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看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三重归属
2010-08-15夏明超
夏明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3)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里所谓的“道”,内涵丰富,从人之为人之所在考虑,道就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最后的精神高地,是人落叶归根的所属。由此,老子的这段话描述了人与精神家园的三重归属关系,并区分出人的精神家园的三重归属。第一重,闻道之士“大笑之”,精神家园处于归属之前:故乡何处;第二重,闻道之士“若存若亡”,精神家园处于归属之途:生活别处;第三重,闻道之士“勤而行之”,精神家园处于归属之后:此心安处。
一、归乡之前:故乡何处——现代人精神家园之丧失:大笑之后的怅怅然
这是人的精神家园的第一重归属:“大笑之”。在这一重里,人的精神处于归属之前态,处于无根的流浪,不知道何处为故乡。
现代人对于所谓的道、精神的领地往往是“大笑之”般的不屑一顾,他们的口号是:“别跟我谈理想,早戒了。”因为他们觉着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现时代,人还是要现实一点,精神家园这种“惟恍惟惚”的“道之为物”,不仅百无一用,而且故弄玄虚。殊不知,这恍恍惚惚的精神家园不是“诸法空相”,而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
大笑之后,面临当代多元价值观,人陷于迷茫。纵使物质上或事业上功成名就,依然内心不快乐。暴殄山珍,朵颐海味,住着山野居,观着海明月,内心却总是怅怅然若失。这是太多现代成功人士生活的写照,更不说草根阶层生活的挣扎。
总之,现时代GDP在增长,幸福指数在下降;现代人大多数不成功,成功的大多数不快乐;大多数人迷失于五色、五音、五味、畋猎之中,身陷于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之中。他们对精神家园“大笑之”,大笑之后却怅怅然有若失。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已然丧失。
二、归乡之途:生活别处
在归乡的路途中,现代人永远都在路上,他们认为那无目的的美好生活在别处。他们寻寻觅觅,不得其所。那么以《老子》为关照,现代人怎样才能找到归乡之途?老子告诉我们,思维上要用三重方法,践履上要做三重功夫。
(一)三重的方法论:现代人精神归依的根本大法。
三重法是中西思想的根本大法。中华文化起源之《易经》,以阳爻“—”和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三爻)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无处不在体现三重思维方法。西方之正反合辩证法,亦是三位一体的三重思维,例如真善美构成之真理。
我们在考察人、事时,也会把其置于三重维度中:空间、时间以及发展。空间包括三重,是三维立体空间;时间也是三重,虽是一维的,但包含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由此,三重法本身就是道,是思维的归属,具有不可或缺性和自满自足性。故知三重法是无上至法,是现代人精神归依的根本大法。
(二)三重功夫:“致虚机,守静笃”。
失根的现代人如何超越“大笑之”的飘零态,经由归乡之途,到达精神之乡呢?老子认为,这要历经三阶,概括为一句话“致虚机,守静笃”。意思是,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机笃的境地。
1.致虚:回归本真,类如孩婴。
虚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之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以致心灵闭塞不安,不得其根,恍恍惚挣扎于功名利禄,茫茫然沉沦于耳目之欲。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就是要把人沉沦于其中的现实虚无掉,从而回归存在本身,回到人生的根生处。而人生的根生处就是人的精神家园之所在。亦如老子致虚的功夫,使心灵以清以明,回到空明之态,回归本真,类如孩婴。
人在纷繁之中做到了致虚,就不会对玄虚之道“大笑之”,从而进入精神家园的第二重归属:“若存若亡”。
2.守静:静观流水,冲淡魂灵。
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是体道之士守静的功夫。陈鼓应解释此句话为,“一是说明动机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体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自养,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一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安定之后,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1]。
以此,守静就是以心静观真际,这里的静是沉静,不是轻静。因为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燥君。”静观流水不是不知水在流,而是沉静内心的守望,是“知其雄,守其雌”,是“知其白,守其辱”,如此,才能冲淡魂灵,“为天下溪”、“为天下谷”,“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如此,人由浑浊之物回归清爽之水。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万物的本原,然而火虽然华丽登场,烈焰耀目,终久是弹指一挥,不能长久。而作为上善之水是能长久,能机能笃的,如此,人才能摆脱“若存若亡”的迷茫,坚定内心,从容上路。
3.机笃:阅历人生,本心自悟。
当然,真正要找到人生的归属,要经历长久的历练与等待,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同样,人得一以机以笃,以诗意地栖居于世,阅历人生,本心自悟,人得“以为天下正”,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外化而内不化”。
三、归乡之后,此心安处
归乡之前,人们不知何处是故乡,在归乡之途中,人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然而阅历人间世,本心自体悟,蓦然回首,人们发现原来此心安处是故乡,于此,人们的精神家园终于有所归属,进入第三重,“勤而行之”。
(一)精神家园何归何属: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1.生之绚烂。
生如夏花之绚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老子主张“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否定之否定,其目的还是胜,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此意义上,老子的“无为之为”与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感性对象性”殊途同归。“感性对象性”意味着,人跟对象打交道,就是要用生命感性,而不是用理智理性,是用感性心灵,而不是理性头脑。二者都是要达到一种极致,在这种极致里,人才成其为人,立于人间世,与天地共参商,生命烂漫如夏花。
2.死之静美。
死如秋叶之静美,叶落归根静复命。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之谓静美。
通过“致虚机,守静笃”,历经人世的起沉浮落,人的精神归根复命,人的心、人的身不再飘飘浮浮、“若存若亡”。
(二)精神家园之于人:闲心漫意,开落成趣。
在资本进步强制的驱迫下,现代人为了赚钱,疲于奔忙,甚至连看一看蓝天白云和路边花草的悠闲心情都已消失。现代人几无闲暇,何论趣味?然而人不仅要有钱,而且要有闲、有趣。有闲,才能有开阔的气度,才能打开人生狭小的自我格局;天然成趣,才是自我的真正绽放,才能达致“上善若水”。闲心漫意,开落成趣,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才是值得一过的。
人有了根,不仅可以有钱,而且可以有闲心,有趣意;人有了根,“人就发现了自身,发现自己是人”[2];人有了根,人的精神就用不着北漂,上可自由自在地驰骋天际,下可脚踏实地地安乐生活。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
[2]王德峰.寻觅意义.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