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0-08-15于惠
于惠
(盐城工学院 希望大道校区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考试作为目前的一种相对客观公平、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选拔人才、检验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检测教学效果与质量、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据《中国青年研究》杂志报道,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1]考试作弊在许多高校已成为一不争的事实,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Moffatt(1990)曾意味深长地指出:在大学里,作弊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和阅读、写作、教学技能一样,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学术技能。[2]不仅如此,考试作弊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呈现多元性与隐蔽性的发展趋势,无线耳机、排版小抄、手机等已取代偷窥、交头接耳、交换试卷等传统手段成为考试作弊的新宠。究其实质,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危害性极大,社会危害性尤甚。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成熟的关键时期,考试作弊行为不仅仅会玷污象牙塔的纯洁风气,更会为天之骄子们投身社会洪流后进行违反诚信道德活动提供温床。因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会在考试中做出有悖自己身份和诚信社会风尚的行为呢?溯本求源后,又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来根治这种还在不断扩散的病症呢?下面我结合实际工作谈一些观点。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从学生层面看: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学生自我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期和完善期,与之相配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尚未定型。传统与现代的思想观念在此碰撞,纷繁复杂的思想观、价值观充斥着整个社会,这就为一些人的背信弃义、违法乱纪的行为提供了某种可能,所以在我们的周围才会出现考试找枪手、豆腐渣工程、做假帐、制假售假、追求短期暴利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这股社会不正之风也吹进了高校,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这使教育所赋予他们的诚信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考试、做人、处事等行为。
除此之外,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的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相当薄弱,这也是容易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迥异于高中高压生活的大学后,部分学生失去了人生目标与方向,而缺乏必要的辨别力与判断力,则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诱惑与干扰,成天与网络、游戏、打牌、做生意为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无法安心学习,最后走上考试作弊之路。另外,大学生的自制力也较差,看到别人作弊取得暂时利益后,认为所谓“被抓”、“受处分”等危险的事永远只会发生于别人身上,在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随大流”地加入作弊行列。
2.从教师层面看:课程内容及教学有待改进,考核体系设计存在不合理。
有些专业的课程设置滞后于时代,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而且偏离实践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学习,许多学生都感觉这些课程的开设实用性不强,意义不大。在教材建设与选用方面,尽管院系大力提倡使用近三年出版的获奖精品教材,但不乏有课程仍使用“古董教材”,里面的学科理念与案例陈旧且错误百出。另外,由于教师的个人知识素养与教学手段的差异性,有些课程的讲授味同嚼蜡,是教师讲之昭昭,学生却听之昏昏。因而由于课程内容及教学所存在的不合理性,有些学生游离于课堂、书本之外,临考试时始觉腹中空空,为求通过而不惜铤而走险作弊。
就考核体系而言,在考场上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信手拈来一份考生上交的考试复习材料与考卷比对,会发现考试复习材料几乎涵盖考卷中的大部分试题。这是因为有些教师会在复习课上针对试卷目的明确地缩小范围划重点,学生们再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强化记忆,久而久之产生了“平时听不听无所谓,复习课认真听就可以了”的错误想法。而且大学里的许多课程考试常以闭卷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查记忆知识,而非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部分试卷还沿用往年试题,在校园复印店与往届生那就可看到这些试题。这些因素都为某些学生做复印小抄、抄写在身体上等作弊行为制造了可乘之机。
3.从学校层面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监考力度不够。
从小学到中学,考试分数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们的生活,是品评学生操行等第、升学的主要依据,成为区分所谓“好学生”与“差学生”的衡量标准。进入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后,这种现象虽有所改善,但学业成绩仍然在评价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的品行、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被放在次要位置,这种评价体系不仅显示公平倾斜向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且成为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求毕业、课程成绩优异的学生希望在评奖评优、入党、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考试作弊的催化剂。
监考力度不够也是易使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监考老师未能很好地履行监考职责,玩忽职守,对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熟视无睹;而有些监考教师即便克尽职守抓住了考试作弊者,却经受不住学生的泪水、哀求、打招呼,或者“慈悲”地出于为学生的毕业、前途着想而手下留情。这就使学生心存侥幸、有恃无恐,陷入“监考不力—作弊—监考不力……”的怪圈。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分析
剖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最终目的是尽快有效地解决此顽症,下面我就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几条对策。
1.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引导,加强自我约束与外力约束。
我们首先要使大学生们在思想意识上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加强自我约束力,为此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教育。在新生刚入校时,要加强入学教育,使其在“大学第一课”中确立“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意识,认识到考试作弊对自己、对社会的危害性及高校学生手册中对此行为的处理办法。每学期阶段考试前都要给各班集中召开主题班会,结合身边发生的鲜活案例,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以此加强大学生在考试中的自我约束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调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形象休戚相关,班级是几十名同学共有的家,个人无权因在考试中盲目冲动的行为践踏班集体荣誉,以此用集体责任心、周围舆论来有效监督、牵制个人考试作弊行为。采用这些方法虽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却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误入歧途,使一些学生打消不良念头。
2.加强学风建设,以优良学风促进考风建设。
学风与考风是紧密相关的,小到班级、大到学校,学风正,则考风正;反之,学风不正,考风亦不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学生平时放松要求,没在课程学习上投放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为求过关而心存侥幸。如果注重对班级、学校的学风建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明白学习对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并让学习好的同学发挥模范作用,帮助学习中有困难的同学,进而辐射到全班,营造出“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无疑就会有效地降低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知识考核体系。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市场接轨,面向市场开设相关课程;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知识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使教师用广博前沿的学科知识、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严谨认真的教学品格吸引打动学生,指导学生学习,使课堂焕发生机、熠熠生辉,从而培养起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态度转变。
在课程即将结束之际不再针对试卷给学生缩小范围划重点,教师在平时课堂授课时重点突出地将知识点讲透讲清即可,由此彻底打消学生们不求甚解,只听最后一节课,将所划知识点做成小抄带进考场的念头,而着眼于踏踏实实地听好每一节课、学好每一个知识点。
对于大学生而言,考试主要是用于检验其基本知识掌握和系统知识运用情况的,因而试卷的主要构成应由记忆型试题向应用型试题转变,试卷类型由闭卷向开卷(半开卷)转变。学生可以带着找寻到的并已阅读的资料进考场考试,或者干脆采用大作业、小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仅可以“逼”着学生认真听课并课后查找钻研资料,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可以防止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4.强化监考职责,改进考场装置。
监考老师是否能履行职责、考场装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减少或杜绝考试作弊。监考老师应以高度负责与人性化的态度对待学生考试:在查验完学生证件后,可临时随意给学生编排座位,让学生按照所编排的座位号对号入座;在考试正式开始前提醒学生考风考纪与注意事项,对在考试中途有作弊倾向的学生予以再次提醒,尽量排除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作弊隐患;但对于屡教不改而考试违纪的学生要带着证据及时上报给考务办公室,便于他们根据学校规定视情节轻重作出处理。巡考人员也需按要求对考场进行巡视与督促,不仅要监督考场中是否有作弊现象,而且要监督监考老师是否克尽职守。
在考场装置方面,因为现在的作弊以高科技手段为主,隐蔽性强,给监考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在考场内使用金属探测仪、屏蔽技术,或者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安装摄像头实行考场监控。如此便可有效预防考试作弊,也便于为事后处理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病症,但只要探究其原因,并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就可以还自由纯净空气于校园,构筑起和谐文明的校园。我们坚信,在社会、高校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与努力下,这一天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1]任慧英,张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05,(6).
[2]姚慧.大禹治水的启示——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分析与防治.消费导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