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职毕业生如何适应企业文化

2010-08-15汪发亮

文教资料 2010年3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

汪发亮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零距离上岗,但在教育过程中和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我们的一些学生专业技能非常过硬,有些甚至在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得过大奖,他们所去的企业也是知名的企业,但是他们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不适应而离职。我们去企业调查,企业也对这些学生不满意。有些学生是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些是沟通能力不强,有的是团队关系处理不好,有的是“我行我素”……总之是学生自己觉得难受,企业的领导同事也不欣赏。产生这些现象,根本原因是学生对企业文化不适应,因而产生形同陌路的感觉。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企业文化适应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一、主动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培养适应企业文化的意识

大学生在就业前要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的意识,只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企业才能接纳你。如果是等着企业来适应你,那么你的就业就不会成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要主动适应企业文化,首先必须对企业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在校期间就要认真学习企业文化知识。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认可。企业文化有广义企业文化和狭义企业文化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企业界就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其管理思想发生了变化,把管理重点和注意力从硬件转向软件即人的管理上。主张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指导思想、经营宗旨和哲学,有自己明确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能够用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说服人、凝聚人和激励人,从而使职工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成功的企业必有自己成功的企业文化。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在其扉页上曾经写道:“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就是未来的经济。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要想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就必须借助企业文化的竞争。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文化能把人团结起来,凝聚在一起,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企业的日常生活充满目的和意义。

2.学习企业文化理论知识。

企业文化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系统,即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应主动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义、构成要件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对企业文化的功能更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了解。一般的高校都开设《企业管理》这样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会涉及部分企业文化的知识。大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更进一步地向老师请教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二是自学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理论书籍,通过自学来掌握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三是利用到企业实习等机会,到企业去找一些有关企业文化的资料。这个方面的资料一般在企业的工会或员工部较多,而且往往资料比较齐备,除了部分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知识外,还有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知识。这时可以向员工部或工会的领导和员工们请教企业文化的问题,以切实认知他们企业的企业文化。

二、主动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将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当作适应企业文化的实习

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被浓郁的校园文化包围。大学生一般对校园文化并不陌生,对校园文化都能有一个初浅的认识,而且能够较为轻松地适应。有的高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蕴育出一代又一代大师和学生。大学生要利用贴近校园文化的好机会,充分掌握校园文化的内涵,把握校园文化的精髓,分析校园文化的特征,掌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性,做到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把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当作适应企业文化的实习。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被广大师生自觉实践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作为不同主体所具有的精神形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发展轨迹和成熟程度也是不同步的,各有特色,但是它们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和指导,并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因此,它们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它们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都是无形的“软生产力”,都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是单位的灵魂。二是它们的指导思想是相同的。在中国,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同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畴,是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指导的,并按照这些科学理论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发展。三是这两种文化所反映和遵循的价值准则是相同的。企业文化的主要价值准则是诚信和服务社会。校园文化坚持学生们“诚信为本”,使学生自觉地遵循诚实守信的理念,按照基本道德规范去待人处事。四是这两种文化的构成要素基本相同。企业文化由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构成,而校园文化则基本类似。

2.将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当作适应企业文化的实习。

大学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氛围中要带着 “任务”生活,把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当作适应企业文化生活的实习。一是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实际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又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就需要大学生认真体验和摸索。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主动去、适应、把握它,使自己逐渐能够在参与校园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成长进步。二是主动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通。如将学校的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把学校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当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把班集体活动当作企业团队精神的训练,把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与企业制度对接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校大学生主动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今后的企业文化生活。

三、放低入职姿态,主动适应企业文化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苦读终于可以走上社会去工作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近年来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很多学生放低入职要求,甚至打着“零实习月薪”的旗号入职。这种愿望很好,但是找到工作以后,不是真正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技能,顺利地干出一番事业来,而是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不干了,又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如此循环往复,白白耗费青春。这就还需要一个低姿态,企业文化适应的低姿态,放低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适应企业的企业文化,使自己尽快融入企业。

1.认真思考,认知企业文化。

入职之初,凡事都要积极主动,要多动手、多用心、多用眼、多用脑。如某家公司的“规矩”,每天接班时,师傅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擦拭机器。即使机器已经是锃亮如新了,卫生也已经是一尘不染了。还如有的公司一接班第一件事就是开会,开会的程序非常正规,气氛严肃,但内容无非是将上一个班的情况汇报一下。如果上一个班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则进行非常正规的事故分析,研究整改措施。但一般情况下,都是正常运转,这可能就让人觉得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作为年轻的大学生、一个职场新人,我们对这些问题不要简单否定,而是要动脑思考。这就是企业的一种企业文化,这体现了企业的与众不同。如果继续深入思考,你还会发现,企业的这种做法,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具有怎样的深意,要把它和企业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思考。这就是一个认知企业文化的过程。

2.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适应企业文化。

认知了企业文化,就要主动适应。通过参与和体验,逐步适应。有些大学生认为企业的有些行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是不合理的。于是不积极主动参与,或者在参与上大打折扣。如有的企业要求记录机器的运行情况一律使用仿宋体,有些大学生就认为没有必要,于是在记录中没有按要求办,这样势必造成企业产生看法。久而久之,就会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相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适应,如这个记录的事,就是体现一个企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的一种企业文化。大学生要利用有文化、有知识的优势,把记录做得更好,把仿宋字写得更为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严肃认真、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同时体验认同企业文化的快乐。如果是这样,企业就会从这件小事中发现你这个“人才”,认为你这个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水平高,企业很快就会把你当作后备人才培养。

[1]陈亭南编著.企业文化实务手册[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7年4月第1次印刷.

[2]林丽萍.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融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