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0-08-15姜亚春
姜亚春
(南京仙林中学,江苏 南京 210046)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课该怎么上呢?现在仍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导致课堂依然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场所。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课改理念,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更别说智慧的火花了。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我发现问题式教学是其中一种不错的课堂教学选择,它有着极大的优势:第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第三,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主动去发现问题;第五,能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闪烁出智慧之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
对于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这样表述:“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即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能力。
怎样设计问题才能吸引学生呢?才能体现课改理念呢?才能让学生迸发智慧的火花?相信这也是广大教师的困惑,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课 “鸦片战争”为例,谈谈在探索中的一些做法。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世界地图,教师在强调地理位置遥远和世界科技落后的前提下提出问题:“中英两国相隔如此遥远,英国到中国得绕过好望角,行程几个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英国要远渡重洋,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呢?”(制造悬念,营造问题情境)
(二)讲授新课。
1.林则徐虎门销烟(战争爆发的原因)
(1)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进行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期各方面的比较(展出图片和表格)。设计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表格的比较,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英国先进,中国落后)这就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的得出埋下了伏笔。
(2)鸦片的输入
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当时中国与英国的贸易情况怎样?(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赚钱)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的商人怎么做?(不法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展出鸦片、吸毒者图片和林则徐奏折。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请你谈谈鸦片(毒品)的危害,学生从个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危害等方面各抒己见。(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理性看待和分析社会事物,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当时清政府态度怎样?(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
(3)虎门销烟
连续展出林则徐像和奏折、虎门销烟图、美国纽约林则徐雕像。林则徐到达广东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禁烟?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有很多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提高,纷纷各抒己见,大多数学生都提到了环保和被动吸毒。)为什么林则徐雕像会耸立于美国纽约街头?它说明了什么?(林则徐是世界禁毒第一人。说明禁毒已成为世界共识。)
2.中英《南京条约》
(1)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用大炮说话的。)(展示英国外相在议会上煽动对华战争的讲话和英国议会图。)鸦片在英国也是严禁的,具有“绅士”风度的你如果是议员,你会因为中国严禁鸦片而投票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吗?请说说你的理由。(还原历史,从新角度切入,理性认识历史,迸发智慧火花)从你们刚才的分析中,你们认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绕了一大圈子才回到主题,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历史的认识也是理性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走私;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让学生看课文,提出问题:“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中国哪些主权遭到破坏?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延伸 (因为所任教的是一所比较薄弱的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不高,所以这一问题提供给有一定历史基础且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讨论之用):难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国古代的唐朝那么先进那么强盛,为什么就没有侵略周边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要求把整个世界做为它活动的舞台,完成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英国向全球扩张,它不可能容忍拥有广阔市场和丰富原料的中国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所以进入近代,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落后就要挨打。而古代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不需要对外掠夺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所以唐朝没有侵略周边弱小国家。)
二
以上这节课的问题设计突破了传统,打破了常规,激发了学生兴趣,完成了三维目标,体现了理性,拓展了思维,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体现了课改的理念。那么,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体现理性,让课堂迸发出智慧呢?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立足课标、教材原则。
教师必须对历史课标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依据课标要求,遵循“了解—理解—见解”的规律由浅入深设计问题。仔细研读课标大家就会发现,课标实际上就是按照这个规律编写的,例如课标中的 “了解”“掌握”“记注”“口头表达”等其实都属于“了解”这一层面,这些都是历史基础知识,是史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获得,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理解”“归纳”“分析”“探索”“联系”“讨论”等属于“理解”层面,要求学生明白这些历史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梳理出它的规律性,这些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点拨;而“认识”“意识”等则是“见解”层面,属于理解运用,是通过学习后对历史的感悟,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这一环节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五花八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前面两个环节问题解决得好,就会迸发智慧的火花。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料(包括正文、图片、史料等),通过解读得出观点和结论或者利用观点和结论让学生进行论证,在过程中理性认识历史,迸发智慧。教材是用的,“了解”这一层面较容易,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获取,在这一基础上借用课文资料设置问题,就能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科能力。同时也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包括影视作品、记录片片断、电视新闻、报纸、艺术作品、民间习俗、学生生活常识和习惯等),并换个角度,设置一些新颖的甚至跟课文观点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历史去思考,得出认识,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又可关注现实,理性地思考一些社会现象,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有梯度、有价值、难度适中。
人们在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地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做到全面把握。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余地,以及有研究的价值和讨论的空间,要给人以寻找答案的刺激力,通过层层剖析,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分析,进而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而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此类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答案一目了然、显而易见,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去思考,也就不会认真思考分析,探究其历史本质。
所提的问题太难和太容易都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过于高深,脱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学生就会因担心无法回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而失去思考和回答的兴趣;太易的问题学生则会因轻而易举就能回答而懒于思考。为了有效提问,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感觉问题有刺激力,并感觉自己也有能力解决,从而产生解决的欲望和认知内驱力,积极参与到思考问题中。难度适中的题怎样设置呢,这就要求研究学生,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进行研究,最好是学生基本可以解决,在教师的点拨下可以得到升华,形成历史思维和价值观的问题。
(三)学生感兴趣、答案开放性。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此外,问题还要发人深省,给人启迪,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应和积极思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解决疑团,努力思考问题的答案。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分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其次,设计的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角度和层面的不同,问题的答案就不同,这种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多方寻求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历史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围绕师生对问题的设计,通过疑、思、解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比较综合能力、表达叙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问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1]蔡梓权.新课程新成果精粹.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部分).
[3]梁卫.谈谈问题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4]于成江.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5]吴圣潘.浅论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教育教学论文网.
[6]黄俭,周双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及其教学策略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