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探索“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新路

2010-08-15于丹丹

文教资料 2010年8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教育网络思想道德

于丹丹 魏 冬

(沈阳工程学院 文学艺术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136)

中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求知欲望极强的群体,中学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学艺术,尤其是在中学生中久盛不衰的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针对“青春文学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样本容量为1000份,问卷以在学校集中发放为主,发放调查问卷共计960份,回收问卷82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700份。回收后的有效问卷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5:1;年龄与相对应的年级比例分布较为均衡,能够涵盖整个中学阶段。

调查数据显示:零用钱主要(多选题)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39%,买零食的占47%,这两类用途明显高于其他用途。89%的中学生看过青春文学作品,51%的中学生对青春文学作者有所关注(非常关注+关注)。关于青春文学作品对中学生学习上的影响,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写作有影响。认为青春文学对自己日常生活有些影响的占绝大比重,为89.8%,认为毫无影响的仅有2.3%。而92%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听不到老师讲青春文学作品,有76%的中学生希望在学校教育中对青春文学进行相关介绍;82%的学生选择家长不会干涉自己购买青春文学作品;57%的学生关注图书市场上的青春文学作品介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涉及青春文学相关内容,但在中学生图书消费中,青春文学作品占消费份额的较大部分。家长在给学生买图书方面极为“慷慨”,却很少有对孩子如何进行选择性购书提供有效引导。而青春文学产生伊始,就与市场结下不解之缘,文化市场也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宣传,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市场攻势对中学生的消费取向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时代的中学生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因此,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又形成一股合力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引领中学生进行有益的图书消费和恰当的阅读,深化中学生涉足文艺领域的内涵,提高文化市场对中学生进行文化服务的质量,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学校教育应在“三结合”教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于2004年5月20日至23日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和巩固以学校为龙头,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而“三结合”中,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1.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分析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学校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活动,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显示自己的机会,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学生,可以特别为他们开设征文比赛、读后感写作比赛等活动。

针对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的心理、行为及学习方面的影响,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青春文学的教学内容,引导中学生学会分析欣赏并由此逐渐提高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刻意回避青春文学的相关内容介绍,单纯的排斥和拒绝只会更加激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和好奇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找好契机、利用有效时间正确引导学生直面青春文学,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有利。

2.积极与家长和社会互动,为“三结合”网络建设提供平台。

学校教育在发挥自己优势之时,要与家长、社会主动互动,探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的新形式、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对中学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不仅要提供平台,而且要动员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主办的相关活动,学校要敢于在“三结合”网络中充当牵头人的角色。如在学校或社区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家长正确认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向家长推荐好的作品,给图书市场提供学生喜欢的健康书籍排名榜,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有效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提升中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家庭教育应成为“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坚实基础

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指出:“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庭教育是“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坚实基础。

1.端正教育态度,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通过调查可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尺度也逐步放宽,甚至很多家长用现金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取得高分。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讲,很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图书消费大力支持,却不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选择图书,更多的家长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学校和社会在对中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共同对学生的文化消费分辨力进行监督和培养。

2.配合学校教育,实现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

现阶段很多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家长对学校教育目标不清晰,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行其道,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积极和教师沟通配合,不能各行其事。家长与学校携起手来,创造必要的环境,才能使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

三、社会教育要成为“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保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12月14日联合颁发的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了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求把它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意见》不仅规范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而且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每学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从以前的3-5天增加到不少于20天;高中生从以前的7天增加到不少于30天。由此可知,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升,社会教育是“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保障。

1.营造健康的社会舆情氛围。

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全面强化关爱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提高全体公民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各相关组织和部门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并进行沟通和衔接,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育人新格局。严厉打击以“青春文学”为名头,内容实为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为中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中学生发展的社会舆情氛围。

2.增强社会活动的科学性。

各大出版社与媒体都曾推出自己的“青春文学”作家、作品,可以说“青春文学”从诞生伊始就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因此,各类社会活动尤其是主流媒体举办的社会活动,应认真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以切实可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中学生读者,提高社会公众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知晓率,营造社会正气。

3.规范文化服务市场。

文化市场的服务对中学生的影响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有着特殊的长期性和深远性,但因其隐蔽性和潜移默化性较强,以往经常被传统教育所忽视。因此,出版单位与文化市场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精品。针对中学生喜欢的青春文学作品,图书市场应全面提升作品质量,树立优秀品牌,在质量上下功夫,规范青春文学市场走向良性竞争,引领青春文学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总之,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任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创建出系统、科学的“三结合”教育网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1994-8-3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8&infoid=3315.

[2]沈晴.论青春文学的市场化写作倾向[J].时代文学,2006(6):56.

[3]张莉.中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J].黑龙江档案,2007(1):48.

[4]孙国会.运用统筹兼顾方法做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2):2.

[5]庄文潮.努力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侨中教研网站,2001-1:http://stqz.stedu.net/jybk/qzjy/qzjy3/7-1.htm.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教育网络思想道德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2015年度教育网络舆情概述及特点分析
新常态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融合模式
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演变分析
教育网络舆情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权重量化研究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