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08-15王丰元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导向职业

王丰元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湖州 313000)

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丰元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湖州 313000)

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的途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坚持改革和重组英语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才能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和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高职就业导向

一、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一)高职教育定位和诉求

大众化的应用实践性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和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承担着普通劳动者的就业任务,不再是天之骄子和社会精英。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尤为重要。

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培养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更应关注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适应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高职教育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职业定位。以能力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就业或创业能力的教育。学生只有具备相关职业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做到就业有竞争力,创业有创新力,空间发展持续力,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教育应培养具备实用能力,技能出色,职业性强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知识型劳动者。

知识与能力定位。高职院校依托岗位群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管理,通过对职业岗位的描述,职业能力的分析,打破以往严格的学科界限,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开拓能力。

(二)构建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指导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形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的实施方案,是改革思想,转变理念的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基本的培养方式。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既接受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又是专业与课程设置的依据。从专业的长期稳定性何社会与时代发展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专业设置要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有封闭办学走向开放式办学。在专业建设上,处理好一般专业与重点专业、普通专业与特色专业的关系,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就会决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以学生就业、社会需求为主,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职业需求为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办学思想上、办学理念上和行动上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问题被认为是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针对“职业导向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师该如何应对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具有工作经验并具备相关职业证书,提出“即插即用”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融通”是落实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更好地就业,具有相关职业证书能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砝码。那么,配备“双栖双岗”英语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教师具备良好的实际教学经验,又有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双栖双岗”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教学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操作技能。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派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要求专业课教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市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派教师进驻企业,一方面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教师学习了解了企业文化,让这些教师变成学校与社会联结的纽带,成为校企合作的紧密渠道,打造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教学计划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准市场定位。鉴于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即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多方面要求。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学校教学骨干共同完成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组工作。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课程,以应用为目的设置课程单元;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三)培养职业素质与人文素养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推行“双证融通”制度,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需要我们不但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还要得到国家与劳动部门的政策与制度支持,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保障职业性教育与学术性教育的平等地位,促进职业性教育与学术性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另一方面也从体制和制度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提供科学正确的导向。高职院校提倡人文素质教育,并且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一是增强主题体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二是根据专业特点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三、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校内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我校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职业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同要求,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个班级的英语课程分成基础知识模块和职业技能两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教师负责传授英语课程基础知识,打好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关,提升学生语言基本功。职业技能模块教师为学生专业提升打好基础,主要包括专业英语学习和岗位英语学习。职业技能模块学习贯穿于工作过程之中,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解决叫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2、教学过程“案例化”

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做中教”,“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进行“案例化”是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案例”教学融入实习、实训项目,并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模拟仿真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等真实生产性实习,使学生真正熟悉职业岗位。校企双方共同参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最终达到使学生、学校、企业、社会都满意的人才培养机制。

3、考核方式“多样化”

实践证明,过程考核是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之一。为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将学生的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建立校外导师制,学生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考核应该取消传统的考试、考查考核方式,逐步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考核、结业测试等多种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考核评价。

(二)校外实训基地工学结合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外语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率、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在提高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加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完善产学研合作与校企合作,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优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岗位能力,成为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真实训练平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导师的聘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发展的动向也可及时反馈到学校,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计划,使高职外语教学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外语教师在实训基地中承担企业员工专业英语培训,有些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各项业务,深入交流,不仅使高职院校成为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也成为对外服务的基地,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

[5]孙瑞梅.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3,(12).

2010-09-26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规划课题 (2010JY07)

王丰元 (1977-),男,浙江长兴人,讲师。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导向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职业写作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