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2010-08-15史阿曼
史阿曼
(咸阳彩虹中学,陕西 咸阳 712000)
1.引言
几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走过不少弯路。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英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不少只精通语法规则,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的学生。当今,我国的英语教学明确提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意义十分重大。
那么什么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语言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英语学习者要灵活应变考虑目的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模式来制约自己固有的言语行为,以使交际活动顺畅进行,从而冲破各自文化的壁立,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中绚丽多彩的特性。这样,交际双方就可以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态度,达成相互间的谅解,并加深相互沟通。
在一定的文化中,参与交际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和语言系统中某些词汇表示出 “回避”的行为,人们不能或不敢随便谈及那些话题或使用那些词汇,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禁忌现象。
禁忌,英语为“taboo”,汉语方言也有称作塔布的。“taboo”一词源于南太平洋波里尼亚汤加岛的土语,其含义是表示“神圣的”、“不可接触的”或“要极端注意的”事。某些语言在这种文化语境是合情合理的,而在另一种文化语境里则是悖谬的。在交往中,如果语言学习者不加注意而触犯了某种禁忌,轻者导致语用失误,重者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2.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类思想的形成借助于语言。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种语言中都有很大一部分词汇是所谓的culturally-loaded words,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所以语言禁忌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再者,人们衡量禁忌的尺度也不大相同,从而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下面从称谓方式、字词发音、词汇和话题禁忌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1 字词发音禁忌
许多字词的发音在不同文化中的禁忌现象值得一提。美国一些建筑物不用13楼,而许多中国人总是尽量避免使用“14”,因为“14”的发音与“要死”的发音很相似。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中国人吃梨的时候,经常不能切开来吃。据说,分梨吃,就意味着“分离”,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还有,送别人尤其是送老年人礼物的时候,绝不能送一座钟,因为,“钟”在中国的发音体系中,与“终”的发音完全相同,所以“送钟”就意味着“送终”。
2.2 词汇禁忌
英汉语言中有很多词汇禁忌,比如谈及“上厕所”,英美人用go to the toilet;go to the men’s(ladie’s)room;wash one’s hands;powder her nose;freshen up等。中国人类似的委婉语则有“去1号”、“方便一下”、“解个手”或“解决问题”等。
在汉文化中,人们通常认为涉及性、性器官和性行为的词语是不文明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羞于使用这些词语。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Cock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同汉语一样,英语中凡是同性或性行为有关的,或能引起性方面的联想的那些词汇,都在讳忌之列。
表示病痛和死亡的词汇。生病和死亡是人们最恐惧、最忌讳的,人们都不愿意得病或死去,心理上总是想避而远之。“我今天不舒服。”其实是说“我生病了。”这在英汉语言中均可见到。表示“死”的委婉说法同样在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例如在汉语中有“去世、逝世、驾崩、故去、亡故、牺牲、作古、谢世弃世、心脏停止跳动、寿终、与世长辞、去见马克思、翘辫子”等。英语中也有depart,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pass away,breathe one’s last,go the way of all flesh,go to better world,go to heaven,be with God,kickthebucket等。
2.3 称谓方式禁忌
一般来说,美国人喜欢随意,在称谓方式上也就没有什么过多的讲究。英国人则在称谓上有一些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地位比较高的人,一般要视关系而定称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用Mr.+姓或Mrs.,Miss便可以了。汉语中的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习俗。祖先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在人际交往中,不但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而且在不十分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如今,人们通常以“先生”、“同志”或“小姐”、“女士”相称。“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2.4 话题禁忌
在中国人们最常见的一种寒喧方式是问 “你吃了么?”为了表示关心,人们喜欢问一些诸如“你多大了?”、“你结婚了没?”、“有小孩没?”、“你一个月挣多少钱?”等,但在英美人看来却是很无礼的。因为英美人强调独立的个性,他们认为这属于他们的Privacy(隐私),是绝对不能让别人干涉的。英语中 “My home is my castle.The wind can come in,but the Kings and Queens and human beings can never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的说法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因此,不要询问一个外国人有关年龄辈分、个人经济、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方面的话题。
3.结语
以上讨论仅是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还包括非语言禁忌问题。在文化交际中,具备较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一个交际者成功地进行交际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一语学习者和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注意语言、文化差异和禁忌,不断拓展各种文化背景的知识面,以适应发展的“全球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挑战。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孙德玉.随俗英语十八讲.旅游出版社,1993年.
[4]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