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化和归化在翻译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意译归化异化

王 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异化和归化的理论来源

归化这一理论来自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异化则来自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异化和归化这一对翻译策略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差异。异化和归化问题历来是翻译界争执的两个重要概念,国内外对此问题的论述不在少数。有人认为异化翻译法好,因为可以更充分地体现源语文化,更加具有异国风味。有人则认为归化翻译法好,这样可以使读者通过最熟悉的途径了解异语文化中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利于读者接受。本文从这两种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来分析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合理运用。

二、区别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这两组概念范畴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学中常见的一对术语,由于它们与异化和归化这两个概念有相似之处,所以容易被混淆。我认为有必要在开篇对这两组概念作一简单的区分,以便对异化与归化这两组概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首先,直译是指对原文从字到词,亦步亦趋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并不拘泥于原文字词,以传达原文意义为主的翻译方法;而异化和归化是指译者向原作者靠拢还是向读者靠拢的问题,向原作者靠拢的翻译方法是异化法,向读者靠拢的翻译方法成为归化法。我认为并不能简单地把意译等同于归化,把直译等同于异化。这是因为直译和意译这对范畴是参照于原文来说的,只是简单地从语言层面上就可以判定。而异化与归化问题有更宽泛的范畴,它们从简单的语言层面摆脱出来,在大的文化背景下透视翻译问题,还牵扯到价值观念、诗学传统等问题。

其次,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拿出原文和译文作一番比较,就能立刻判断出译者是采用了直译法还是意译法;而异化与归化问题却是动态的问题,因为在一定历史时期是异化的译文,也许随着历史的推移,原先对目的语文化产生剧烈冲击的异化问题有可能被受容后,被现代人视为一个归化的问题。典型的例子比如说在日语中的“玄関”这一词汇在当时翻译到汉语中的时候是被作为异化语直接翻译为“玄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词已经作为归化语被中国人所接受。再如现在汉语中的“作秀”、“时装秀”等词中的“秀”来自英语中的“show”,现在这一翻译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毫无“异化”的感觉了。

三、对西方翻译理论中关于异化和归化问题的思考

具体到翻译实践活动中,究竟是采用异化法好还是采用归化法好,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一个热点的问题。在施莱尔马赫看来,翻译的两种途径,确切地说就是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途径。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将两者混淆使用(Sch leierMarcher,inDouglass1997:225-238)。 孙致礼对他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异化与归化并非水火不相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善于兼用异化与归化两种方法。我认为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因此,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也不例外,各有所长,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把两种方法适当地结合,才能称之为合理的翻译。在具体翻译时,首先要对翻译的目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读者的反映和接受能力、目的语的文化的接收环境等进行多方位的考虑。

埃文·左哈尔认为,翻译文学占据中心位置时,译文会注重“充分性”,即尽量忠于原文的结构、内容;反之,则译文的“充分性”往往不足,即为了迁就读者,尽量采用他们熟悉的语言、结构甚至内容,因而牺牲了原文。[1]因此,在谈论异化与归化问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国家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如果太过笼统地谈这个问题就会流于空谈。当代翻译理论过于依赖静态的语言学模式或者尚未成熟的文学理论,以致忽略了这个基本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偏差[1]。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例如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当翻译工作者把使用范围并不是很广泛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时,就会不得不考虑现实的客观问题,如读者的反映、读者的接受能力,甚至于作品的出版问题,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往往会选择“牺牲原文”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的“充分性”表现不足。此外,流畅译法担任了一项文化移入的工作,把外语文本归化,使译语读者不但明了熟识文章意义,而且从中满足自恋情怀,在他方文化里认出自己的文化。这样,一场帝国主义的狂涨活动又在上演着,他方的意识形态通过“透明”译法扩充了它的版图,进入另一个文化领域里去。而且,流畅译法能大大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使之在书籍市场上卖得更好,有助于这些书籍成为赚钱的工具,继而促进译语出版商的文化与经济霸权。[1]从此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一翻译方法采取的是否定的态度,也就是说对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文化占强势的这一现行现象不赞同。

对此我认为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在翻译外国作品的同时把外国的文化介绍到本国,采用何种方式介绍主要是要看目的语的读者的接受能力,能够经过实践检验的经久不衰、被读者视为经典译本的翻译作品一定是考虑到了读者需求又能够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作品。但是究竟是采用归化法多一些好还是异化法多一些好,这一尺度也是很难拿捏的。例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伊豆的舞女》在国内的译本有很多,其中叶渭渠、李德纯、侍桁的译本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在这三个译本中对于日语中“玄関”这一词分别采用了“门厅”、“前厅”、“走廊”这三个词来翻译,而并没有直接翻译成“玄关”。仅从语言层面来看,这三位译者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在忠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使中国的读者读起来没有陌生的感觉。然而在翻译日语“梅干”这一词汇的时候,三位译者分别采用了“咸梅”、“咸梅干”这两个词来翻译。而在中国的词典中是找不出对这两个词汇的说明的。从这一词汇的翻译上来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即使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也是异化的翻译,因为这本身就是在介绍中国没有而日本特有的事物。

此外我认为对异化与归化问题应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首先是语言的层面,但是不能只从语言层面上来讨论。然后是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层面。最后是历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只从语言层面来讨论很容易陷入直译与意译之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在语言上是归化的而在思想内容层面上却是异化的问题。林纾在语言上虽然没有对原作亦步亦趋,但在内容上还是尽量忠实于原作。比如他在翻译西方作品《迦茵小传》时把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事完整地翻译出来,这本身就对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是异化的。

在谈翻译的异化与归化问题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结合不同的文体来谈论,例如文学作品、口头语、广告语等。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广告,治疗方法:引用国家先进设备美国威视VISX准分子激光系统和德国新一代设备爱丽丝ESIRIS准分析激光系统,汇集国内知名眼科教授专家,采用LASIK术在短时间治愈近视、散光达国际先进水平(GZD2002/10/31A12)。从这则广告可以看出英语的插入语使用得如此普及,“归化”的翻译方法远没有这种插入词的影响力。因此,在翻译广告词时,多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尤其是介绍进口产品时更是如此。在日本的广告、娱乐节目中这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更为普遍,随便翻阅一篇日文杂志,满篇的片假名就会映入读者的眼帘。这种外来语的泛滥虽然引发了一些人反对的声音,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在日语的广告行业中这种异化翻译的方法所占的绝对地位。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悟出,绝对地使用异化法和归化法或对某个译本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作出定论都是很困难的,往往归化中有异化,异化中也有归化。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的两方面。那么究竟是多一点归化好还是多一点异化好,这里面重要的是一个“度”的问题,能够适当地把握这个“度”才是问题的关键。并且异化和归化这一组概念和直译与意译这一组概念的最大不同点是前者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一历史时期是异化的问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归化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在讨论异化和归化这一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一定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去谈,如果空泛地在毫无界定的情况下去谈这个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的本国文化才能与异国文化不断借鉴、不断融合,使我们的本国文化中逐渐融入新鲜血液,使各国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1]陈德鸿,张南峰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孙会军.归化与异化——两个动态的概念.外语研究,2003.4.

[4]陈正发.也谈“归化”与“异化”.外语教学,2006.1.

猜你喜欢

意译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