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22期
关键词:儒家孔子思想

孟 媛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何谓“儒”,西方看儒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儒学产生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其经典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孟子》、《荀子》等。

中国古代早期各类知识和技能都掌握在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吏手中,即所谓官学。学术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通过贵族学校向各个贵族子弟传授,主要研习“六艺”。下层的某些知识分子如果掌握了礼乐制度,就可以参加国家的政治,甚至成为贵族们的老师。这些下层掌握着各种“术艺”的士人和知识分子,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儒”。 《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 ”儒就是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艺的士人,这种知识和技艺,小到乐舞军事,大到治理国家的道理。由于这些人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而且常常精于礼乐,显得有文化,有修养,看起来彬彬有礼,柔和谦逊,因此被称为“儒”,表示其学问深,修养好,技艺高。孔子是儒士中的佼佼者。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凭借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深厚的礼学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精深造诣,吸引了当时的一大批优秀人士,并培养了大量的儒者,形成了自己以“仁”为本,以礼义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认识而充实的,而西方人了解孔子,最早是通过耶稣会的传教士。当这些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后,对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令他们惊奇的是,中国的士大夫们都崇拜孔子,可是孔子既不是神,又不是宗教家,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呢?这无疑促使他们开始研究孔子。 “Confucius”即是孔子,“confucianism”是耶稣会士制造的名词,其概念也被后代学者不断修改翻新。西方学者研究孔子,根据的材料往往只是《论语》而已,对其他的儒家经典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在17、18世纪,孔子的思想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中曾经起过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儒家教育思想三波澜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居于一尊天下地位,除了儒家内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与儒、法经常进行斗争外,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儒家教育思想大致经过了三次大的冲击和变动。

1.魏晋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大分化的时期,自公元220年曹操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蜀、孙吴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后,才结束了长达360年的分割局面。在这个时期,经学衰落,佛学传入,学者们便由儒学转向玄学的研究,以研究《老子》、《庄子》、《周易》为基础的“三玄”之学,日益发展起来。自此,魏晋玄学冲击了儒家教育思想。

2.宋明理学

隋唐时期,佛学进一步向中国化发展,唐代实行三教并举的政策,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儒、道、释三家的斗争和融合,便形成了以儒为主,兼容释、道的理学思想体系,为宋明理学打下了基础。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理”为本体论,以道德性命题作为研究内容,它的形成,一直影响到封建末世元、明、清几代。

3.近代西学

近代西学东渐,新学与旧学之争,是中国传统儒学面临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近代中国,列强用洋枪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由两千多年的封建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的同时带来了西方文化,中国开始搞洋务运动,随之民族工商业发展起来,于是出现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为新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社会基础。如果说前两次冲击还是在旧有的文化思想领域内进行的话,西学的冲击则出现了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对中国旧有文化思想的否定,乃至无产积极文化思想对原有的封建文化思想以至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批评和评论的复杂局面。国学、儒学渐渐被人们所抛弃。而西方人在工业革命成功后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对中国的认识也趋于理性。他们发现,中国的现实并不像孔子儒家所推崇的那么美好,因此儒家思想也遭到了西方学者的批判。

三、儒家教育思想研究重现热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人未能深刻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儒家思想被不同程度地歪曲和批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无论是在充实和巩固中国人文化信仰方面,还是针对社会越来越凸显的躁动不和谐的现象的反思,或是在经济繁荣发展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都在不同程度和领域成为了被研究和审视的主角。世界在改变,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也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我根据中国CNKI学术总库进行统计,1994年至2000年期间,研究关键词为有关儒家教育思想、孔子、孔孟、儒学的文章分别为13篇,1787篇,133篇,988篇;2000年至2010年期间,各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文章分别为49篇,4328篇,245篇,2056篇。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传统中国文化和儒家教育思想更加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大众所青睐,仅从数量上就不难看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关研究正以之前几倍的速度迅速增长,振兴国学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使得其重现生机。

不仅如此,2009年9月,动画片《孔子》在央视一套《动画城》节目中播出;2010年1月,由胡玫导演,演员周润发、周迅主演的电影《孔子》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儒家思想已经越来越多地以更加直接和具体的方式走进中国人的内心,引导和影响着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的人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新时期的儿童和青年而言,不同形式的文化途径和文化产品使他们逐渐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并进一步发扬和继承。

四、国外华人在各个领域成绩斐然,儒家传统教育思想成为其成功道路上的“金钥匙”

在美国华人社区中,孔子的地位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一直被推崇备至。最近,由美国政治学博士莫瑞(Charles·Mu-rray)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赫恩斯坦(Richard J·Herrnstien)合著的《钟形曲线》(the belleurve the freepress)一书,提出了人种智商的论点,认为美国白人的智商比黑人高,而黄种人的智商则优于白人。人种基因学家又把白人、黑人和亚洲黄种人作为世界三大种族单位来比较。他们引用加拿大心理学家菲律普·洛旭庭(J·PhillipeRushton)的研究成果,认为亚洲的黄种人最聪明,因为他们的性情最稳定,脑容量最大,社会性最强,学习、工作也最努力。其次是白人,再次是黑人。所谓亚洲人的主要组合,就是指中、日、韩等。当然,这部著作一经问世,就在美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争论纷纭,更有人把这种人种基因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论述,认为黑人之所以智商低,是由于黑人家庭不重视对子女教育所致。相反,亚裔孩子在智商方面能独领风骚,是从小对其重视教育的结果,尤其是华人家庭最为典型。这些教育论者指出,历年来,美国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学生中,总有相当的比例是华人学生。他们认为华裔学生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应归功于孔子所创导的儒家教育文化的影响,归功于华人家庭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有些华人家长,为了子女的学业,宁愿自己作出牺牲,也要千方百计鼓励子女用功读书。尤其是以西方家庭观念来衡量,更是难以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就是华人走上成功道路的格言。许多美国华人就是在这一古训的激励和鞭策下,攀登上美国科技、文化领域的顶端。诸如大名鼎鼎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柏克莱大学校长田长霖,纽约里后区图书馆馆长汤树民,等等,都是在美国科技、文化界出类拔萃的华人。近年来,年轻一代华裔精英又在纷纷崛起,愿儒家教育精神在海外华人身上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五、儒家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儒家教育思想的实质

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知识、技艺、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通才”。

从教育内容看,孔子创学伊始,就确立了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的教育方针,依此来设置教育体制,确立教育方式。儒家学说重视德育,并视之为根本,强调内心道德功能和内在自觉性。儒家道德价值承担了形成和改造人们的态度的功能。儒家既重视道德教育,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所谓“六艺”是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技艺,它涵盖了当时学术成就的精粹,涉及日常生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儒家善于把伦理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从教育方法看,儒家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强调自我修养,发扬个人内在的对自身、对家庭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儒家思想正是通过教育人们如何掌握内部世界、鼓励人们学习未知的东西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但能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而且能够引导人们思想的开放。思想的深刻性和开放性对于现代科学精神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延续具有根本的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儒家教育理念的确立是基于一种“大学”的教育思想,儒家伦理中关于人和人性的自我完善的根本信念正是这种教育理想得以确立的基础,儒家的“大学之道”就在于造就一种既有完善道德行为的内在品质,又具“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种外达才能的“君子”或“贤人”,即《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总的看来,儒家的这种“大学之道”是一种伦理道德优先的“通才”教育观。这种通才教育观的设计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体制,无疑已具有一种真正的完备综合性价值。

儒家教育在其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许多消极方面。从根本上说崇古保守,缺乏创造精神,存在局限性;只注重人与社会的研究,重道德的养成,却未正视自然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探索,存在片面性;重德治、重教化,轻法治、轻强力;重人世、重过去,轻自然、轻未来;重天命、重和谐,轻创造,从而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务虚性和理想化色彩。

2.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儒学存在一些不积极不科学的方面,但其一直对中华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适应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形态与精神显现的。它根深蒂固地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和精神世界中,构成了至今仍然在我们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中活力四射的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的内在灵魂。而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赖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动力,它作为传承社会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活动,无疑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现代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学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人格发育健全,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富有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它注重全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人享有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权。这就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一味注重知识灌输,没有平等教育水平的应试教育大相径庭。儒家教育思想中理性、睿智的内容,是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的。人们应该更加以理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遗产。到20世纪末,人们开始寻找以儒家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以期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儒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积存深厚,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蕴含着弥足常新的普遍意义和恒常价值。它蕴含着精深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尤以教育思想最为丰富。儒家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传播知识,也传播和运用价值,儒家教育对现代学校教育来讲是个有用的和有价值的补充。儒家教育的传承不仅仅是已经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代代相传的东西,还包括运用这些传统来培养一种使命感和思想精神上的成熟完满。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教育的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所追求的自我道德修养和主体人格完善,以及讲究人生社会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等,仍孕育着丰厚的现代意蕴和时代价值。而以礼乐文化教化政治、人生,构建文化中国的目标,更与教育现代化富民强国的希望和梦想不谋而合。

[1]四书五经(插图本).品读国学经典·家藏四库丛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2]田莉春.浅析儒家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理论纵横,(56).

[3]车雪琴.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教育研究.

[4]王光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代教育的现实借鉴意义[J].高教管理,2001.

[5]付俊贤.对儒家教育思想当代意义的思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

[6]高齐.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儒家孔子思想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