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哲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2010-08-15宋丽萍
宋丽萍
(渭南师范学院 思政课部,陕西 渭南 714000)
一、管理哲学视域内的“管理”
哲学对于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哲学就其本质特征与功能来说,是“对管理问题的哲学反思”[1](P10)。这种反思一方面是“批判”,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建构”。在以科学管理理论为主流的现代管理日渐暴露出种种弊端的情况下,找出一种适应当今复杂易变环境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部2006年7月份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通过改善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做好大学生的管理育人工作,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受现代西方管理模式即过分迷恋数字与技术的影响,今天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工程”指标,产生了许多繁琐的、令人敬畏的模型与符号。如今天的大学在“工程思维”中处处充满“进度”焦虑和指标压力,大家所见是项目、课题、经费、论文,而看不见学者的淡定、研究的从容。大学的文化与大学的精神,都被格式化为“工程建设”的工具,而不是体现在每个有鲜明个性的人身上,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名目繁多的量化标准处处可见。这种过多地停留在科学和技术层面的机械化的管理,只能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疲惫。管理者尽管能够运用诸如结构改组、财务重整、人事更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来解决管理危机中的个别问题,但诸如团队的使命、向心力、和谐合作精神等柔性目标却难以实现。
我们不否认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以管理活动的实践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其不断丰富。但是从管理哲学的视角看,管理是直指人心灵的一门艺术。艺术在于管理,其对象是人,管理要能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带来幸福与成就感。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所谓管理艺术。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仅凭背诵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就如读了游泳的书并不意味着会游泳了。所以说,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有个体差异的人,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事的完成来实现人的提升与发展,因此,管理的本质是沟通,必然地包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工作任务的繁杂性。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即由学工部(处)、团委、教务处或研究生处三条线通过院、系再到年级、班级,由学工部(处)或后勤部门到学生宿舍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承接点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不仅是教育和管理者,而且是几乎事事都要做的“保姆”。从而使本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事情却落到了辅导员头上,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都得去管,工作范围的宽泛性,造成了对学生教育、引导的本职工作常常难以履行,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难以实现。
2.工作职责范围广,任务重。平时工作常常夜以继日,周末节假日也是很少休息,若半夜遇上突发事件,更不言而喻了。有调查显示,70%的学校辅导员与学生比超标准配置,有的学校为1∶350—500不等。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紧张、繁杂工作之中,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出现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低,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化、复杂性变化,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难点和要求。
凡此种种,会引起辅导员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头晕,以致于全身酸痛、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在认知上,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上,对工作失去兴趣并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忧郁、焦虑和烦恼等;在意志上,工作中碰到困难就绕着走,不愿钻研;心理的转变反映在行为上,表现在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缺乏进取心。这种倦怠心理的存在,无论是对辅导员本人还是对高校学生工作事业,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
3.职业角色忽视带来身份认同的缺乏性。目前,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具体化。辅导员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求广泛又要求精专,因此,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致于不同高校在招聘、任用辅导员时对其任职资格难以有一个统一、清楚的规定,使得辅导员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社会上的地位都难以提高。从理论而言,辅导员属于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而在现实中往往不被认同,特别是高校管理部门更是,把辅导员视为一般工作人员,他们处于多重管理之下和学校管理结构的最底层,学校各级机构都可以向其下达工作任务,某种意义上成了学校各部门的勤务兵、学生的全职保姆,被认为其工作谁都能做,人人可为,具有可替代性。
4.辅导员职业规定多元性。辅导员的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辅导员的行为方式往往与特定的境况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辅导员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一种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这样一种职业的要求便使得辅导员的职业规定具有更大的多元性,以及在统一的规定上具有更大的模糊性[2](P39)。
三、基于管理哲学视角的提高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性改变,宏观方面取决于现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转变,它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协调运作。辅导员的角色兼具教师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同时其管理活动又是学校管理环节上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探讨的是微观方面,基于辅导员职业根本要求上的路径选择。
1.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正确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由控制转变为引导。以往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服从,并且以惩罚为主、正面表扬和激励为辅,缺乏尊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管”,通过“查”、“压”、“控”的手段对待学生。以这种比较传统的做法对待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强调个性的大学生,容易引发其逆反心理,并且会对学生自我良好个性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可见,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在思维上是机械式的,在方式上是强制式管理,忽视自主管理、民主管理,认为只要学生不出大事,就是把学生工作做好了[3](P88)。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关注自己(培养主体性、自主性)。教育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就是单纯的管理主义,就是形式主义。事实上严管只能治标,育人才能治本。大学生是成年人,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心理素质、自制力、判断力等方面都基本成熟,因此,对其管理的重心应在“理”上。其一,辅导员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将校纪校规、国家法律“本土化”,化为切合自己所带班级实际的,被同学们易于理解、乐意接受的班规或者要求,使利益需求制度化,利益表达正常化、合理化。这对处理学生工作中的贫困补助发放,奖学金、助学金评定等实际问题大有帮助;其二,推行党员和群众民主评议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其管理作风和行为处于监督之下;其三,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座谈会、信息公开栏、QQ群等网络媒体,定期了解学生动态、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工作。这样既避免了疲于奔命,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2.辩证对待“教育”与“管理”的关系,管理中渗透人本精神与人文理念。教育离不开管理,管理当中渗透着教育,管理与教育本就应该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策略,而且管理应该是为教育服务的。然而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用适当的管理来保证教育和促进教育是一回事,把教育看成管理或者基本上是管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真正的教育中,管理只是辅助手段。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是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因此,简单的管理,只是让学生屈服于暂时的现象之下,教育却能引领学生走向真正的学习。
因此,高校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目标价值观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管什么和怎样管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找准出发点,也就是找准了学生管理的方向。高校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学生管理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是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在高等学校的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大学教育也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只有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独立自主的发展。
3.积极培养学生“三自”意识,实现教育价值追求:完善素质、提升人格、启迪天性、激发潜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自意识”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意识,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的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健体、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基础,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从事自觉的活动,驾驭自身的发展。人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级动物,其主要特征是善于思维,永不满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能动地改造世界。教育活动应该是人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以其自身发展的主动意识参与全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励、唤醒与鼓舞,让学生在接受外部影响的同时,还主动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促进多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教育实践和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认知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上;另一个是情意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在学习过程中,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智力因素不产生积极性,只有非智力因素能产生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三自意识”,不仅能使学校教育取得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们将来受用一辈子。
4.高校辅导员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学生。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其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地位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不仅关系到管理的有效性,更影响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威性。“身教”重于“言传”,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建立自己的威信,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和鼓舞学生。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人格魅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满“爱心”。爱学生就要爱所有的学生,既要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又要爱有缺点、有缺陷的学生,既要爱顺从听话的学生,又要爱有个性的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宽容的胸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还要关心那些学习上、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克服困难,直面人生。(2)干实事、讲实话、讲实效。尽职尽责,乐于奉献。(3)树立睿智者的形象。改变过去僵化、机械、教条的“传声筒”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管理方面的专家,创造新的受学生欢迎的管理理念,创造性地进行管理。(4)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竞争、效益、时间等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沉稳、乐观;要培养四种新能力,即思维能力、制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4]。
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其本质特征。高等教育肩负着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其基础和保障,只有渗透人文关怀,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才可能不断创新,培养出真正的四有新人,高校也才能承担起科教兴国战略赋予自身的重任。
[1]彭新武.管理哲学的问题及其当代性[J].哲学动态,2007,(2).
[2]赖浩明.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4).
[3]张文斌.试论高校学生工作新理念[J].理论导刊,2010,(2).
[4]李浩.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科技信息,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