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创新教育

2010-08-15张清海张尚兵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评价教育学生

张清海 张尚兵

(1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创新教育的概述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时,许多人沉思:为什么我国本土专家或学者拿不到?是国人智商情商低?是缺乏成功的沃土?是创新素质不高?……诸多的疑问往往归咎于环境和素质。素质培养不只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特别是创新教育这个核心。

(一)概念及特征。人才需求类型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知识经济需要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中,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范式。20世纪90年代,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我国提出了“创新教育”,进行相关研究。创新教育的特征有:以未来社会的知识经济为社会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教育目标、以人脑的“潜能开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多维互动教育教学模式为实践模式、以多元评价与管理模式为评价模式[1]。因此,创新教育需以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导向,从招生、教育、管理、评价和就业等各环节创设合理的运行模式。

(二)现实与必要。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发达国家从学历社会、文凭社会迈向能力社会,现在又迈向创新力社会。如今创新要求“一次创新”转向“连续创新”、“单个创新”转向“系列创新”、“个别专家创新”转向“全员(集体)创新”[2]。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飞速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显现,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领导人坚持创新理念与创新教育。2009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技校学生“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目标没有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

二、创新教育的问题

我国教育创新的研究已有十多年,但从大学教育看,教育管理模式没有多大改变,效果不十分明显。

(一)办学理念:重视数量,忽视质量。虽然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但由于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进程加快,高校不断扩招而使学生数量曾经或仍在突飞猛进。在原有或不成熟的办学条件下,许多高校没有或消极对待大学精神、办学目标和校园文化,教育教学仅处于维持状态,何谈质量优化和互动创新。

(二)培养目标:闭门造车,脱离市场。从纵向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逐渐成熟,高等教育与市场不断接轨,逐步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但从横向看,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几乎一成不变,教材与教学模式整齐划一,选修科目少而杂,与社会实践、就业、创业接轨的课程、活动相当少。实习活动只集中在某时间段,频度小,收获少。

(三)教育观念:重视知识,淡化实践。美国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从小学、初中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美国学校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旨在通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增强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知识的传授、理解与识记,很少探究知识的来源、运用与推广。

(四)课堂教学:教师中心,学生客体。许多高校的公共课或专业课以超规模的“大班”教学。备课时,教师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自我和备教法时凭借个人主观思考,没有团体讨论、实地考察和足够的知识储备等。教师基本上采取快速口授,很少与学生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教学内容也是通过黑板或多媒体上板书,或教学课件播放来呈现,而学生不停地记录,无暇消化吸收那些书本知识。这种以教师中心、学生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何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呢?如何能把创新素养传承下去呢?

(五)学生评价:成绩为主,活动为辅。高校对学生的学期评定,基本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普遍以学分成绩和社会活动来综合评定,而学分成绩的重要性往往胜过实践活动,甚至把实践活动也赋以学分,以强硬的方式强制学生实践。

(六)制度管理:体系不全,模式陈旧。高校招生不断改革,但模式万变不离其宗:学科(或专业)总成绩第一位;人文和身体等素质只是附属品,甚至考查只是走走形式。如此重视学业成绩的高校新生会有多少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呢?

三、创新教育的策略

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与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创新教育是不会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就像校园文化凝炼一样,它需要全员重视、观念更新、目标准确、制度合理、师资新颖、教学多彩、活动丰富、科学评价和长期协作。

(一)更新教育管理的创新观念。首先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要落实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创新教育的缺憾,积极成立改革专家组,组织他们到高等教育先进的国家观摩与学习,把创新观念和措施传递到教育界的各个层面,实施多次教育创新观念的更新活动。其次,高校的各级管理主体要更新投资观念,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使高校的软硬件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最后,高校的各级管理主体要更新人才观,把教育、创新与人才观紧密融合,使人才创新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树立人才培养的创新目标。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人格结构,具有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批判性、人格的独立性和能力的综合性等特征[3]。社会、家庭和高校须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把价值取向的认同、诚恳自信与爱心的养成、创新思维与技巧的培养、知识与兴趣的探究、能力的塑造与求异等作为基本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实习、品德塑造、情感陶冶、游戏娱乐、学用结合、轻讲重议、社会活动和团队协作等基本手段实现各项目标,使学生在“学中玩、学中用、玩中学、用中学”的实践思想下成为创新人才。

(三)完善自主自强的创新制度。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尊重和大力提倡大学精神,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使高校在教育管理和学术研究上能自主、自立和自治。高校需实施各具特色的战略管理,重视教育、实践与管理的协同作用,构建学校自主、学生自强的运行机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实施目标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差异管理、文化管理、激励管理、自我管理和校本管理等模式,营造自主性、多样性、和谐性、差异性、竞争性的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把各项制度与创新要求紧密联系,做到章法细微、制度励人、有章必循、创新必奖、求同存异和文化育人。

(四)打造高效新颖的创新师资。名校多有名师,名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教育态度、教育经验和教育实践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周围的师生。名师的高校主要领导,其创新观念和创新实践对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都将产生史无前例的震撼影响。当然高效新颖的创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他们应有创新意识、创新潜能,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坚持终身学习和专业拓展学习,在知识、观念、手段和技巧上紧跟时代脉搏,用人格魅力和学识权威赢得学生的爱戴,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后的影响力,在各项活动中起到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探索情趣、塑造人格情感和激励创新行为的作用。创新管理者要以创新高效的观念,不断钻研业务内容,领悟业务技巧,运用高科技增加工效,使管理效益最大化。

(五)鼓励和谐个性的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创新教育的最重要一环。它利用有限的时间、大量的素材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精深的理解力和不懈的创造力,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协作的团队意识、知识与人际的情感、独立生存的信心、排除万难的进取心、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和关爱社会的责任心,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创新型学生发挥潜质,在校期间取得相应的成果,使知识型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运用能力和基本的创新素养。此外,利用创新型师资的感染力端正他们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与行为习惯。高校应重视创新教育的意义,积极营造创新教学的氛围,每学年至少开设一门就业或求职必修课程,让学生在熟悉并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早地融入社会,发挥创新教学的价值。

(六)实践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是以创新知识拓展为前提,以社会空间为舞台,以社会生活为灵感的源泉,以社会实践为依托,以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形成为主旨。高校或以专业、班级为单位,或以兴趣小组为载体,组织学生:1.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增强组织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2.实地参观访问: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开阔眼界;3.进行专题调查:增强他们的分析鉴别和学术研究能力;4.每学期到实践基地实习一次:磨练他们的意志,熟悉工作状况,学会适应环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难题;5.每学年至少从事一份兼职工作: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使他们学以致用,试图创新求异;6.从事创业园活动:使他们亲身经历创业过程,通过研究市场、产品和客户而更深刻地认识社会需求。

(七)实施科学生态的创新评价。创新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和管理者。创新评价应遵循科学、生态的评价理念:1.评价原则:(1)评价意义: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2)评价角度:正面积极、优点特长;(3)被评者心理:乐于接受;(4)评价者态度:客观、公正和平等;(5)评价体系:规范合理;(6)评价内容:考核成绩、实践活动、研究成果、综合表现和创新能力。2.评价方式:实践导师评价、师生共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3.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1)目标评价: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格标准,平时表现、期中、期末和实践等成绩加权后得出的学科成绩需符合该标准;(2)分层评价:对某课程学习或活动项目的全体学生,根据起点差异而分别评价;(3)进步评价:对学习困难学生,根据自我进步幅度评价;(4)特长发展评价:把学生的优点、特长纳入评价范围;(5)多次评价:对未达标学生,给予多次测试评价的机会[4]。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依赖雄厚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需要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营造人才发展空间和氛围,也需要高校和家庭从综合素质角度关注和培养他们的思维、人格、情感和能力等。

[1][4]张志勇等.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66-69,390.

[2]田建国.战略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80.

[3]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8-129.

猜你喜欢

评价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