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效应看教育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2010-08-15王燕红
王燕红 董 梁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心理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以心理效应为视角,以当前的教育发展为背景,重新审视教育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对于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1]
在教育学的教学中,第一次课给学生的印象鲜明牢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自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也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教育学的关注。如果第一次课上,学生就认为老师讲得较为抽象,照本宣科,可听性不强,整个教育学的教学效果将非常不理想。反之,如果第一课,教师能够结合教育的实际,将教育学的重要性融会贯通地阐释清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会较高,学生对教育学的期望也会很高,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就会更加积极,参与的程度也会更深入。当然,第一次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育学教师平时的积累,它需要教师不仅要注意教育理论的研读,而且要深入教学实际进行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课程的期待。这就需要教育学教师坐得住冷板凳,认真研读教育专著,不断澄清自己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深化对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解,同时还要深入基础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实践验证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育学的教学需要。
二、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把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人的这种心理被命名为“破窗效应”。[2]
目前,在师专生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学习热情不高,自由散漫;有的学生对教育学这门课程的作用认识不清楚,认为教育学是没有用处的课程;还有的学生忙于专升本的复习考试,所以教育学的课堂上会出现学生缺课的现象。这部分学生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坏的影响,如果不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紊乱,将极大地影响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破窗效应理论,在教育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当第一次出现缺课、早退等违纪现象时,要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杜绝类似的现象就再次发生,如果把握不住教育时机,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惩罚,类似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将严重影响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学教师应当具有维护教学秩序的能力。
三、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3]
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育学体系里,有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在校学生实际经验比较少,对小学教学实际不了解,因此在理解上存在许多困难,同时教育学不像技能课那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教学效果。教育学是一门传递理念的课程,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才能形成,加之教学效果的长周期性,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学习的意义,逐渐丧失了对教育学的学习热情,导致教育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学生丝毫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根据鲶鱼效应,要使沙丁鱼游动起来,必须有一定的刺激源,让沙丁鱼感觉到环境中存在的威胁,才能激起沙丁鱼游动的欲望。在教育学的教学中,选取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和当今的社会热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的时候就不再认为教育学和自身的生活是分离的,而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激起学生关注的热情,才能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讲解品德指导的榜样教育法时,我依次选取了《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被删、刘翔两进教材、小沈阳当选劳模、姚明进教材等五个素材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有的学生甚至当堂争论起来,“剑拔弩张”。之所以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反应,因为这些事情都曾经真实地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学生在小学都学习过《狼牙山五壮士》,有很多学生至今仍被五壮士的爱国举动所震撼,而这篇课文的被删无疑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多学生都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中国人的情感因为刘翔而大起大落,我们因他的12秒88而欢呼雀跃,也有许多人曾因他在北京奥运会退赛而深受伤害,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刘翔是不能忘记的一个人物,很多学生对刘翔的感情也有很大的变化,讨论刘翔两进教材,勾起了许多学生的回忆,有的学生拍案而起强烈反对,也有的学生对他表示理解;小沈阳因春晚红遍大江南北,男扮女装的小沈阳当选劳动模范,触及了学生们的神经,对什么样的人是劳动者,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劳动模范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榜样的时代变迁性;在刘翔曾经光辉的成绩面前,姚明有些逊色,但是通过分享姚明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我们深刻理解了向榜样学习应当学习什么、应当怎样去深刻理解榜样的意义,我们对榜样的学习不再那么激进,而变得更加深刻。在教育学的教学中,引入鲶鱼效应,选取恰当的素材,激起学生关注的欲望和参与的热情,能使课堂活起来,也能使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从而能够建构起自己的教育观。
引入鲶鱼效应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兴趣所在,同时,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入问题,也是教育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石中英教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从类型上说,既存在着教师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学生的缄默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缄默知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交往的缄默知识;[4]教师的缄默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师范生)的教学行为。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思想和教学能力,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率先在教育学的课堂上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模仿的原型,才能深化学生对于先进教育理念的理解,初步形成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能力,才能有助于他们成长为新型的教师。如果教育学教师在课堂上一边畅谈先进的教育理念,一边进行着传统的教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所培养出的师范生将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将很难实现。
四、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5]
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结束不等于这门课程的结束。师范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能否主动地将教育学中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将极大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实践和他们的专业成长。教育学教学的结束是师范生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的开始。所以,如何结束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值得研究。在教育学课程即将结束之时,再次强调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教育学的视角观察和审视教育现象,运用教育规律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是教育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2][3][5]百度百科[DB/OL]http://www.baidu.com.
[4]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