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童年的消逝——读《童年的消逝》
2010-08-15孙晓丽
孙晓丽
一、童年的概念及意义
1.童年的概念
在尼尔·波兹曼看来,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并没有“童年”的概念,那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1]。 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英国的教育学专家大卫·帕金翰在他的 《童年之死》(After thedeath of Childhood)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性的建构。”[2]
我国童年期的界定是从6岁到12岁。本文所指的儿童就属于这个阶段。
2.童年存在的意义
童年不只是一个自然生长阶段,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完整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童年的纯真和无限想象力是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基本人格是在童年形成的,面对世界的方式、态度和立场的形成也都能在童年里找到依据。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童年蕴藏着了解和征服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二、童年消逝的表征
童年的出现是由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样的,“童年的消逝,也正是因为童年和成人共享了信息”[3]。电视节目将一切文化秘密不加区分地向所有观众公布,儿童与成年人一样置身于暴力、色情的画面中。因此,他们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靠窥探来了解成人世界里的“秘密”,他们被成人的世界所包围,成为“小大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以及儿童活动的功利化。
儿童游戏文化曾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过家家、丢手绢、捉迷藏、跳房子、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占据了孩子们的闲暇时光。而如今的街头巷尾早已看不到这些传统的儿童游戏。铺天盖地的选秀节目把儿童推到了镜头前,儿童模仿成年人的才艺表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答案由孩子回答出来则往往“效果斐然”,充满了“幽默感”,孩子们在无形中成为大人们娱乐的对象。
2.儿童失语。
传统的儿歌在儿童中早已不受待见,现在的孩子,张口就是周杰伦、李宇春,所演绎的多为情歌,小小年纪就开始 “为情所困”。那种发自天然稚性的妙音渐行渐远。“Fuck,Shit”等电影中的不文明词汇在儿童中颇为盛行。“低龄写作”在媒体的炒作下被冠以“新新人类”的名号,写作内容却是成人化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就在作品中大谈情感与欲望,甚至用三角恋、婚外恋的模式来描写青春期情感。[4]
3.儿童过早成人化。
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说:“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几乎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倾倒在他们懵懂的心灵中。我们的儿童几乎在没有做过幼年梦、童年梦和少年梦的时候就懂得了成年人才会懂得、才应懂得的东西。他们在距离独立生活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和权力的重要,他们在还没有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甚至不知道社会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他们精神发展上的畸形化。”[5]
4.儿童犯罪率上升。
据调查,“成年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这几乎完全可以归结为未成年犯罪以惊人的速度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占全部刑事犯罪嫌疑人的比例,2000年为6.7 ,2001年上升至7 ,2002年上升为8 ,2003年又升高到9.1 ”。[6]许多儿童长期受到电视媒体、电子游戏中暴力镜头的侵蚀,一旦生活中遇到矛盾或挫折,就不知不觉地模仿电视镜头中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作案方式几乎与电视中的手法如出一辙。
三、童年消逝的原因
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使儿童成为考试的工具,为了取得好成绩、进高校,许多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被迫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失去了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而其家庭迎合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的附庸,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2.电子媒体的介入。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的一览无余的特性使成人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成人与儿童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电视图像能够直接迎合人的感性需求,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欲望。然而不断变换的图像产生连续的、通常也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事物表象,来不及作深度的思考,而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7]很多研究表明,儿童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使儿童远离他们自己的文化,最终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
不仅电视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代电子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儿童寻求新奇与刺激的心理,但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也因此而变得迟缓和滞后。[8]一旦儿童沉浸于电子煤体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之中难以自拔,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变得对社会冷漠,对他者不关心,最终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而难以与真实社会和谐相处。
3.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享受高度的自由,但是却“迷失了方向,迷惘于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不知道未来的归向”。[9]
马克斯·韦伯说:“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现代社会将成人世界的功利理性法则发挥到极致,同时成人却在价值的丛林中迷失自己,每个人只好各自盲目地探索一种满意的生活方式。”
4.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城镇化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环境(如大杂院、弄堂、胡同)换成了紧闭的单元房。这种单元式的楼房具有“封闭式”的特点,限制了儿童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使儿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严重压抑了儿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如今,儿童从事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已经从公共空间(例如街道)转至家庭空间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冰冷的防盗门阻断了交通事故与其它可能威胁到儿童安全的事物,也阻断了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与同伴的交往。电视、网络、游戏机等科技产品的出现,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5.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10]
电子媒介的技术变革给人们的生活、思维与行为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这些社会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类发明技术的初衷和人类驾驭技术的能力。为了适应技术变革下的社会生活,进而需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但在技术变革与相应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11]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这时间滞差,造成了困境。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高,深受人类欢迎,另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对诸多“羞耻”“禁忌”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大幅展开,导致了缺乏驾驭信息能力的儿童的现实模仿,造成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的出现,而人类还没有相应的社会变革来制止这类恶性社会影响。
四、如何应对
尼采关于精神健康、疾病及其治愈方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人性假设:“对生命的保持”必然需要“一个特定的界限”。人们“只有在一个限定的界限之内才可能健康、强健和成功”。尼采通过“保护性大气”的隐喻来表达他的观点:“所有的生物周围都需要大气,一种神秘的雾气。”只有在保护层里面,生命才能生长,一旦毁灭了这个大气保护层,生命也就消失了。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需要一层保护性的大气,过滤掉成人世界的不良影响,以安全的、合理的方式进入成人世界。
首先,国家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制手段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传媒工作者应自律、自觉地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最后,社会应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通过教育让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排除不健康的内容,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
同时,新技术推广之初对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忽视与无视,导致相应社会变革的滞后,这无疑是在告诫我们,任何一项新技术发明的应用都应该获得对其可能的社会影响的全面深入的预测与评估,以方便尽早启动相应社会变革,缩短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时间滞差,减轻人们的困惑。
五、结语
尼尔·波兹曼说:“至于童年的概念,我相信,长远来看它一定会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牺牲品。”他认为现代技术特别是媒体新技术直接导致了童年的消逝,那么,导致童年消亡的罪魁祸首就是电视吗?在现代社会,儿童既受到电子媒介内容的影响,又受到其它媒介形式的影响,流行读物、网络文化都有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电视节目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可能性。当然,尼尔·波兹曼得出的结论虽值得商榷,但足以表明电子媒体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语言、思维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话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
电视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一种传播工具,是信息的载体。不是电子媒介而是电子媒介所传达的观念影响着儿童。如果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童年的概念,那么即使没有电视这种工具,成人也会利用其他手段从儿童身上获取利益。童年是在消逝,但童年的消逝不是单纯的媒介形式的问题,而与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传统有关。媒介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会影响到儿童的观念。
世事喧嚣,儿童受到侵染是很正常的。保护孩子们不受侵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儿童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荡涤心灵的精神家园,赋予他们回归本真和自然的能力。
[1]尼尔·波滋曼著.吴燕筵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78,65,123,123.
[2][3][4][5][6][9]戴金花.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J].现代教育论丛,2010,(2).
[7][8]王凡.从《洛丽塔》看童年的消逝[J].考试周刊,2008,(31).
[10][11]李玮.读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J].文学自由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