏实时监控,所以很难达到控制网络舆论的效果。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高职学生校园网络上出现煽动性言论、反动言论、恶意诽谤、中伤他人的网络案件、事件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建设和谐高校,应理性分析和对待校园网络舆论现状、影响因素,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征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督机制,发挥校园网络舆论的正面强化作用,疏导矛盾和不良情绪,扼制错误思想和言论在校园网络上蔓延。
(一)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需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校园网络的健康运行。
1.完善网络法律规范,在制度上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针对校园网络舆论对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校园生活的影响,各高职院校也应结合相关法律制订符合自身现状的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将法律条文的内涵落实于具体的管理办法中,从而在制度上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使学生对法律规范自觉认识、体验、判断和评价。只有学生自觉守法,法律规范的实施才具有基础,也才能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社会功能和实现法治成本的最低化。
2.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监督工作。(1)建立一支网络舆论信息员队伍,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特别注意舆论的方向性、健康性、和谐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论坛都必须用学生的账号才能登陆,这给学生把握校园网络舆论导向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这批信息员必须具有两方面素质,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学生党员或班团骨干担任。这批学生可以协助学院做好校园舆论导向和监督工作。(2)密切关注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向,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保证以BBS系统、贴吧为核心的信息平台有健康的舆论导向。在具体做法上,注意“力疏而慎堵”,对某些有悖公德的不良言论予以技术屏蔽,对扭曲事实、煽动舆论的以事实真相揭露,对不明真相、发泄情绪的进行疏导,有效地将网络舆论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转化、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之演变成为服务学院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学院有关部门还可以适时地在校园网站上开展网络调查活动。校园网络调查具有方便、快捷、及时、针对性强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看法。如果调查做到精心设计选题、正确提出设问、巧妙设计答案,学院就能正面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互动调查,从而让学院了解学生的意愿、要求、看法和特定事件的舆论支持度,并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参考,改进各项工作,实现正面引导校园网络舆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良好效果。
(二)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德治对校园网络舆论的规范机制。
1.加强网德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评判意识。针对高职学生网上道德评判意识较弱的现状,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校园网络上,尤其是在BBS中宣扬民主意识与责任意识,积极宣扬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建设院务网络公开制度和院长论坛之类的网络沟通渠道,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高职院校网络不良舆论的形成在很大层面上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开通院长论坛之类的沟通渠道,实现学院管理者与师生的直接对话,消除级别限制,坦诚沟通,更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良好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同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以开放之姿态、理性之态度,直面高职学生校园网络舆论的问题,变堵为疏。
[1]王善田.浅析构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的途径[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5,(7).
[2]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M].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3]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8).
[4]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J].理论月刊,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