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人“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
2010-08-15于海英
于海英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世界各民族中,日本人精微、注重细节的性格,以及产品的精雕细琢被世人所称道。小至一般的电子产品,大至丰田、本田汽车,都给人以“小巧轻便”的印象。日本人钟爱将大自然的景物缩小做成盆栽放在家里,也十分喜欢看“名侦探柯南”。韩国学者李御宁将其解读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认为日本人似乎很偏爱“小”,并以之为美。我认为日本人的这种“以小为美”的文化审美意识根源于他们的文化特性,日本的国土狭小,他们偏爱小的理由,既有自然资源有限,凡是必须“精耕细作”的生存压力和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强大压力,又有日本人自古崇尚精微小巧的性格特点。
一、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韩国学者李御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日本社会进行解读,发现了日本人有一种独特的“缩”的特性。能量奇大的巨人被浓缩成小小的一寸法师;桃太郎以针为刀,以碗为船;广阔的宇宙与变化的四季被压缩在短短的俳句里表现;盆景、插花乃至现代的半导体、电脑,无一不是“缩”的例证。丰富多样的膳食被收缩在一定的狭小空间里,形成了独特的“便当文化”。“文库本”袖珍图书也正是“缩”的表现。这些现象都说明日本有缩小意识,有缩小趋向文化。缩小意识不仅仅体现在那些缩小的物体上,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人的团体精神和日本人做事的谦虚谨慎也是缩小意识的一种体现。
日本民族的缩小性格与日本有限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同时来自自然环境和全球的科技竞争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此外,日本每年自然灾害频发,也为其缩小的民族性格带来较大的影响。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的谦恭自卑,亦激发了他们奋发图强的扩大欲望,但现实的局限又迫使他们的扩大欲望必须通过缩小来实现,正如另外一个韩国学者朴俊熙所说的,日本人的 “缩”与“小”只是表面现象,追究其本质,便现出“志在扩大”的原形。在激烈的现代国家竞争中,日本民族强化了缩小性格和精细意识,这点在科技领域十分突出。日本的电子产品(如随身听、笔记本电脑)、农产品(如娃娃菜)等都凭借小体型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二、“大之美”与“小之美”的文化撞击——中日文化意识的对比分析
唐月梅在其《古代和汉审美意识的差异性》中指出:“中日两国民族由于受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特殊的基本性格,并决定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①
我认为,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主要是受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存在决定意识。
远古以前,中华民族在东亚广袤的大地繁衍,面对无垠的内陆,拥有辽阔的平原、大沙漠,屹立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奔流着磅礴的黄河长江。而大和民族则在远东一隅狭窄的列岛生息,环绕着浩瀚的大海,山岭绵延,最高的富士山海拔也只有3776米,没有像亚洲大陆的喜马拉雅山、欧洲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脉那样巍峨的大山脉;少平原,更乏大荒漠;河流纵横,但河床短浅,没有像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那样磅礴的大流域。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不同的自然景观,中国自然景观巨大而瑰丽,日本自然景观小巧而纤丽。
由此可见,中国人喜欢“大”,日本人喜欢“小”。中国地大,江大,气也大。李白写诗,动不动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其气魄令日本“汉诗诗人”倾倒。而日本人认为山不在高,以小而幽为胜。另外,唐月梅认为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一是“纤细与素朴”。她说:“日本民族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人们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并在温和的自然环境的包围中,养成了纤细的感觉和素朴的感情,对事物表现了特别的敏感和素朴,乐于追求小巧和清纯的东西。”②我赞同这一观点,认为日本人欣赏、关注小的事物,就是源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本著名学者内村鉴三(1896)曾撰文指出:“日本人的天下不过是远东的一串岛屿。人们盘踞在蜗牛大的国土上,沉溺于琐细的事物之中。”③基于岛国这个前提,生存在这个岛国的这些人群经数千年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与大陆民族的宽厚、大度、恢弘相比,大和民族的性格更趋向于敏感、纤细、细腻。
这种以“以小为美”的文化特性也体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日本文学的主流是精巧细致,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里,有以小为美的倾向。在中国,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其身高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在著名的《逍遥游》中,庄子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从这段描述中,庄子用了“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等极力描写鲲鹏之大。庄子歌颂、赞美鲲鹏之豪迈浩大的气势,而藐视那些“蜩”(蝉)、“学鸠”(小鸟,一说是斑鸠)、“斥鼹”(水塘边的小鸟)的卑微渺小。中国人往往爱把目光放到那些宏伟、大智的事物上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喜欢用“鲲鹏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来表达豪迈的气概。而那些弱小的、不足道的事物往往成为小智、见识短浅的代名词。中国文学爱夸“大”不夸小,常用“白发三千丈”、“家藏万卷书”这类极尽夸张的描写。而日本文学夸“小”不夸大,常用“色鱼长一寸”、“苇间一鹤鸣”,以体现“一即是多”的禅学精神。在文艺方面,日本绘画很少追求结构繁杂和色彩鲜艳,多是结构简雅,追求中间色,以幽婉清丽的情趣为主,富于恬淡的韵味,所以日本画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的淡泊性。日本音乐的旋律单调,但却蕴涵着无穷的妙味,让人在心中回荡着余韵。日本舞蹈在缓慢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张力。与此不同,中国的画趣之苍劲、音乐之激越、舞蹈之柔韧都给人开阔胸怀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人偏爱气势恢弘的“大之美”,而日本文化则以纤小细腻为美。
日本人擅长缩小思维,有“以小为美”的审美倾向,但其有着一种对广场空间的恐惧(大的空间)和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的恐惧。孩子不听话时,美国人会对孩子说“再闹就把你关进仓库”,但日本人会说“再闹就把你扔出去”。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贯穿于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李御宁表示日本人擅长缩小意识却不适应扩大意识,甚至在日本帝国主义走上扩张道路时依旧使用其根深蒂固的缩小意识思维来设计战略,这也是其在二战中失败的原因。李御宁认为当一个擅长缩小意识思维的民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以大国自居的时候,危险就产生了,如何调整其缩小意识应是当代日本人自己所思考的问题。
三、学习和改造——日本“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
(一)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改造外来文化。
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吸收性。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日本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的吸收就是如此。其中,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可以说是外来文化吸收的三大高潮,其特点是以整个国家的规模进行全方位的吸收。像这样酣畅的文化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多种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消化、融合,最终凝聚成了独特的包容性很大的日本文化。日本人善于学习模仿,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并将其按日本人喜好的方式加以改进创新,这几乎是所有论述日本文化的学者们得出的共识。
那日本是如何改进吸收外来文明的呢?下面我们看看他们对西方文明的改造的一些例子,本文主要从物质文明的角度来论述。大正时期(1912—1925),日本从德国进口了斯莱德式雨伞,日本人将其改造成世界上第一把折叠式雨伞,进入80年代,又将其进一步改造成三段折叠式雨伞。最初的大伞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变得小巧轻便,易于携带,成为人们的怀中之物。最先发明晶体管技术的是美国,但以日本索尼公司为主的日本企业,在晶体管技术面世后不久,把它作为大众型商品加以开发利用,并将其制成电子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1953年3月,索尼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型TR·62收音机,之后又陆续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随身听和最轻的耳机。不仅在电子领域,在汽车领域,日本也同样是擅长“小巧轻便”。丰田的皇冠车进入美国市场时的口号时 “制造小卡迪拉克”,它是把大型车缩小后研制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日本人不但擅长“拿来”,而且擅长将拿来的东西改造。改造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实用化、大众化”,使其变小变轻,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正如人们所说的:如果说美国人的理想是从未知中搞发明、搞新创作,那么日本人的理想则是在某种现成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创造出更方便、更实用的产品。就像孙悟空对着巨大的定海神针高喊“小些,再小些”,终于可以将其灵活使用一样,日本人对着巨大制品高喊“小些,再小些”,最终将其搬到家中、屋里、手掌上。无论是对中国汉字的改造还是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改造,日本人都是尽量求简、求小。可以说,这与他们传统的“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有很大关系。
(二)细致精巧,注重细节。
作为一种文化沉淀,日本民族心理素质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讲求具体,趋于细节,结合实践,长于应用。近代以来,在日本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注重细节,强调应用的文化特征曾经起过重要作用。19世纪中期以后,在日本民族摄取西方文化中有用要素进而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这种注重具体细节的行为模式,促使日本人从具体技术细节人手学习西方文化,较好地促进了文化融合的发展。
日本民族在近代从一个个具体文化要素入手,摄取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促成文化转型,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在当代,这种文化特征也曾对经济高速增长产生过积极作用。60年代以来,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和集成电路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取得了飞跃性发展,诸如电子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机,以及许多家电产品走向世界许多国家,一些电子产品独占鳌头,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正得益于日本文化趋于具体细节的特征。日本民族的这种长处正和当代工业精密化的趋势相一致,结果是以长处迎接挑战,获得了飞跃发展。我认为,是日本人这种凡事从小处着眼的态度或者说“以小为美”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企业去关注品质、关注细节并最终成就了日本企业的成功。
四、结语
上述从“小”字着手,分析了日本的“以小为美”民族文化意识,日本民族从古到今对“小”有一种特殊的情节,这种情结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日本文化,文学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这种文化意识的形成根源于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同时一直又深深影响着他们,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激烈的现代国家竞争中,日本民族强化了缩小性格和精细意识,我认为这根源于“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是这种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注释:
①②唐月梅.日本美意识的始源——谈日本的自然美和色彩美[A].李书成,池田温.日本学研究3[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324-339.
③王志强.如此日本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30.
[1]李御宁著.张乃丽译.日本人的缩小意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叶渭渠.日本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叶渭渠.日本的国民性与调和美意识[A].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3[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4]李兆忠..暖昧的日本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唐月梅.日本美意识的始源——谈日本的自然美和色彩美[A].李书成,池田温.日本学研究3[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6]刘利国.日本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王志强.如此日本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