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0-08-15董佩佩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院系督导教学管理

董佩佩

(宁波大红鹰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为了深入开展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全国各类高校都在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机制。该机制在履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四大职能的同时,在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师资队伍、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始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督导制度,试图通过调动学校和院系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督导工作与院系教学管理的紧密结合,形成学校和院系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但是,从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和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着偏重学校级教学督导工作及作用发挥的现象,而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少,制约了教学督导工作的总体效果。

一、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院系级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人员都对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缺乏高度的重视。一般来说,学校一级教学督导工作都有校级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指导和参与,在督教、督学和督管的过程中不受其他机构的干涉,他们的“权力”比较大。而院系级教学督导人员一般在教师中选聘,由院系领导讨论决定,因此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再加上担任院系级教学督导的教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真正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的检查,工作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2.院系级教学督导人员不够稳定。

综观院系级教学督导成员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院系级领导直接参与,另一种是全部由教师担任。以我所在学校院系为例,院系中教研室负责人以上的干部一律不参与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督导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由于人员流动、干部调整等原因,近年来督导人员更换频繁。去年下半年调整时,全部换成了新人。今年下半年又一次调整,原来的七位中只保留了两位,其他五位又都是“新面孔”。院系级教学督导队伍如此不稳定,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督导工作的效果。

3.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单一,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力度不足。

虽然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的基本功能都是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但在具体的工作范围上有明显的区别。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院系的教学常规,评估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院系级教学督导往往比较重视对教师教学的检查,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管理方面的检查;偏重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忽视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检查。检查的方法也比较单一,以进教室听课为主,没有大量听取学生、同行及教师本人的评价和意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考核打分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有时不免会引起教师的不满或质疑。也有个别督导因为怕得罪人,在听课和打分时,没有实事求是,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在强化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对策

1.要充分认识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高校建立和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剧增给学校一级督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仅仅依靠学校一级督导,对全校大量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全面、持续、动态的监控,院系级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院系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院系是从事教学的基层单位,各个专业、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院系自我质量监控功能,充分发挥院系专家在学科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学督导工作与院系教学管理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学校和院系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局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应结合院系自身的特点,以文件的形式颁布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明确教学督导工作机构、工作任务和职责、工作制度等,使教学督导工作有章可循,促进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2.要加强院系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督导人员的合理构成及工作水平必将影响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果。一方面要组建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品德和学识并重、教学管理能力强、善于学习和研究的督导队伍,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督导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督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督导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注意工作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院系级教学督导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文件,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参与教学研究。要全面了解所在学校和院系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要求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方向,自觉加强思想品德建设,提高修养,形成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科学严谨、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加强服务意识,讲究工作方法。院系级督导人员要加强对督导工作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更新督导理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职能,为院系领导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服务,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服务。要明确“督”与“导”的关系,以“督”促“导”,在“导”上下功夫。院系级督导人员在检查相关教学资料和深入课堂听课时,切忌“居高临下”,一味挑刺,充分肯定教师的成绩,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发现问题时,要与有关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以帮助教师迅速改正。

3.要规范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模式,形成完整的院系质量保障体系。

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起步不久,缺乏一定的经验;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内容繁杂,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提高院系级教学督导的工作效果,要规范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模式。我所在学校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把握现状,了解动态;推出典型,发现问题;形成建议,反馈到位。所以,院系级督导工作要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落实、有反馈、有作用”。要按照学校要求,每学期初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策划工作重点;每学期末总结交流工作情况,撰写总结报告;平时要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重视各类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归档。要改变只对教师教学检查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监督和指导的现象;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要求,发挥教学督导在院系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学生信息员制度,定时召开学生座谈会,积极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的心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院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必须认真对待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到对策,及时整改,以确保院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全面开展,工作效率稳步提高。

[1]吴爱民.构建院系级教学督导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12.

[2]胡静.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5.

猜你喜欢

院系督导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