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视域下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0-08-15王荣
王荣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2)
顶层设计视域下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王荣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的生命线。由于受到各自办学条件的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各要素间还缺乏有效的整合,人才培养的合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人才培养由外延扩张转换到内涵提升阶段,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顶层设计视域下,运用顶层设计理念对人才培养进行设计。
新建本科院校顶层设计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到了巨大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快速扩大,高等教育迅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契机,同时也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对进行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设计。
一、“顶层设计”蕴意及其在高校人才培养设计中的运用
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是指工程师们为了完成某一项工程,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全局的视角,对工程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之间的一种总体的构想和战略设计,是具有总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科学思维。顶层设计强调的是构想设计与实际操作的一种紧密统一[1]。
顶层设计是最科学最先进的一种设计方式。顶层设计理念提出后,很快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顶层设计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从顶端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上”是指顶层定位,顶层一旦确立,就为整个设计定了基调,顶层定位的关键就是整个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整个子系统都应不折不扣地围绕顶层目标去执行。在整个体系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进行顶层设计;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可看作一个很系统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战略规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各层分级的子系统组成,各级子系统都与顶层紧紧相扣,为顶层目标实施服务。同时各子系统间也紧密关联,相互匹配,注重各子系统间的互动与衔接;三是实作可行性,顶层设计不是单纯理论体系,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构建。因此,进行顶层设计必须紧密契合社会需求去进行设计,注重从目标、措施到结果的过程控制,要强调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就是用系统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人才培养中的各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和组合,并制定实施的路径和策略。高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由核心理念衍生的人才培养的顶层目标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合逻辑地演绎出二级系统与二级目标,即“如何培养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近十年来由专科学校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它们的建校历史都比较长,本科办学的时间却很短。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较,在办学资源、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办学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特别是在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都制定了发展战略,但是缺乏对学校自身人才培养的分析和定位。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顶层定位不明。
(1)办学定位不清。办学定位就是发展目标的定位,包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确定和培养目标定位。我国高等教育2002年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分化。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这样的变化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办学目标,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一味的求全求大。如不顾自身实际,争创“一流大学”;学校的注意力很大部分放在提升层次上,争硕士点、博士点;不顾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开办新专业、热门专业,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以致人才培养目标被弱化,学生质量下降。
(2)人才规格界定不清。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先决性的核心概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同的培养规格从根本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不同地方、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人才培养规格就有不一样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多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属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应该就顺应了社会需要。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大、外延广,其培养规格没有明确、具体的界定,定义非常宽泛。在办学实践中,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缺少科学的分析,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细化。这就使得人才培养规格不明,人才培养规格呈现出趋同的趋势,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2.人才培养实作与顶层目标游离。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在人才培养的实作过程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有很多,如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培养途径、质量保障和监控等,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联性,它们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各要素的最终目标都指向顶层目标,与顶层紧紧相扣,体现顶层理念,为实现顶层培养目标服务。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育人观念滞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对要素缺乏系统的布局和各要素的整合,人才培养缺乏合力。
(1)管理制度缺失。一是学校行政部门的集权化倾向依然存在,管理途径单一,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倾向十分明显,职能部门的自我中心意识严重。二是人事管理职能偏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往往重“引进”,轻“稳定”;重“培养”,轻“使用”;重“管理”,轻“配置”。三是教学管理失衡。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成果评价失衡和教师职称评聘的失衡,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学生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等教育出现了“新型的应试教育”。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主要依据科研成果,不注重教师的实际的教学水平,导致不少教师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移到搞科研、写论文上,把教学当成自己的副业。管理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2)人才培养途径缺乏有效性。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三种方式构成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基本载体,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有效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如何利用三大平台加强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上都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是在长期以来心目中已经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办学价值观指导下,不注重对人才培养途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能合理运用,有所侧重地发挥三大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人才培养平台缺乏互动,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如有的将能力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人文素质教育,利用课堂教学平台讲授通识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素质课程结构失衡;有的将能力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有的甚至超过了课堂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失衡;有的将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上有的简单将实践教学理解为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不注重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单一,适应社会能力弱。人才培养实作与培养目标不适配。
(3)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青年教师队伍庞大。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引进力度较大,一大批刚从高校毕业本科生、研究生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这些年青教师理论知识强,但实践经验缺少。部分年青教师短期内还难以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小;三是教师的发展意识薄弱,不注重自我提高和自身发展。教师不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教学、科研上精力投入不足,工作积极性下降。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监控体系不完善。
(1)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全员参与培养质量管理的意识不强。没有建立一套符合本校育人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如在考核方式方法上不合理,考核方式方法单一;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在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主体的评价、同行的评价,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学生评奖评优制度不科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很少吸取社会、行业的评价结果,不重视社会化质量评价。
(2)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要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有一套明确的质量标准。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时必须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三个符合度”的要求,即“学校发展目标与社会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符合程度”,“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结合学校定位来制定具体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对自己的办学定位不明确,构建的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不科学,部分学校甚至照搬一些研究型院校的标准来执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
(3)质量监督机构不健全,监控内容失衡。新建本科院校存在质量保障机构建设滞后、职责模糊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连质量保障机构都没有,这样势必会造成质量信息反馈滞后,不能及时处理。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范围仅限于对学校教学秩序、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考核等的监控。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联系程度的了解、教师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寻找出有效的办法。对在教学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跟踪和有效解决。
三、顶层设计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设计思考
1.科学分析、理性定位,明晰学校发展核心理念与培养目标。
(1)合理定位。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新建成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师资条件、科研水平和科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承担重大的科研课题和科技公关项目。因此,新建成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社会职责,就是要立足地方发展,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实际,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层次和数量方面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固化核心。学校的发展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确定后,从院系到学校的宏观管理层都要进行自下而上的论证和完善,使学校的发展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真正成为全校上下的价值共识,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将这些顶层目标固化下来,不因领导人的更迭而改变,避免出现“规划”没有“变化”快的局面。要使学校的顶层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稳定,内化成学校文化。
2.分层的设计,构建体用一致的实作构架。
学校顶层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一旦确立,学校内部的各院系、职能部门都需要从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出发,围绕核心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进行递归式分层设计,使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与顶层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对接起来。全校上下的分层目标与顶层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体系,真正形成系统的、可操作的、完整的战略协同。发挥出学校内部的各院系、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合力。
分层设计关系到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各院系、职能部门进行分层设计中需形成各自的分层目标、实作样式和具体的实作路径,各层次的实作方案必须具体、可行、有效和突出重点,要在实作过程中不断反馈、反思、检讨和进行必要修订。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就要根据学校定位,认真分析,切实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要及时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建设上要突出地方性、实用性和多科性,学科专业布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之所以被虚化,问题就在于系部和各职能部门分层设计目标不明确、执行不到位。
3.完善制度,理顺管理,保障实作执行力。
当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的实作构架设计好后,要保证人才培养系统顺畅地运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学校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甚至重建。
(1)合理调配学校管理权,行政权力中心应适度下移。摆正学校职能部门的位置,打破“官本位”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思想。适当扩大学校系部的管理自主权,增强基层自主适应和调节能力,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办学积极性,加大教师、专家参与决策的力度。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制定权责清晰和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制度,把目标考核同学校发展规划的年度评审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推进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的良性竞争,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支撑和巩固顶层设计的执行;建立符合高校发展目标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的长效培训机制;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3)建立健全校系二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加强对人才培养实作过程的监督,确保顶层目标能执行到位。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完善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使评估工作与学院日常工作、教学活动相结合;健全校、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督导工作考评机制;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强调教育质量的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的管理。
[1]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7).
[2]纪大海.顶层设计与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9).
[3]王德广,缪伟.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及其创新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2008,(2).
[4]邓贤贵.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3).
[5]李强.新时期高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中学刊,2009,(5).
[6]肖芬.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再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