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简论
2010-08-15旷玉妍
旷玉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一、电影是第七艺术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等,至此,光和影的艺术——电影诞生了。
夏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的前言部分说:“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时间里,电影已发展成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广阔的覆盖面的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崭新的艺术——第七艺术。”
意大利人卡努多在1911年发表的《第七艺术宣言》指出:“电影把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六种艺术,把这些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综合艺术。”电影诞生之初,仅是技术带来的新玩艺供大众娱乐,但这一阶段很快结束,电影开始对现实生活进行能动的反映,逐渐具备了传播、教育、认识、审美、文献等诸多功能。
二、电影的美感之源
艺术是美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同样是美的,但它不同于自然美,它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波澜乃至心灵的震颤。它用光、影、音、感给大众呈现不一样的世界,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向人类心灵最高旨趣进发”。[1]
(一)光影的交织。
电影最早的美感源自其带来的视觉效果。电影在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色彩的选择、形体的构置等多个方面吸取了绘画、雕塑、摄影艺术的特点。
1926年前无声电影唱着独角戏,人们看到的都是黑白影像。首先是纯纪实的情景再现,而后在一批批电影大师的不断探索和改造下,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较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跳跃自如的特性,同时体现了蒙太奇多线对比、交替的作用。在影片中,近景及特写等不同景别的组合运用,和谐、变换,各得其所。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电影从黑白变为彩色,视觉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周围的自然物得以在荧幕中更为真实地再现,生活感更强,电影展现的画面、场景更符合人们对客观现实中的自然和社会的原态原貌的感受和认识,易于被观众接受。加之电影创作技术的推陈出新,立体电影、3G电影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表达方式,让人眼花缭乱,电影也开始由“仿真”向“创真”阶段发展。[2]电影《红高粱》里面的红衣裳、红盖头、红轿子、红高粱、红高粱酒、红色的鲜血及红色的太阳等以一场红色风暴吸引观众的眼球,给观众以视觉冲击。除此之外,影片释放出来的粗犷、野性、自由、浪荡、激情、渴望与喜悦都包含在这红色之中,以红色为大背景,托出了一个爱恨交织的故事。《泰坦尼克号》给我们呈现了浩瀚无边的大海,气势磅礴的巨轮,金碧辉煌的舞厅,精致华丽的服饰,欢畅淋漓的舞蹈,海水的疯狂涌入,巨轮的瞬间毁灭,海面成群的浮尸……这些无不让观众受到视觉的冲击和震撼。《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黑衣杀手从天而降、回旋弯刀漫天飞舞、金盔银甲对战皇宫、千军万马血染花海……新近热映的《阿凡达》更是用其精美的高科技动漫制作打动观众,活灵活现人面兽身的纳威人,充满生命力的潘多拉星球,幽莹圣洁的灵魂树,柳絮般轻盈的树精灵,活力四射的神兽,等等。随着优美的画面,我们仿佛进入了飘渺仙境,尘封已久的想象力也被骤然唤醒,这就是电光变幻的神奇魅力。
(二)听觉的享受。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尽管如此,大师们试图用无声传达有声的效果。将无声电影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卓别林大师,他在《摩登时代》、《淘金记》等作品中以其独创的头戴破礼帽、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形象与滑稽表演,以无声胜有声,打动了观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1927年影片 《爵士歌王》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地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在审美中,听觉和视觉一样不容忽视。各种不同的声音,正是通过人的听觉,传导人的精神状态和欲望的讯息。“音乐通过声音把物质感性因素的可见性,转化为心灵性的可闻性。它没有绘画所保留的空间的绵延性,它只是声音在时间中的延续。绘画有客观形象,音乐则直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直接诉之于人的感情”。[3]在电影中,完美画面和优质的音律相结合可以让人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感,全身心地体验快感。
詹姆斯·喀麦隆的《泰坦尼克号》可谓影视听觉之典范。电影在轻扬的风笛伴奏中拉开帷幕,深海下的发掘牵出一段尘封的记忆:巨型邮轮在浩瀚的大海中行驶发出的轰轰水流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巨轮之上;令人振奋的踢踏舞,几近疯狂的欢笑声,让人不禁随之舞动;巨轮沉没前人们的尖叫声、哭喊声、求救声、枪声混杂在一起,营造了极度恐慌的氛围;茫茫大海中孤独的求救哨响带来了几分凄凉。影片随着“海洋之心”的永远沉没,在主题歌《我心永恒》中结束。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成功及灾难的再现更多地是通过声音和音乐来展现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曲《我心永恒》的运用,其曲调悠扬悦耳,整首歌与电影中的音乐融为一体,使影片颇具感染力。我们既能听到这“不会沉没”的巨轮启航时气势磅礴的雄伟交响乐,又能听到巨轮撞上冰山时那种大跌大宕的旋律;既能感觉到恋人缠绵的柔情,又能感受到巨轮沉没时的悲哀。在席琳·迪翁最后几句近呐喊的高亢声中,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几行简单的歌词,而是令天地为之动容、令听众为之心颤的的宣言书。可见,巧妙运用音乐成为电影艺术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电影艺术从音乐中吸取了节奏感与感染力的表现技术与技巧,电影歌曲成为电影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环王》、《后天》、《珍珠港》等大片的视听效果也非比寻常,是在家里看影碟或上网看所不能达的,这便是听觉诱发的魅力。
(三)感觉的翱翔。
视听的冲击在电影审美中只是一种最低层次的美感,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是人生的奢侈,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是感觉的自由翱翔,人们阅读、观看、听赏一切艺术之时,便是逃脱法则、规律和约束之时。电影的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它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日常世界这层坚硬的壳”,调节和放松紧张的神经,转换复杂的心理。当大厅里的光线突然暗淡下来,外面的喧闹声、手机声等被瞬间间隔在了另一空间,你的眼睛里只有巨大的银幕、色彩斑斓的画面、价值不菲的音响,这些给你造就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你可以摆脱日常琐务,超越现实压抑,放松心情,冲开思想束缚,发挥想象,尽情翱翔。从这个方面来看,喜剧、探险和科幻电影更受现实观众喜爱,如《少林足球》、《天下无贼》、《卫斯理蓝血人》、《木乃伊归来》……这些影片所反映的内容大多包含触发当代人复杂心理转换的因素,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暂时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应和着当代都市人试图缓解现实压力和枯燥,得到精神解渴的自我调适的过程。[4]
三、关于电影美的几点思考
(一)内容与形式,完美相结合。
黑格尔在《美学》的《内容决定形式》篇章中指出:“没有没有内容的艺术。形式是内容的容器。一件艺术品在技巧方面已十分完美了,这并不能说它就是完美的艺术品。完美的艺术是理念和表现的结合……”
目前电影作为人们日常闲暇的一种休闲活动还是相当活跃的。无论是国外还是国产、港台电影新片都在不停更换上映。近期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成龙的《大兵小将》、刘镇伟的《越光宝盒》、魔幻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纷纷积聚力量进行新片宣传。这些“大片”、“巨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成功的。他们用了高额成本,拥有足够的票房,制造了视听快感,让观众感受到酣畅淋漓的视听震撼。但当人们走出影院,发现五官被愉悦的时候,头脑却一片空白,甚至完全不明白刚才的电影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视听的饱满和心灵的空白,形成强烈反差,会有一种被掏空的失落感。[5]究其原因是形式多样下的内容空虚飘渺。一部美的、好的电影不仅需要观众用眼睛、用肠胃看,更应该用脑用心看,它应该带给人们某种感动和思考。北京大学研究电影理论的专家戴锦华教授在接受《解放周末》采访中谈道:“真正的电影的美应该是巨大或细微的美,是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尽收眼底的美,而非巨资打造的明信片式的美,矫情和媚俗的美。”好的影片只有将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是理想的艺术。
(二)拓宽视角,发挥想象力。
电影应该以某种方式连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让我们想象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而不只是停留在瞬间的视听美感上。想象力是艺术的基本来源。当一部电影中呈现着创作者的想象力飞扬的时候,艺术的创新会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
电影其实就是一门很富想象力的艺术,导演的想象力是否丰富是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最关键的因素。在《阿凡达》中我们看到了詹姆斯·喀麦隆的超强想象力,让我们看到了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的生命和物种的衍变。而在《2012》中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又用电影的表现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未来世界末日的巨大恐惧。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基础和必然性,它所带来的视听美感绝非电视、网络可以匹敌,但要实现在经济、消费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长久、稳固发展而不至于被淘汰,电影制作和创作者仍需不断探求寻觅新形式、新方法。
[1]黑格尔.美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3.
[2]马腾.大众文化科技化下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影响刍议[D].山东艺术学院,2003.
[3]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
[4]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