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德育》新教材中的“案例链接”

2010-08-15林清珍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举例新教材案例

林清珍

(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2009年秋季,福建省各中职学校普遍选用新的 《德育》教材,即由田雷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出版发行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全书共三册)。该教材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受到广大中职师生的好评。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数量众多的“案例链接”小栏目。据初步统计,仅第一册中“案例链接”就多达105则。如何认识案例链接的特点,在备课和教学中如何处理?这是每个德育课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谈谈对此的一些看法。

一、“案例链接”的特点

《德育》新教材中的“案例链接”小栏目,在表现形式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注重寓教于乐,在内容选择上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政治教材中存在的“繁、难、偏、旧”,过于理论化和成人化的问题,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感受,鼓励中职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调适自我开始,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活动,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这些案例对中职生有相当的吸引力,第一堂课新教材发下来后,许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阅读。

从类型上看,“案例链接”中的案例可分为举例型案例和讨论型案例[1]。举例型“案例链接”大约占90%。例如,在第一课《职业伴随人生》第三节“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中,案例链接内容讲的是技工学校毕业生、数控专家李斌的学习生活、工作简历和创新过程,以及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个人获得的崇高荣誉。第二课《心理的自我调控》中,其中一个案例讲的是美国总统林肯曾经遭受的挫折,但挫折反而激发他的强烈进取心,终于获得成功,来引导中职生应该正确认识挫折。类似的举例型案例,都能简述事件过程,用来阐明观点、概念、原理和充实内容。这类案例精心挑选,生动形象,可信度高,容易把握和理解,常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讨论型“案例链接”大约占10%。它不是用来解释某个知识点的简单例子,而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而典型事件。这些案例是中职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而且复杂的两难问题,具有多种分析视角与解决方法,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好奇心。例如,在第三课《养成良好品德》第二节中,选择的案例讲的是一位女同学写给某刊物的信。女同学在爱情问题上遇到两难选择,最后要求“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否给她出个主意?”第五课《保护合法权益》第一节“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选择的案例是个体工商户张某和某服装厂的合同纠纷,要求学生讨论:“在本案中服装厂称合同已生效并要追究张某的违约责任,是否有道理?”

二、区分不同的案例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针对“案例链接”中的不同案例类型,可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举例型案例,可运用举例教学。举例教学是在教师讲授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阐明某个概念和原理之后举例说明,或先举例,再引出所要讲授的知识。它是传授具体概念、原理和系统知识的有效方法。在讲一些概念和基本原理时,运用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把案例与概念和原理融为一体,易懂好记、生动形象,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德育》中的举例型案例数量多,内容相对简单,蕴含的原理、观点在事先讲授或举例后要归纳总结,故宜采用讲授法中的举例教学法来处理。举例教学法主要由教师主讲,可直接阅读案例内容,或将案例做成多媒体展示。其主要优点是节约时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不足之处是学生相对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师生双方交流较少。

对于讨论型案例,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2]。案例教学就是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从特定的情况中体验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它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传统方法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运用学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差。案例教学法并不是高校的专利,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恰当地采用案例教学来处理教材中“案例链接”小栏目,只要师生准备充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也是可行的,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三、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施案例教学,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念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成才的心理诉求,从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案例教学则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沉闷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对思维、情感的综合要求,触发学生新的学习兴奋点,是中职《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导,从而发现概念和技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较好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学生的思维潜能一旦被有效激发,就会想方设法寻疑解难,促使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传统《德育》教学传授的是基本概念和原理,辅以事例加以说明。学生通过背诵,获得的是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同时在讨论中要陈述和辩护自已的观点,支持或批判他人的观点。这就促使他们放弃被动学习的理念,主动地搜集资料和信息,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说,中职生思想活跃,关心自我发展和社会生活,只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精心策划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方案,就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德育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必须顾及中职生的特点

案例教学对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缺少这些,案例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变成教师的自导自演。大多数中职生的中考成绩较低,学习基础较差,有的在初中阶段饱尝失败,缺乏富有成就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同时,他们一般出生于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较低的普通劳动家庭中,是社会分层中的弱势群体,综合素质不高,自我评价低[3]。但我们在看到中职生的不足时,也应看到,中职生其实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大多数学生热切希望职业学校和老师能够传授给他们就业立世的技术和本领,以改变家庭条件,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说,只要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实用,能使他们实现理想,就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促使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案例教学实施得好,一定会得到中职生的欢迎和配合。

基于中职生的具体情况,在《德育》课中对部分“案例链接”进行案例教学,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讨论型案例进行精选,其中一部分拿来实施案例教学,不能多,否则教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做好。二是师生都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如教师对案例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要理解深透。课前布置学生专题查找资料,准备发言稿。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分组,不同小组围绕同一案例进行辩论。三是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发生转变,由原来的主讲者转为引导者和评论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大家多多发表意见,不要动辄打断学生的发言和思维,或把自己所谓的标准强加给学生,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四是教师要具备驾驭教学进程的能力。开始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常感到无所适从,缺乏主动性,发言不积极,或有些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时间长,等等,对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引导和处理。

当然,《德育》新教材中的“案例链接”实施案例教学,对中职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具有更渊博的理论知识、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高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创设一种更加民主、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通过案例教学,师生互动,互相适应,共同提高,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1]关新.案例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2]何晓辉.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周正,李健.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举例新教材案例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