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三对关系辨析
2010-08-15何淑通
何淑通
(南京医科大学 康达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自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等文件出台以后,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日益增多,渐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运动”之势。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工作中的政治性与专业性孰先孰后、辅导员到底属于教师还是行政人员、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到底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是辅导员的个人发展这样三个问题值得探讨。下面笔者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政治性与专业性:辅导员专业化的一体两翼
辅导员制度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中的独特制度,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国高校辅导员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在现实中,高校辅导员要发挥其作用,又必须提高其专业性。因此,在辅导员专业化的进程中,政治性和专业性是必须一直坚持的“两翼”。
1.理论上的厘清: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内在统一性。
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制度肇始于共和国成立之初,其创立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在改进政治思想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在之后的发展中,政治性要求始终是国家对辅导员的重要要求。[1]如2004年出台的16号文件中,对辅导员角色的政治性要求多处都作了明确规定:“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由此可见,政治性始终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要求。
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竞争的加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多样而独特的实际需要。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迅猛兴起,大学生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领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需求,成了辅导员的重要任务,而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就成了必然选择。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专业性不仅指自身管理能力的专业化,更是要求辅导员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价值取向,它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当前,辅导员都倾向于专业化发展为 “职业指导专家”“心理教育专家”,而倾向于专业发展为“政治教育专家”的并不多,现今能对于时局评价得透彻,能把党课上得生动,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讲得清楚的一线辅导员并不多,这些都是这种“淡化意识形态”倾向的最好例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16号文件中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要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要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想结合,这种成长成才当然包括政治素质的养成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而不仅仅是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是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淡化意识形态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2.实践中操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的、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而且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渠道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并将继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要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推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考虑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分项中专门列出“党建指导和思想理论教育”,并给予理论上的深化指导和方法上的指导,保证他们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发挥作用,和学生管理、职业教育、心理辅导等其他专项的辅导员一起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着力于提高整体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使辅导员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能更加自觉地做好工作。辅导员如果要顺利阐述国家的政治理念,自己首先必须要清楚明白这些理念,并且信仰这些理念,这就需要辅导员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可这也是当前辅导员所欠缺的。如果单纯做一个政治理念或政策的执行者,不但不需要专业化,而且也无法达到国家的要求,甚至于会出现反功能。这也是辅导员专业化能否最终实现专业化的标志之一。
二、从“双重身份”到“单一身份、多种角色”
教育部在2006年7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24号令)中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至此,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上的“双重身份”正式得以明确,但身份的明确并不代表解决了所有问题,辅导员到底属于“教师”还是“行政干部”,或者何时属于“教师”或者“行政干部”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冲突。
在高等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专业角色。教师主要从事的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与这种工作相匹配的工作特征是求异、超越和创新,教师的学术价值体现为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与之不同的是,行政管理干部主要是科层制中的人,与科层制相联系的行政组织机构和行政权力强调分工和等级,一个优秀的行政管理干部必须是照章办事、服从上级的职员,其晋升完全走的是“科层取向”。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双重身份”不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双重身份”使得辅导员从一开始就有“临时工”思想,使之不能潜心研究和掌握其工作的内在客观规律,从而阻碍其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就是在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辅导员的教师与干部双重角色身份,将其定位并依附于其他职业而没有自身独立的职业和专业地位认同。”[3]而没有自身的专业认同,也就不可能带来真正的专业化。说到底,只有首先明确了“我是谁”才谈得上“我应该怎样发展”,才会研究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研究形成知识积累,才可以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2.从“双重身份”到“单一身份,多重角色”。
要克服“双重身份”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应努力使辅导员从“双重身份”逐步过渡到“单一身份、多重角色”,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设定辅导员岗位角色,将管理与教育适度分离,使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思想教育专业化相互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适度分离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的前提。这就需要设置社会化外围学生服务机构,以减少辅导员角色间的冲突。例如,美国高校辅导员分类非常细,既包括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也包括兼职的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住宿辅导员等。[4]我国的辅导员则只统称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这在社会问题复杂、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职业发展成为高校热点问题的背景下是不完善的。为减少辅导员角色间的冲突,我们可以参考美国高校的做法,将辅导员分为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从而减少辅导员的角色间冲突。
其次,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角色期望。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归口和管理,改变原来的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共同管理的模式,在辅导员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充分授权下,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对全校辅导员的领导管理机构,通过垂直管理的方式,组织领导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负责对职业辅导员的日常管理、考核、任用、晋升进行有效管理。在学生工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院系为单位设学生工作办公室,这种学生工作办公室与二级院系是协调的关系。同时还要对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分析,规定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辅导员扮演的角色,避免角色冲突。同时,也要在政府教育部门成立相应的辅导员管理的专门机构,在国家层面对辅导员的长远发展进行设计。而在业务上的指导和专业上的培训则由各级辅导员协会来负责,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地位。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扮演清晰的角色,才能寻求到职业的归属感。
最后,建立辅导员共同体,形成独立的群体。目前实行的“双线晋升”政策短期内肯定有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但从长期来看,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因为,虽然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可以“双线晋升”,但实际上每个辅导员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通道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从现实情况来看,最终走上行政管理干部岗位的居多。因为教师可以专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发展体系也相对成熟,辅导员与其按照同一标准竞争处于劣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不管辅导员最后是成为教师还是成为领导干部,都说明了辅导员必然是一个短期的职业,辅导员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不做辅导员!可是,我国目前缺乏的恰恰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辅导员。看来,确立单独的辅导员身份势在必行。这需要建立辅导员专业协会,形成辅导员共同体,从而形成独立的群体。
三、计划推动与自我成长:辅导员专业化的两条途径
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这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辅导员的个体发展与群体的形成。这其中,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也需要辅导员个体甘当“守望者”。只有这两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1.优秀辅导员个体发展与辅导员整体水平提升的关系问题。
辅导员专业化的过程中,在国家层面已经进行了数次全国优秀辅导员的评选,教育部在2006年7月教育部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到:“到2010年,完成辅导员的轮训工作,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应该说,这是对辅导员的专业化有巨大促进作用的举措,对于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可是,从推进辅导员专业化的大目标而言,专家型辅导员的诞生却不可仅仅依赖于评选。笔者以为,在当前及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应该倡导树立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全员性观念。明确辅导员专业发展,不是优秀辅导员的特权,而是所有辅导员的权利。只有树立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全员性观念,才能提高整个辅导员群体的声望。只有全体辅导员的发展,才可以产生真正的辅导员专家,否则在低水平的环境下选出的辅导员不但对群体只有有限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水平的总体提升。
2.辅导员培训的理论化与校本化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高校的重视,随着辅导员培训制度的实施,一大批辅导员逐步由事务处理者转变为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学生管理行家,这对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专家化的标志更多地是停留在学历学位的取得和职称的评聘方面,一些高校也出台一些辅导员职称鼓励和倾斜政策,使得辅导员更加重视相关理论的学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辅导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历学位的提高和理论的学习研究上面,而研究现实工作的改进和实施却越来越少的现象。这种倾向是有违于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初衷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辅导员理论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制定辅导员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对其工作实效进行考核,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应该努力健全学校层面的培养培训机制,努力做到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具体事务操作培训与工作理念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相结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辅导员开展交流考察、专题调研、社会实践、毕业生调查等活动,为辅导员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创造条件。成立辅导员俱乐部和辅导员协会,建立辅导员沙龙,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3.辅导员专业化的政策推动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教育部在2006年7月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出:“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5]除此以外,还有优秀辅导员的评选等措施来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化,这都是一些较好的政策支持,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将起到好的催化作用。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离不开辅导员群体自身的努力,因此,辅导员应培育“职业的眼睛”和“专业想象力”,辅导员专业化的推进,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而辅导员知识的积累只有依靠辅导员自身群体。因此,辅导员中的先行者应该成为辅导员中的“守望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开展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说,辅导员在学术研究中,通过科学研究接触和发现学科前沿问题,获得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从实践层面看,辅导员通过学术研究,不仅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果,还能提升辅导员群体的专业地位,获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尊重。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数代“守望者”薪火相传的过程。
[1]张立兴.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沿革进程考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 31759.htm.
[3]胡建新.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09,(10):108.
[4]黄军伟.中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的比较及启示.理论月刊,2008,(11):151.
[5]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http://baike.baidu.com/view/441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