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科思维

周 菊

(江都市第一中学,江苏 江都 225200)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掌握读书、识字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才能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学好其他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空洞的,它是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它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语文教学承担着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任务,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来。

1.全面理解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既学习知识,又提高能力,这才是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已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提高,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先生也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2.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教学生学习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的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进行思维教育更有利的条件。教科书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而且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它放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恩格斯就曾热情地把思维称颂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3.语文学科有思维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凭借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阅读、去写作,会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得到提高。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培养思维能力与完善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通过深入分析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多角度、多层次地灵活看问题,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具有自己独到的、创造性的见解。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途径

1.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并把这种训练放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因为语文的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思维的内容又必须凭借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所以思维的训练必须与语言的训练相结合。思维水平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其训练要落实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听说读写离不开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提高。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稳扎稳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把握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培养和有效的训练。比如观察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培养;二是通过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来培养;三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来培养。只有把握了这些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思维教育的任务才能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切不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际效果。

3.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文体差异安排思维训练的顺序。中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由初级的形象逻辑思维向高级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我们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同时思维的发展是随着文体的不同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训练的顺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进行训练时不可急躁冒进。

4.打破思维定势,运用反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传统逻辑去分析问题,或用顺向思维去评价事物,往往会把人的思维引向死胡同,导致思维能力的衰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在提问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培养学生尝试批判性思维。我们应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变通性。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要点

1.信任学生,搭建平台。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少老师总抱怨学生能力差,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因此什么都包办代替,使学生失去了思维训练的空间。当然,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上发言随之减少,课堂变成沉默的课堂,不喜欢语文课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学生的“沉默”,不要把它理解为不动脑筋、不动嘴巴,他们的思维依然在进行,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格在完善,不是每个学生依然会像在幼儿园时那样“童言无忌”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充分信任他们,为他们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教师的信任是学生培养和增强自信心的基础,而自信心又是学生进行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对学生诚恳地支持,对他们创造性的言行赞扬和奖励,这能有效地刺激他们的思维。对有失偏颇的言论,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巧妙地指引他们的思维方向,因势利导,激活学生的思想。

2.创设情境,引起共鸣。人是有感情的,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的阅读情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创设情境,能引起学生共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教《背影》这篇课文时,有位老师说,他看到文中“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下来,那是因为他也经历过家中亲人去世的场景,看到朱自清的家中惨淡,想到的是自己家中的哀伤,文中父亲的背影自然深深地镌刻在心中。可学生只有十四五岁,很少经历过这种场面,那里面的情景对他们而言真的难以理解,因此我们不能苛求。面对父亲如此艰难地买橘,泡在蜜罐里的一代怎么能懂?这就要我们全面地去了解与文中人物有关的背景,并就重要的相关情节作介绍,最好能使这个情景再现出来。有位著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走入了“背影”,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引起共鸣。

3.静水投石,泛起涟漪。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完全不去考虑学生的体会、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反应,那这样的“独角戏”有时会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充满童心的学生们不只喜欢波澜不惊,他们更喜欢溪水淙淙、波涛汹涌。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思绪飞扬,就要进入学生的生活,留意他们爱看的书、喜欢的电视节目,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评判学生的喜好。对于学生喜爱的节目如《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有些老师不屑一顾,以为那就是“肤浅”、“无聊”的代名词。事实上学生那么爱看,除了娱乐带给人快乐之外,那里面的内容新奇,主题明确、健康向上,形式新颖,主持人既有内涵又放得开,里面的角色也有特色、有才华、有个性。

4.扎实教学,思维迸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把知识简单、粗糙地交给学生,而是要进行筛选、加工、吸收,这一整合过程是依靠思维训练进行升华的创造过程。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才会有据可依;使学生有扎实的积累,他们才会有话可说;让学生把握文本,他们的思维才不会信马由缰,犹如断了线的风筝。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知识,将各种感知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他们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空间,全面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情感,接近作者的旨趣。这样脚踏实地,思维火花才能迸发。

5.关注“头羊”,引领全体。每次上课,总会有几个学生发言特别积极,他们思维敏捷,反应也特别快。老师刚提出问题,他们会立刻给出答案。而大部分同学犹如陪客,他们很少发言,没有发言的机会。如果他们并没有真正搞懂所学内容,而老师误认为他们懂了,接着讲下面的内容的话,就会使很多同学觉得受忽视。语文教师除了关注“头羊”,更应该关注大多数,关注全体,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只有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活而不乱”,才会产生灵感,才能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只有教师自己“桶”里的水满了,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自己的判断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学科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