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0-08-15丁耀
丁耀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小学生时代》编辑部,浙江 杭州 310012)
美育是指在美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也是美育的最佳启蒙阶段,必须加强素质教育观下的小学美育教育,从而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在美感中让小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我国小学美育的现状分析
1.美育观念淡漠,难以形成良好的美育氛围。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民主、轻松、愉快、充实的学习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战略,提高美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我国一些小学教育中,一些学校美育观念淡漠,将美育作为向外人展示的应景事物,而不在校内教育工作的上下功夫,难以形成良好的美育氛围。
2.美育范围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美育效果。
一些小学将美育仅仅局限于甚至等同于艺术教育,也就是说,开展美育活动就是给学生安排一些美术课、音乐课等其他带有艺术教育性质的课程,而在其他学科中并不能实现美育的开展和渗透。学生在这些学科中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知识,而不能同时获得一种美的心灵上的感受与滋养。其结果,不仅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造成了美育的大范围空缺,而且严重地影响和损害这些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
3.美育形式单一,难以形成独特的美育风格。
曾经有报载:一位美国的教育专家在北京某校观摩一堂课堂教学之后,对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赞不绝口。但是当他南下上海、广州看到的几乎全是北京那堂课的复制品之后,不得不表示震惊和遗憾。实际上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之一正在于它缺乏不同的风格。本来审美或立美及其教育活动是最需要讲个性、讲风格的,只有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美育风格,中国的美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生命力。然而,当前中国学校的美育最大问题之一就在于不讲风格,一样的歌、一样的舞,一样的课堂教学、一样的展示模式……缺乏美育的活力。
二、我国小学美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美育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愉快地学习和劳动,促进智能发展,塑造健美体格,形成优美品德,陶冶高尚情愫。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补充德育、智育、体育并积极影响德育、智育、体育。而在小学的一些学校中,学校美育在学校中受到智育的排挤,而所谓“智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和升学率,升学率成了支配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相形之下,美育变得可有可无,其重要性在思想上得不到确认,甚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证。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设计有明显的“主”“副”课之分,只关心学生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分数,而忽视美育的重要性。另外,学校仅仅着眼于培养少数艺术尖子生而置学校美育对全体学生的心性陶冶的根本任务于不顾,学校领导一谈美育,就大谈特谈自己的学生在国家或省级组织绘画、音乐等比赛中拿了什么大奖,或自己的学生有多少考入了艺术类高等院校等,导致小学美育本末倒置。
2.美育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美育理论的建设是薄弱的,最突出的是对美育内涵理解上的片面性。学校教育者对美育教学的实施仅仅参照于散见的教育学、部分思想教育课教材及部分学术刊物,理论不系统,文字太简约,很难看出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因此,认识上的局限性让小学教师很难把握住美育与美学,美育与教育的关系,以美育的范围层次,最终就无法确立美育的独立目标,从而导致教师在实践美育时出现教育范围狭窄的问题。同时,小学教师对于美育的本质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教育。这种观点的不足缩小和降低了美育的功能限度,美育仅仅局限于培养具体的技能、技巧的范围,而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从而消弥了美育的丰富性,造成美育形式单一。
3.美育体系建设不足。
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在小学美育中造成美育氛围难以形成、美育范围狭窄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学校美育体系建设不足。一方面,美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从目前全国多数小学美育师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处于极其匮乏的状态。美育教学中师资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若师资队伍短缺,美育就很难稳步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美育课程设置薄弱。多数小学在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仅仅限制于美术、音乐等课程,使美育范围受到局限,教师不能更好地整合美育专业资源,造成美育的结构单一。
三、完善我国小学美育的对策
1.确立美育的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
既然传统教育理念中忽视美育的行为是不正确的,那么学校教育者就要改变美育淡漠观念,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美育意识,根据美育的自身特点,确立审美化的教学体系,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进课堂,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一是确立美育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冲淡和改变传统教育对美育淡漠的文化意识。学校教育者要学习先进的美育思想和经验,明确美育和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其他各育一样,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学校全面教育的有机整体,地位与其他各育平等,共同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学校教育者应从全面性的审美实际出发,按照现代美学和现代教育学的要求来构建美育的课程体系,设定一定数量和一定品种的美育课程,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建筑、园林、雕塑、戏剧等课程,这样才能发挥学校美育不同于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中小学美育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三是强化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建立全面发展教育的评价体系,改变片面追求及格率和升学率的倾向,使美育在学校工作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四是加强学校美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为美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还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这样,才会促使教育型态的选择和教育行为的实施,从而开创小学美育的新局面。
2.拓展美育的层次范围,实现全面的美育效果。
在美育概念体系中,有小美育(艺术教育),也有大美育(自然、社会和艺术教育);有形式上的美育(美育课程),也有实质性的美育(精神陶冶),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学的方方面面,范围宽广,层次多样。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美育,应将体验教育融入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激发情感体验,创新体验形式,拓展体验空间,提高体验层次,注重体验实效,从而实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全面发展,达到塑造完美心灵和人格的作用。一是学校教育者要加强美育理论的建设,正确诠释美育的概念,从而推动小学美育的具体宣传和实施,构建以美促德的理论根据与具体途径,更好地促进美育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开展。主要加强美育在小学教育中对补充德育、智育、体育并积极影响德育、智育、体育的作用,以及美育有助于人脑智力的全面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起到重要作用的理论研究和美育概念、层次、范围、方式的理论研究,提高教师对美育的认识高度,丰富美育的教学层面。二是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如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热爱、欣赏音乐美;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认识色彩美、线条美、图形美、造型美……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美的享受。三是开展专门美育课。学校可在加强艺术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美育课,系统地传授粗略的审美常识及审美技能,使学生掌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基本内容,培养其审美、立美、创美能力。同时,将美育课同音乐、美术课的教、班队活动、课外活动、生活活动等结合起来实施美育,构成合力,形成多渠道的美育实施系列,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高效能的审美教育,整体提高学生素质。
3.创新美育的形式,形成独特的美育风格。
当代著名美学专家杜卫认为美育是偏于感情的教育,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教育,是非常强调个性化的教育。这就决定我们在实施美育时必须提倡个性,立足创新,以个性化的辅导、赏识性的启发,融艺术性、技巧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不断摸索总结,吸收好的教学方法,用全新的美育理念,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美育环境中得到不同的体验,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仅历史渊源流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是立体的、多元的,是一个综合有机体。大自然的美是我们在进行美育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相同的美育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依据各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新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扩展、延伸和补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的目的,形成独特的美育风格。
四、小学美育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小学美育活动得不到全面、完善开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理论导向,没有教育研究成果作借鉴,加上学校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从而造成学校美育效果不能得到升华。本课题的研究,首先,确立了美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学校教育者更新了传统教育观念,将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发挥着美育的整体效应在实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存进审美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互相作用、综合交融,从而构成学生的素质整体培养结构,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其次,通过对我国小学美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指出了今后我国小学实施美育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为我国小学美育工作者在进一步明确教育任务、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等问题的同时,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素质教育、美育的终极目标的一致性,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和学校美育的健康发展。最后,通过对完善小学美育对策的探讨,为学校建立起由美育地位、任务、分类分层目标、课程设置、方法、途径、环境、队伍、管理、评估,以及相适应的时间、空间等多种有机要素构成的可控、可行、可测的美育独立实体提出了措施建议,从而促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审美教育,对提高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达到高效能的育人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周俊秋.关于在小学教育专业实施美育的尝试与思考[J].山西教育,2003,(10).
[2]高业胜.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美育解读[J].安徽教育,200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