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流动的必要性分析

2010-08-15杨雪琴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流动

杨雪琴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4)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性机构,馆员从事的是一种既平凡又繁琐的服务性工作,体验的是一种压力情景。长期以来,在图书馆员的分工管理体制中,许多图书馆基本沿袭了岗位终身制。虽然图书馆员岗位专业分工的固定化,有利于馆员熟悉环境和业务,有利于工作的稳定和连续,但面对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这种固有的模式已越来越成为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桎梏,不仅影响了馆员的身心健康,而且降低了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是图书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机。因此,在馆员分工固定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岗位流动,是调动馆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策略。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

1.人员编制少,馆员劳动强度大。

现有的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大都超过万人,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学生之比差异很大。据了解,“国家211工程”的高校相对编制工作做得较好,但一般普通高校为1∶300左右,陕西省的高职院校有的甚至达到1∶400以上,很多高职院校尽管有定编、定岗、定员的规定,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制规范依据,所以,定编、定岗、定员无法落实。随着高职教育业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一直在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但图书馆的定员一直没有变。据我们所知,有些院校近10年来,学生扩大了一倍,服务项目扩大了几倍,而馆员并没有增加。所以,高职院校的馆员在数量上远远不够,许多馆员身兼数职,劳动强度非常大。

2.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在学历结构上,国家要求每一个图书馆从业人员都必须达到专科,且图书馆本科学历应占全馆60%以上。据我们了解,陕西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学历层次专科以下占到50%多,而很多专科和本科人员还是函授、夜大、电大、自考等非全日制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尤其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小,图书馆学的研究生甚至没有一个。在专业机构上,缺少计算机人才,缺少具备图情或学科知识、外语知识的专门人才,缺少具备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图书馆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各馆几乎全部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但许多馆却没有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

3.工作程序化,缺乏创造性和发展机会。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与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自由相比,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制度严,平时工作时间长,节假日照常上班,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劳动负荷重。借阅部门每天要完成大量借还工作、整架排架等工作,不厌其烦地推荐新书、指导读者;电子阅览部门既要回答广大读者的咨询和辅导培训工作,又要完成收集、整理、加工网上信息资源等工作;编目部门每天要对大量的新书进行编目、分类、贴条码、盖章、贴磁条、记录文献信息、贴书标的流程工作。图书馆工作程序机械化,单一重复,无创造性,这种繁杂、烦琐甚至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耗去了馆员大量的精力,容易使他们对工作失去耐心和兴趣,产生疲惫的心理状态。

4.技术更新快,工作压力大。

由于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图书馆事业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素质:(1)有扎实的图书情报基础知识;(2)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4)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能准确地鉴别、采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和进行良好的导航服务;(5)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而目前高校图书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与现代馆员之间的要求差距较大,又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使图书馆员感到巨大的技术压力。即便对馆员进行相应知识的短期培训,在实践中仍会遇到许多新的技术难题,使他们产生技术恐慌心理。

二、图书馆馆员岗位流动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各学科内部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学科互相渗透,高度分化,高度综合,不断出现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决定了知识必须广泛交流,员工必须合理流动。员工流动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正规图书情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不多,特别是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原有的知识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图书馆飞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隐型知识,是很难通过被动学习来传播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图书馆员的岗位流动,是图书馆内传播知识、促进各层次人员主动学习的好形式。岗位流动不但可以扩大馆员的业务接触面,而且可以促使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

2.有利于馆员工作的丰富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是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采、分、编、典、流等各项业务工作相互联系和制约。一个馆员如果只懂一个岗位的业务,不了解和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一旦某个岗位人员缺岗或调离时,就会出现其他人难以接替的局面,特别是业务性比较强的部门。再者,传统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分一线和二线,一线是直接面对读者服务的各窗口部门(如流通、阅览、电子服务部门),二线是书刊采、编、典的加工部门。长期形成的偏见是二线部门比一线部门重要,二线馆员的素质不比一线馆员的素质高。由此产生了一些馆员不愿意在一线部门工作,而争着要进二线部门的现象。由于岗位分工很专,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也容易使馆员之间因工作量不均产生矛盾。部门间的本位主义或小团体主义,往往来自于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缺乏了解,以及部门间的人员缺乏相互的交往接触。实行岗位流动,便可消除这些弊端。岗位流动后,每个人都有接触各岗位的机会,对各项业务工作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增进各岗位的相互了解,树立岗位平等的观念,通过工作的丰富化消除员工的不满,有利于做好整个图书馆工作。以一年为一个轮换期为宜。

3.有利于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

对管理干部来说,有在基层岗位上进行轮换的经历,有助于他们保持体察下情的谦虚态度,从而减少上下级之间因沟通不良而产生误会,挫伤馆员积极性的可能性;也可使馆员在流动中通过各业务间的对比,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控制和协调各部门的业务提供依赖,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4.有利于馆员的积极进取。

许多馆员由于长期从事一种工作,慢慢产生了惰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特别是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干好干坏一个样,潜能无法释放,才华无处施展,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有的馆员评上职称后,产生了自满情绪,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和知识的更新,致使知识老化,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岗位流动后,馆员到了新的岗位,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激发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同一岗位不同馆员知识水平和工作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比较,建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循环机制。

5.有利于发现人才。

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人都渴望到最能发挥自己才干和潜能的岗位上工作,以实现自我价值。如果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就很难发现自己擅长什么,适合哪个岗位,有多大工作能力,人才极容易被埋没。实行岗位流动后,每个人都有发挥专长的机会,领导也能知人善用,使那些具有一定专长和工作能力的人脱颖而出,使那些工作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馆员能早日走上最适合的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能促使年轻的馆员增强事业心与进取心,自觉地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掌握图书馆的全面业务。因此,图书馆内部的岗位流动能通过多岗锻炼培养人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6.有利于馆员的身心健康。

馆员长期在一种环境下工作,会因积怨过多而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长年累月重复一种工作,既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实行岗位流动,馆员面对新的环境,会有一种喜悦的新鲜感,这样既能调节精神,使之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并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改变工作姿态,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流动不仅有利于馆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而且可以激励馆员全面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各岗位之间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可以使馆员全面接触各种业务岗位,增加对业务全局的掌握、了解和熟悉,促使其创造性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在实行馆员分工固定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岗位流动非常必要。

[1]陶方林.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09.01:74-75.

[2]柯丽钦.稳定高校图书馆工作队伍之我见[J].云南档案,2008.01:61-62.

[3]王云洪.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6:163-164.

[4]娄风来,朱彦慧.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09.03:160-161.

[5]郭松竹.图书馆人才流失的诱因及应对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1:314-316.

[6]衣春霞,王鑫平.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J].科技广场,2009.12:158-160.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流动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