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
2010-08-15高志利
高志利
(上海大学 社科学院;东华大学,上海 200000)
目前,在众多志愿服务队伍中,大学生志愿者的比例往往占志愿者总比例的绝大多数[1],而有些志愿组织,由于大学生是年轻人,充满精神与活力,知识水平层次较高,综合素质也较强,往往也会倾向于任用大学生作为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不计工资报酬,为完全陌生的人奉献时间与精力,既不期待任何回报,又没有任何感激,志愿精神可嘉。但是,正如一辆汽车的发动机马力再强劲,它仍然需要不断的能源补充,以维持汽车正常运行,大学生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也需要获得一定的精力补充与知识更新,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长久持续。要恢复自身的精力与能力,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内涵定义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实际上是在真实世界中的社会“实验”。这些“实验”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认知社会、认知他人和自我认知的真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资料。自我认知,包括对自我的知觉记忆和语言的学习,这种语言学习,不是指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而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语言能力,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个体所处的外在环境,也往往对个体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离不开社会、政治、教育等各种外在环境。
自我的认知,需要将外在环境、外界反馈和外在的他人评价,通过自我大脑进行信息加工,从而真正转化为内在的智慧而被自身所利用。在对外界认知转化为个体内部信息的过程中,实质上是通过个体的知、情、意、行各个角度层面,对自我开展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内省观察方式,以促进自己改善提高解决问题的手段方式和能力,是从自我的角度探究人性的原理。
在志愿服务的环境和氛围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知教育,实际上是在志愿实践过程当中,大学生个体不断力求了解自身的某种内省斗争和自我内省的过程,以期对外在物质的“我”和内在精神的“我”达到某种程度的转变或改变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借志愿行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从群体、他人、组织或者机构等各方面汲取内容丰富的信息,通过实践,转识成智,不断地督促与警醒自身,以获得人生的新的经验,以及某些不引入框架限制的感悟。这是每位大学生志愿者都会拥有的自我认知体验。
志愿服务这一实质性的实践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体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由真实世界中获得的社会感知通过他们的手眼耳等认知系统进入大脑,经过大脑对各种信息的加工,从而于无意识或者有意识当中,对大学生志愿者起到自我认知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二、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必然性
1.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现实反映。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既是志愿实践行动的参与者,又是志愿事业的创造者与推动者;既是认知的主体,又是被认知的客体;既是志愿组织中的成员之一,具有受动性,同时,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又具有主动性。主体的参与志愿实践,是大学生志愿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表现。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2]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志愿服务立足于现实社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要接触到现实,他们不是被动地进行服务,而是边服务、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叙,在实践中受到锻炼与思考,作出奉献,通过个体的主动性思维,受到启迪。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正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现实反映;没有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能动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认知教育。在志愿行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必然会不断地发挥出其个体的主体能动性,把个体本体的思维优势、知识优势与实践认知、实际见识相结合,产生思想的飞跃,由此推动个体本体,在实践中开展与检验自我认知教育,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断地实现精神的解放与升华。
2.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知教育是志愿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志愿行动的可持续性发展,除了在于资金、管理模式、机制体制等外部环境与制度的客观保证之外,它的内在动力存在于志愿者个体主体当中。
过去,我们一味强调志愿者对他人的服务与帮助,强调志愿者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而忽视了志愿者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和追求个体进步的意识。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导致一些志愿者感到自我比服务对象精神境界更高尚,而产生出优越感,以施与者的角色出发参加志愿行动,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开展志愿服务,从而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志愿者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对于志愿者个体的自身发展与追求不利。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志愿者人数与日俱增的同时,部分志愿者组织队伍流失状况也较为严重[3]。
只有单方面的付出,却不能获得回报,容易导致个体精神动力系统的失衡。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个体追求意识,一旦发现在志愿行动中,个体进行自我体力与精力的透支,却又无法获得能量的及时补充与更新,很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与挫折感,进而造成志愿者队伍的大量流失。
事实上,社会服务既是帮助他人,又是帮助自己。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个体的自我认知教育,发挥主体能动性,转识成智,才能提升个体各项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扩大视野,社会见识也随之不断丰富,真正转化进入个体内心深处,建构成为个体内在的能量动力系统与社会适应动力系统,才能真正激发个体内在的精神需求,使其释放潜能。如此,志愿行动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不会流于形式、昙花一现。
3.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是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现实体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动力,他把人类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4]。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促进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向往,这种向往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彼此间会成为共享某种志愿服务经验、感情和价值的志愿者群体成员,大学生志愿者所从事志愿服务的自我认知教育也往往产生于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交往、人与人互动的关系和委身的志愿事业当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知教育,能升华志愿者个体的精神境界,最终促进个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和自我的最终实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为同一种休戚与共的志愿精神所充盈,在其中就会产生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交流、认知与认知的互汇,从而于有形无形当中进一步催生出个体的自我价值与个体的社会价值感,挖掘出自身所应具有的潜能,扩展视野,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体验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排除各种干扰,并进一步地忘我投入志愿行动与生活中去,一步步自觉地朝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奋斗。
三、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属性
1.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具有实践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志愿服务扎根于社会实践,它从实践中来,要到实践中去。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服务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往往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志愿行动的实际而服务。并且,借志愿行动,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亲身经历和亲自接触社会,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信息与实际应用技能,学习到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在实践中,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丰富的自我认知教育。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形式为本源和基础的活动,也是以精神追求为前提和指导的活动,它既为社会创造了有形的物质财富,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又为社会创造了无形的精神财富,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起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谐与进步的明显作用。
2.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我国的志愿服务,与我国传统美德紧密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在志愿服务兴起以前,学雷锋活动是人们助人为乐行为最重要的表现形式[6]。学雷锋活动一方面净化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他人的整体欣欣向上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人们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体会到与雷锋同志的差距,借此对自我开展心灵上的内省审察,从而向雷锋看齐,追求他的精神高度。雷锋精神,本质上就是无私奉献、为他人服务的志愿者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其实质是对雷锋精神的历史继承,这是一种思想与高尚道德情操上的传承与延续。
3.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具有时代现实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理念与思维也在不断发生转换与创新,当前,注重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均是党和政府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具有全国乃至全人类共识的理念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符合社会和谐理念,以人为本,具有时代现实性。人类具有极其高超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教育能力,每一个个体的潜能都是无穷大的,外部的约束或者理念均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教育,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内心的规范与纪律。他律的最终目的始终是督导个体的自我认知,即内省的过程,从而达到自我向善至美的自律,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最终体现。
4.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具有美感属性。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在未来的岁月里始终追求更善更美更真的人生境界做好了扎实的现实准备。在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将会指导与教育大学生积极对待人生,热望美、善与真。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自我实现,力求了解自身,发挥自身的能力,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产生一种社会和谐美好的精神动力。随着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行动的逐渐深入了解与认知,志愿服务这种对秩序的需要、对行动完美的需要、规律性的需要完善组织结构性的需要,都将很好地阐释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中的美感属性。
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实现途径
1.群体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机构等社会性群体组织,参加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技能培训,同时了解志愿者权益保障等各方面知识法案,在维护与保持个人志愿精神支持系统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为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做好充分准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虽然有热情、有激情、有奉献精神,但是同样需要注意及时地给予他们关心与支持,避免他们出现个人精力与能量耗竭的情况。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开展相关培训,不断为他们输送与补充知识能量,是避免志愿者个体在志愿过程中精力耗竭的有效方法。随着相关培训的开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汲取知识,转识成智,有助于他们把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作一种新的生命体验,当作一种创新,这也有益于志愿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2.大学生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自我创造学习机会。
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认知教育的教育主、客体均是大学生志愿者,这是大学生志愿者从自我的角度开展的指向个体内心的教育活动,是从自我的角度来探究人性的原理。在志愿者团体中,大学生志愿者还可以互相学习,学习身边有一技之长的其他志愿者的能力与特长;向服务对象学习,向身边的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和事学习。通过自我的主体能动性,更深刻地感悟社会;通过自我认知系统对事物辨别,获得对世界加以分析的能力;通过行动,传递个体自我对社会与他者的真实有效的帮助作用;通过自我的认知思考,传递给世界这样一个讯息——人类心中律动蕴藏的爱与奉献将永远不会消失,社会将会因此而更加和谐美好。志愿服务中的自我认知教育,是在实践行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对自我思想的检验,它存在于志愿行为的过程当中。
3.社会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来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教育,同时需要社会教育的力量参与,需要党、国家和政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表彰与鼓励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的代表,并能够给予志愿活动以实际的政策、经费、组织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道德氛围,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投入志愿行动,进行自我认知。
我们认为,首先,学校应与社会,以及志愿组织机构有效沟通,共同培养大学生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学校要能够起到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给予实际支持与帮助的作用,减少大学生志愿者们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与负荷。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要想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教育应该少一些功利思想,少一些外在的包装与华而不实的东西,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道德情操,以及辨别美丑、善恶的基本能力。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质上与教育的这一根本目的相符。学校可以与志愿组织机构形成快捷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开展相关互动活动,以实践行动与亲身体会来扩展大学生志愿活动。
其次,政府也应该具有规划与督导社会志愿服务的职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参与其中,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规划、督导社会上的志愿服务,这会对社会关心与关怀志愿服务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最后,社会的新闻媒体、报纸文学、互联网、多媒体宣传报导等宣传信息平台方面,应加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宣传报导工作,宣扬正气与积极乐观的事物,推动与促进和谐社会与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完善,从而在大的范围内为志愿服务提供社会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理解、尊重和关怀大学生志愿者们,对个体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必定会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认知教育。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20/con tent_12840505.htm.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3]吴兴刚.70%的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反思[J].乡音,2008,6:9.
[4]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3):18-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6.
[6]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近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8,(1):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