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2010-08-15张利辉

文教资料 2010年23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教师

张利辉

(资中县金李井镇中心学校,四川 资中 641200)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语文美育即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通过美来塑造人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别林斯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而当前,学校美育教育相当薄弱。加之中学生思想不成熟,因而对“美”的理解往往存在着许多偏差,比如时下校园中盛行的追星热、上网聊天热、染发热与出口成“脏”等。可见加强语文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巧设教学情境感知美

文学作品通常是融情于景,以景传情。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即为“意”。“境”“意”浑然一体,即构成作品的艺术境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应充分借助多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审美对象,带领学生入意境切身感受美。如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接着用多媒体放映出大幅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让学生边欣赏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便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歌手那充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起父母对自己的点点关爱,渐渐地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到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老父亲老境中唯一依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托,依恋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借教师的言、谈、举、止、情等直观展现美

形象化、趣味性、音乐性、装饰性、多样化、风趣化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美。在美的意境中运用美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影响,无疑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和独特的手势表情,更能创设出极具魅力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如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一开始就极动情地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伴随着这掷地有声的诗句,我平举右手,缓缓地伸向前方,眼随手去,极目之处,仿佛看到英雄豪杰如潮涌来。这个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使学生仿佛沉浸于历史的悠悠岁月。然后,我突然提高声调,快速诵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学生完全陶醉在了那美丽的意境中了。而课堂上的板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审美情感。板书排列组合在准确体现内容科学美、情感美的同时,造型上应当给人以美感。从文字的规范、工整、优美,到排列的整齐、对称,曲线、象形、色彩等,都是板书美的构成部分。

三、品味关键性词句,带学生进入美好的意境

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进行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锐感觉。教师要从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粹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从而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感知形象和情感美。如我在教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又如抓住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形容留学生的“油光可鉴”、“标致”两词仔细品读,就可感受到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花天酒地的丑陋形象,以及鲁迅先生内心压抑不住的厌恶之情,并体会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着力指导美读,接受艺术美的熏陶

叶圣陶先生有精辟论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了,无论兴味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收获。”指导学生诵读,要强调“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要教给其朗读技巧,充分运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美、韵律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要调动多种感官活动,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如《安塞腰鼓》中:“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舞蹈的场面美,气势昂扬,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五、启迪思维,诱发审美想象和联想

要使学生深入文章营构的意境和审美空间里,探索其蕴藏的艺术之美,获取其艺术真谛,就要启迪学生思维,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诱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进而揭示形象中包含的美,达到对文章深层次的审美把握。如讲《敕勒歌》,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多大意思。于是就首先启发学生审美思考:诗中描绘的天空是什么颜色和形态?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山是怎样的山?草原具有什么特点?牛羊该有多少,可爱吗?它们在做什么呢?谁在放牧牛羊,是白发苍苍的老汉,天真活泼的姑娘,还是踏着牧歌归去的小伙子?然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勒出民歌中的草原美景。接着让学生用抒情的语言给同桌或全体同学生动描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了,展开了兴趣盎然的审美描述:无垠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的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仰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雪白的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嵌着的远山,又勾勒出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学生在想象中描绘了一幅幅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画卷,从而共同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徜徉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感受体会着诗人对草原、对乡土、对如画江山的真挚的情、热烈的爱。

六、把握感情共鸣极点,潜移默化升华美

所谓升华,就是在各种“审美”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平凡,从而强烈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这一境界,需要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除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可以亲身经历,或学生熟悉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将文章中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达到净化灵魂的高度。如《白杨礼赞》,作者通过热情讴歌白杨树美的形态、美的气质、美的性格,赞美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在教学时,教师就可适时引入当代奥运健儿、航天骄子等为国争光而顽强奋斗的事例,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概”,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民族自豪感。又如莫泊桑先生笔下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醉心于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强烈的虚荣心。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明白她丢项链、赔项链不值得同情,而是自作自受,为虚荣心付出的沉重代价,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弃卑劣、愚鲁、丑恶,亲高尚、智慧、美好的审美情感。

七、走进自然,投身社会,接触丰富的审美对象

凯洛夫曾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接触自然,关注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会产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唤起课外审美感知与课内审美感受的关照,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不同的审美范畴中丰富审美情感。教师可组织中学生春游、秋游,寻找家乡的奇山异水等。要培养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美的能力,师生应当一起观察,交流感受。要注意启发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善于从不显眼的,看似平常无奇的景色中发现美。社会美同人类社会直接联系在一起,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具有最重要的价值。要使学生认识、评价社会美,教师就必须带领中学生向社会生活实际拓展,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高尚品德、美好心灵、伟大人格;尝试社会生活中平凡的劳动,切实认识到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美,理解心灵美表现在品德高尚、情操美好、无私奉献、追求真理、助人为乐等方面。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强调:“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美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鉴赏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层次,所以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艺术鉴赏,拓宽视野,积累审美经验。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教师
最美教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