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学生党建模式创新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盖 博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载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了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生党支部,配备了学生党支部负责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不断得以加强。以我院为例,近年来,学院各系形成了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养考察的党建模式,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2005年发展学生党员136人;2006年发展学生党员138名;2007年发展学生党员148人;2008年发展学生党员299人;2009年发展学生党员308人。近五年学院共发展学生党员1029人,目前在校学生党员人数330人,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在课题调研中发现,当前的学生党建模式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并高度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从模式创新入手,积极探索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党建工作。

一、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有余,质量不足。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人数作为工作绩效的主要衡量标准,这样虽然数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很难保证质量。一个系1500多个学生,仅靠学生党支部一个书记和两三个学生无法完成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比如群众意见调查、政审调查、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表现的考察等。这样就很难对发展对象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虽然教师党员和部分学生正式党员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联系人,但由于大部分教师日常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学生正式党员又较少,因而真正能发挥“入党联系人”作用的很少。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反映,他们的入党联系人一年与他们交流的次数至多两三次。此外,不少学生党支部忽视发展对象转正后的继续教育环节,使学生党员有一种理想追求实现后的松懈思想,甚至有些学生党员入党前后两种表现,在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对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时间较短。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数学制是三年,有些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这使得学生党员发展呈现典型的“倒三角”,处于“发展一批、送走一批”的困境,学生党员培养得多,但发挥作用的少,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大一时,一个班甚至是整个年级都难觅新生党员,即使有也少得可怜,而且在高中时忙于升学,学生接触党的理论与实践较少,所以大一学生党建基本等于从零开始。经过一年的学习、培养、教育和较充分的锻炼,入党积极分子成长起来,经组织考察合格,发展入党。但由于他们缺乏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因此仍需加强培养和锻炼。待到大三,这些党员基本成熟,但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他们不得不忙于毕业实习,考虑到学生就业的艰难,一些老师也就不想过多“干扰”了。

(三)学生党组织活动欠缺内涵。

学生党组织活动内容单调,组织生活会多以学习文件为主,还停留在传统的读文件、读报纸上,要求简单、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渗透力,无法满足学生党员的要求。有的党组织出现以娱乐活动代替教育活动的娱乐化倾向,有关思想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不能很好地结合本支部学生党建实际情况进行研讨,致使学生党组织的活动游离在学校党建工作之外,党员们对组织活动失去兴趣,失去信心。

二、关注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创新

(一)建立学生党员综合考察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高职学生党建模式需要作好质的保证,重视对学生入党动机的考核,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考察,把学习作为考核的基本要素,对思想品行端正、工作能力突出的积极分子加大考察和培养力度,要求积极分子按期上交思想汇报,如实汇报思想动态与学习工作情况。联系人要定期与积极分子交流,全面了解情况,建立考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进行全程考察记录,要及时做好意见反馈结果的上报工作,对考察期满的要征求师生意见,将综合意见交支部会议讨论,确定能否作为发展对象培养。对确定发展的对象,支部要安排专人考察、培养,继续完善考察档案,加强对发展对象工作能力的培养,适当地安排一些任务,采取负重前进,考察期满要及时提请支部会议讨论相关事宜。支部对确定吸收的对象要及时公示,务必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合格一个。

(二)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衔接和跟踪反馈。

对于在学校期间入党的毕业生,尤其是预备期内的,要做好反馈工作,跟踪了解预备党员在工作单位的表现情况,继续给予其帮助教育。学院还可以邀请这些预备党员回校参加座谈会和有关活动,汇报其成长和进步情况,并与其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由学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书面反馈给学校党组织,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做好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内涵。

学生党支部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持续抓紧教育,从严要求,加强管理,提高其思想觉悟。首先,学生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政治学习,学习形式应多样化、丰富化,可联系实际,以自学为主,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交流、讨论等。其次,要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重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做到会前把关、会中调动、会后整改,以便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再次,为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学生党支部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如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展、观看主旋律影片等。最后,可以建立学生党员激励机制。可表彰优秀的学生党员,以树立先进学生党员典型,激励学生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高职学生党建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把绩效考核纳入党建模式。

对于学生党建工作,设计关键的绩效考核指标,保证学生真正对党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其关键指标可以设置为:(1)政治思想方面,有无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识是否到位;是否积极参加党组织学习活动;是否有组织上入了党而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的现象发生;是否有撰写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是否有自我批评,等等。(2)实际行动方面,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有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活动中有无突出表现和事迹;是否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在实际行动中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等等。这些应成为评价的主要方面,所占的评分分值应略为偏高,其中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甚至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3)个人素质方面,在学习方面是否优秀,是否有挂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其能力表现如何,等等。(4)师生评价方面,对其政治表现和实际行为的评价是否到位,有何看法和意见,等等,这一点也应占有一定的评分分值。另外,在考核过程中还需要把各个方面评价都调动起来,并使评价的信度、效度都尽可能提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由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对其行为和表现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自评;然后,学生党员之间开展互评;再在此基础上,由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开展对其他评。其中,个人自评分数占20%左右,相互评价分数占30%左右,师生评价分数占20%左右,上级评价分数占30%左右。

(二)党建模式应不拘一格。

1.党员发展强调教学实践环节

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党建工作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渗透到教学实践环节中。(1)舆论上积极倡导,增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实践技能”意识;(2)党员发展上,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发展实践技能过硬的学生入党,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输送专业岗位的新鲜血液;(3)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将学生能否争当实践技能标兵作为推优的重要条件;(4)大力开展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2.党员交流搭建网络平台

建立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红色网站,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定期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时事新闻等,引导学生党员关注理论和时事热点;(2)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请学校心理保健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答疑解惑,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应;(3)在校园论坛上开设“热点问题”版块,选择具有实时性、导向性的重大论题,在平等自由的氛围里探讨问题。此外,还应建立学生党建数据库,将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上网公布,使之接受大家的监督。

3.学生生活区纳入党建重要阵地

学生生活区不再单纯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而逐渐演变成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三位一体的重要场所。因此,把学生生活区纳入党建工作重要阵地是高职学生党建模式创新的一大趋势。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区党组织的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设立学生生活区党员工作委员会,明确职能,完善党员测评和激励机制;二要增设生活区内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宣传栏,最好每一幢楼都有,为生活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日常多开展一些党员星级公寓、学生党员宿舍卫生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党员在其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寻求发展培养学生党员的新思路;要着眼时代要求,寻求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新措施;要适应时代变革,寻求学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要体现时代精神,使每个学生党员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只有这样,高职学生党建模式才能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

[1]李建铁.当前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8,(2).

[2]吴刚群.简论高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圈杂志社,2007,(11).

[3]陈秋华.浅议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思想工作探索,2007,(9).

[4]李幼平,高建华.论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及其体系构建[J].学术论坛,2006,(5).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