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010-08-15张炜炜
张炜炜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1.8 。”在这一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网民,在各类网络应用中大学生的使用率也是最高的。可以说互联网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给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冲击,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恋等网络活动中无法自拔,导致学业荒废;个别学生利用手中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散布木马、病毒,进行“人肉搜索”,恶意曝光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引发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危机。网络上一项关于“电脑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的调查问卷”显示:认为目前存在网络道德问题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9.8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相关表现
(一)大学生沉迷于各种网络活动,诱发“网络成瘾”问题。
1994年,美国纽约精神病医师伊凡·戈德堡(Ivan Goldberg)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ease,简称IAD)这一概念。 实际上“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来自于药物依赖(或者说药物成瘾),从“网络成瘾”理论来看,成瘾不再单纯指物质依赖,也包括行为依赖,网络成瘾即是一种行为成瘾,它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表现有:①沉迷于网络聊天与观看综合性节目的单纯性网络成瘾;②将个人感情精力投入到网络虚拟爱情中的情感性网络成瘾;③将个人绝大部分时间和金钱花费在各种网络游戏中而无法自拔的网络游戏性成瘾;④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学习、工作无关紧要的信息上,造成学习效率降低的信息性网络成瘾,等等。
一般而言,网络成瘾者对网络都有一种难以自制的依赖感,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网玩乐,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上视频等各种网络活动中,以获得满足感而无法自拔,网络几乎成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部。网络成瘾者由于长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游荡”,弱化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兴趣,进而导致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情感变得淡漠。而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现实交往大大减少,进一步弱化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因此而患有抑郁症、虚狂症、幻想症、精神分裂症、神经紊乱症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不但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所谓“网络学习”,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特定的人文、社会背景下,借助一系列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正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因而,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无可比拟的优点。随着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求真知的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阔平台,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下的学习知识的缺陷,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直观认识。
“网络学习”的优势无可比拟,但与此同时“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一部分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而使得自身思维变得弱化,许多学生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而不愿意去图书馆翻阅资料、思考问题。阅读量的减少不单影响了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平衡,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使得他们变成网络上的“流浪汉”,思维零碎、不成系统。其次,网络学习使部分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心理,学习能力下降。随着网络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途径来获取各种文献、参考资料已变得非常简单。无论查找什么资料只要提供一些关键词,百度一下、谷歌一下即可,须臾之间便可找到数以千计的文献资料,没有找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通过网络这样简单的方式来获取文献资料为大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正是这样像快餐一样的文献资料获取方式,使大学生没有经过跑图书馆、翻阅大量纸质资料的过程,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其实际结果往往是知识来得快去得也快。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对这样的资料获取方式已习以为常,各种作业、论文往往都是通过百度、谷歌搜索的资料东拼西凑而成,长此以往不利于对大学生自学和学术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剽窃的不良之风。
(三)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值得关注。
网络犯罪既包括运用编程、解密等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行为,又包括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以及技术与法规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而言,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信息资源达到什么样的共享程度、应该建立怎样的共享准则,并未明确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给网络犯罪行为的定性带来了困难。
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主要表现在:利用网络漏洞,制作传播木马病毒,盗取他人相关账号、密码等信息,侵占他人的虚拟或现实财产;利用互联网络设立各类社交群或论坛,贩卖各类所谓考试试题、答案等非法牟利;在互联网上进行“人肉搜索”,恶意曝光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等。作为网民群体中学历层次较高、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应用操作技能较好的群体,大学生毫无疑问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而近年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正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增长点,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产生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学生个体原因,又有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的缺失,网络监管不到位,以及网络本身诱惑等多方面因素,这些方面都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在以下几方面多做文章,充分发挥网络正面的激励、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坚守网络阵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高校应建立起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有效掌握网络技术,能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使科学理论、正确舆论、高尚精神、优秀作品牢牢占领校园网络这块重要阵地。同时,充分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强化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双刃剑”性质,正确认识网络行为的道德与非道德、文明与不文明,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宣传教育。
大学生网络犯罪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精神欠缺和法制观念不强有很大关系。因为好玩、新奇、尝试,或证明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而实施网络犯罪行为、误入歧途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大学生学习相关计算机网络法律法规,解读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典型网络犯罪案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远离网络犯罪。同时,在守法的同时,应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上网时的自我防范能力。
(三)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规,强化网络监管。
目前,我国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预防网络犯罪方面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预防网络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网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屏蔽或删除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及时关闭反动、涉黄、涉赌、涉毒等非法网站;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整治、管理,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的网络环境。要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艺术节、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既满足大学生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又从侧面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抵制和消除不良网络文化对他们的腐蚀和影响,使他们在健康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位,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以理性的思想武装头脑,使网络真正为其所用,成为大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
[1]一项网络调查.http://www.askform.cn/FormViewResult.aspx?UserID=45678&FormID=53758.
[2]百度百科“网络成瘾”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91347.htm#7.
[3]百度百科“网络学习”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39747.htm.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