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分类建设与深化合作研究
2010-08-15胡文显
胡文显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经管系,浙江 温州 325000)
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其中校外实训基地是整个实训基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发展延伸,与校内实训相得益彰。校外实训基地是基于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涉外型企业,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校实训师资,是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熟悉行业信息、明确就业方向并最终走上岗位的关键对接环节,是学校各专业能否做出实践教学品牌的关键。我们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特色,并基于对温州市高职院校的走访调查得知,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并不乐观,有必要对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合作机制进行反思。
一、国际商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走访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四所院校,了解了国际商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各校之间发展水平差不多,共调查20个,每个院校该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平均5个。
1.校外实训基地分布状况。
从地域分布情况看,几乎所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训基地都建于温州本地,且市区所占比重达到80%,县郊比例不高。校外实训基地地域覆盖范围狭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根据生源地就近实习和就业,限制了各个院校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空间,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力量薄弱,投入不足,过于依赖教研室社会资源,以致于只能局限于地域。
从行业分布看,所调查的实训基地中,单纯外贸型企业所占比重才20%,工贸结合型企业65%,商业企业及其他所占比重15%。显然,单纯外贸中间商型的实训基地比重过少,而这些企业往往是温州外贸行业发展的常态。
从规模分布结构看,过于倾向大型企业。温州传统轻工产业一直以来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所调研企业,主要从事鞋靴、服装、眼镜、阀门及合成革等出口,主要出口市场分布在欧美国家。这些企业小的三个人,大的也就三四十个人。忽略了温州中小外贸企业的主体地位的实情,使我们构建实训基地的时候过于狭隘,过于保守。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外实训基地有奥康、温州进出口公司、温州粮油进出口公司、温州港务集团、温州加美有限公司5家企业,这五家企业都是大规模企业。
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况。
一直以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都是学校“唱独角戏”,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是由于依靠私人关系建立的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权责利界定不明确,很难有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法律政策层面也没有鼓励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教学中。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学校一方面每年都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又没有持续跟进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维护和开发,陷入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也呈现上述特点,据我们调研,80%以上的外贸型实训基地都处于“休眠”状态,而且几乎所有校外实训基地处于不规范运作状态。系部直接把学生交给企业,至于企业如何培训学生,则不管不问;实训结束后学生只用提交学校制定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就能拿到学分,缺乏过程考核。很多企业没有培训经验可循,也没有专职的实训管理部门,进而没有培训计划,没有轮岗制度,没有考核机制,实训效果不理想。
3.实训效果。
在四个院校随机抽样了的185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训基地作用不大,不能吸纳足够学员;被调研人员中,谈及对实习单位的满意程度,95%人表示满意。从而得知学生在寻找顶岗实习岗位的时候难度较大;但是一旦找到合适岗位或者就业意向,基本上还是满意所在单位提供的培训和指导。从用人单位来看,实习和就业反馈基本良好,但是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岗位匹配性,提出了诸多意见,如学校理论指导和企业实用技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说明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互动不够。
二、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校外实训基地普遍“重形式,轻实质”,难以有效利用。在我们的“2+1”①教学体系中,校外实训基地作用有限,主要问题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务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于依靠教师私人关系。
学校追求的是教学质量,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两者很难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合作初期企业迫于人情面子配合学校教学,真正涉及实质合作时,企业则很难发挥作用。
2.基地管理机制不够成熟。
目前从教研室到院系都没有专门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的机构,没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难以主动做好和实训基地沟通,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责任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明确。
学院、系部和教研室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资源支配难以协调,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和管理实训基地的时候,不能形成合力。
4.运行机制不完善。
校外实训机构难以深度参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大纲和计划的编制,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到毕业综合实习没有有针对性的地校外实训基地对接。导致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训过程难以控制、实训质量难以考核,实训效果难以达到。
基于前期的探索,我认为我们国际商务教研室,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探索符合国际商务学生实情,符合商务岗位分类特点的校外实训建设和合作模式。
三、分类建设,深化合作
我们要立足于本土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实情,结合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提出分类建设的理念和深化合作的思路。就实训基地规模而言,所在行业、地域及与学校合作紧密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以此为依据进行定位,有区别地进行发展,从而进行分类管理。比如按国际商务专业实训阶段和从事公司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商务基础类和专业技能类。商务基础类主要指从事销售、采购、后勤管理等业务的公司;专业技能类实训基地主要指贸易类、货代类、商务策划类等公司。根据校企合作战略目标,可以根据合作紧密程度和实习侧重点不同,分为认识体验型、顶岗实习型、就业导向型和联合开发型。认识体验型实训基地,学生实习期限较短,初步认识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初涉人际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对自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初步认识。这类实训基地主要是商务基础类,比如我校与肯德基、连锁超市等商业服务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提供认识体验工作的机会。顶岗实习型主要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从一开始的岗位助理,如单证员、跟单员和业务员助理做起,通过企业内训和企业导师指导,从事顶岗业务操作,接触全真工作流程,达到商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效果。就业导向型实训基地,这类企业每年都有招聘员工,能为学校提供大量的顶岗实习岗位;学生通过顶岗学习,获得企业技能鉴定,最终能为企业所录用。联合开发型实训基地,遵循了“实训基地教学化”要求,学校能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教师深度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出谋划策;企业技能人才能参加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参与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开发。这四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层次鲜明,逐步深入,分类建设,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深化合作。
在分类建设的基础上,理顺合作机制,权衡校企利益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实训基地追求深层次的合作。一方面,学校要建立教师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温州涉外型中小工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遇到很多挑战和瓶颈,经贸类老师可以为其提供企业内训,甚至通过下企业调研为企业献言献策。教师通过到企业里挂职或者兼职,不仅仅为企业提供高智力服务,同时教师在企业工作中也不断积累业务操作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习实践教学环节,获得学校的智力支持和相对廉价的高素质的专业实习人才,就有动力全程参与到教研室的实践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环节。深化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学、研”多方互动的一体化。
四、国际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分类建设和深化合作的几点思考
1.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
数量上要保证每5个学生配备一个体验型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型校外实训基地,达到40个实训基地。目前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以致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单位。地域范围上看,打破局限于温州地区的思路,结合生源地和学生愿意就业地,拓宽学生实习基地地域覆盖面。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在义乌、杭州、宁波等外贸发达城市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打破地域限制,从而突破区域经济的局限和行业局限,拓宽实训基地行业覆盖面和产品覆盖面,以及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面。
2.重视与小型涉外企业合作。
浙江省区域经济优势在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贸出口中小型、微型企业数量众多,而这些企业注重短期利益,喜欢使用廉价实习生,校企双方合作存在较大利益空间。改变传统只注重优秀大型企业的建设思路,重视小型外贸企业,可以把这类企业建设为认识体验型为主、顶岗实习型为辅的实训基地。
3.建立分类建设机制。
四个层次的实训基地,每类基地实习侧重点不同,针对性提出建设方案,从而满足学校不同层次的实训需要。认识体验型实训层次低,应最大程度发挥认识体验的功能,甚至进一步深化为其他合作类型。顶岗实习型企业,更应该注意建立持续发展的利益机制,做到校企共赢,不然往往是善始而不善终。顶岗实习型和就业导向型基地注重校企战略合作,吸收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此为平台,学校可以了解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动向以及企业对本专业的具体要求,加强师生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这种模式的典型校企合作就是“订单培养模式”。联合开发型是校企联系最紧密的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出资建立咨询服务机构,或者引入企业工作站到学校等,这些模式都值得探索。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合作机制。
实训基地能否有效运作,根本取决于是否有一个稳定的共赢机制。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没有精力和动力去推进实质合作;参与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不大。当务之急是寻求互利点,提高合作层次;变学校单方面的需求为双方共同的需求,变校企阶段性合作行为为全面、稳定和长久的合作关系,变学校被动满足企业需求为校企各自满足对方需求;共同谋划长远发展大计,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比如学校廉价提供办公场地、设备,企业提供客户资源,在校内共建经营实体——校企合作工作站;外贸公司可以把一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工作环节放到学校。我院正在建立创业园,初步形成创业商业氛围,可以作为联合开发型实训基地的孵化器,实现校外实训基地内部化,实现和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共享。
5.基于分类,健全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系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制定合作战略,对合作项目予以决策。教研室作为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沟通事宜,促使校企合作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推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制定周密的实训计划。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调查,与企业培训人员或指导老师共同商讨,确定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及轮岗计划,保证实训按质按量完成。
注 释:
①两年的专业学习,一年的毕业综合实习和定岗实习
[1]郑广成,王海军.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4).
[2]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贾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2006,(7).
[4]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