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研究
——以宿舍矛盾为例

2010-08-15赖彩虹

文教资料 2010年8期
关键词:宿舍矛盾人格

赖彩虹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研究
——以宿舍矛盾为例

赖彩虹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宿舍矛盾为例,分析总结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与原因,并提出了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引导学生处理好宿舍矛盾,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原因对策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矛盾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集中体现。人际交往指的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过程。人际交往障碍就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导致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受阻,存在交往障碍。引导学生处理好宿舍矛盾,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案例:某校2008级新生入学之初,学生A与宿舍另一名学生B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发生了矛盾,两人关系紧张,随后两人开始冷战,但是会为一些小问题,言语上有冲突,A扬言要打B,与另外四位舍友相处也不融洽,常有摩擦,宿舍气氛冷淡、关系淡薄,其他人面对他时小心翼翼,不愿意接近,助理班主任对二人劝说无果,两人各执己见,均认为对方针对自己,自己并没有责任,不肯让步,A希望调离该宿舍。

针对该案例,研究如下。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具体表现

通过调查了解上述案例中的宿舍成员,并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宿舍内的人际关系障碍表现如下。

1.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存在理解偏差。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一方面,大学生普遍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与舍友、同学、师长的相处,掌握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以适应将来进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尤其大一新生,对社会及他人的认知水平有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同时受到当前社会一些负面的价值观的影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存在理解上的偏激、消极、片面等,面对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需要。当人际交往中不能随着自己意愿发展时,出现受挫心理,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人际关系采取不作为或者打击报复的消极行为。案例中A与B发生矛盾的原因是A作息较早,对睡眠环境要求高,稍大的声响与较强烈的光线都会干扰其睡眠,B晚上回宿舍时间较晚,回来后洗漱等活动的声响较大,A认为B是故意针对自己,不让其好好休息,向B提出意见时态度强硬,且B不理会A。另外,平常两人没有共同爱好,缺乏交流与沟通,导致两人关系恶化,转而冷战。

2.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情感障碍。

感情色彩强烈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突出特点。情绪感觉对人际关系起着主导性的影响。因而情感障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常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为嫉妒与孤僻、自负与自卑等方面。大学生为同龄人,在学习经历、所处环境、能力与知识、追求的目标与理想等方面相似,容易在竞争中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孤僻是一种不合群,待人不随和,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心理的行为。在心理、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因而产生交往障碍。自负就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因为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害怕他人嘲笑,因而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导致交往障碍的两个极端。案例中A表现出明显的自负心理,A高考分数较高,自我感觉良好,自尊心强烈,任何事情都有自己所谓的原则,而且对于自己的想法很坚持,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3.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人格缺陷。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不同的生命个体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人格缺陷是人格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一种边缘状态或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他人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它们严重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性格偏激、情绪控制能力差、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冲动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人格缺陷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较为少数的现象,而且通常伴随有心理疾病的发生,需要心理咨询人员的干预。出现人格缺陷与自身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是人际交往中最难克服的障碍之一。

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影响了子女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如在案例中A的父亲与哥哥都是军人,A自小习惯了要求与服从的处事方式,导致遇到问题时自然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另一个是家庭变化带来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宠爱,成长环境中人际关系相对单一,缺乏与人平等相处的经验,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

2.学校教育的缺失。

虽然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努力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非常关注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一些素质教育课程时间被主要考试科目占用。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智商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许多学生为了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只知道学习与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不要说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到上了大学,有时间、有精力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就显得有点仓惶失措,错过良好人际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3.社会不良舆论的误导。

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驱使他们关注社会,当今社会由于各种思潮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现代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呈现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趋向于金钱利益关系,集体观念淡化,强调个人利益,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定型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与判断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舆论与现象的影响,产生负面不健康的观念。在人际交往中重利益轻情义的观念阻碍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观念。

4.人际环境的复杂化。

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的活动环境、人际关系相对单一,同学之间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等差异不大,价值观念上共性较多,容易相处。现代大学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与现实社会相关联的“准社会”。人员数量多,结构复杂,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差异大,相互接纳包容存在较多困难。这就客观上要求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大学生群体性的生活方式及自主的学习方式,客观上给大学生发展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留下了较多的时间,既给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机会,又给那些不善于社会交往、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大学生增添了压力。

三、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今大学生,尤其大一新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习惯于只考虑自己,强调与注重自我的感受,忽略周围人的感受,时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矛盾与摩擦,如果不及时慎重处理,一来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尖锐对立,二来等到事态严重再关注,解决的效果不理想,而且通常会对学生本人及其他同学的生活与学习造成困扰。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处理好人际关系,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对策。

1.帮助大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换位思考,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在人际沟通上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做到客观公正,对人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善待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达到与人为善。

2.加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观与积极处理方式。

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大部分学生选择逃避或者粗暴直接的消极方式,导致问题越积越深。事实证明宿舍的矛盾多半由生活习惯引起,再加上不成熟的处理方式,形成不融洽的宿舍关系。建立融洽的宿舍关系大一是关键时期,大学生自身也很关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在入学之初,利用心理课、新生讲座,入学教育等活动,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观与处理方式,真正遇到问题时能采取成熟的方式解决。

3.营造和谐愉快的宿舍氛围,良好人际关系从宿舍开始建立。

大学四年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宿舍是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们的另一个“家”。宿舍成员之间容易建立感情友谊,也容易发生摩擦冲突矛盾。如何建立和谐的宿舍关系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高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借助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平台,组织开展以宿舍为集体参与的课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了解与认识,促进感情的交流,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交往,建立和谐愉快的宿舍氛围。

4.创建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校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优美整洁的校园令人心情愉快,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人积极开朗。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品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如各种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等,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同时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1]韩丽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7,(4):77-78.

[2]邱忠信.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分析与对策[J].松辽学刊,2002,(6):68-69.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2-36.

猜你喜欢

宿舍矛盾人格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热得快炸了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