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剖析
2010-08-15李晓红常建萍
李晓红,常建萍
(1.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2.陇东学院音乐系,甘肃 庆阳 745000)
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剖析
李晓红1,常建萍2
(1.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2.陇东学院音乐系,甘肃 庆阳 745000)
大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双方在地位和行为上的不同及角色规范的差异性,隐性冲突成为课堂内师生冲突的主要形式。隐性冲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剖析师生的隐性冲突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大学课堂;师生冲突;隐性冲突
1 冲突及师生冲突的含义
冲突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常态表现形式,美国社会学家克林顿·F·芬克把冲突定位为“是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一体由至少一种对抗心理关系形成或至少一种对抗性互动形式相连接起来的社会情况或社会过程[1]”。冲突有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种表现形式,显性冲突是以公开的状态表达双方在互动中彼此的不满或排斥,往往以对抗、争斗、仇恨甚至暴力等方式表达出来。而隐性冲突相对具有内隐性,破坏力不及显性冲突明显,却能遏制对方实现原本的目的。
师生是两个异质结构的群体,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师生间在课堂上的互动充斥并交织着两种状态:和谐与冲突。和谐是我们期望的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状态,而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实。师生冲突指不同群体之间或隐蔽或公开的旨在阻止对方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并由此造成的相互干扰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1]。
2 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大学课堂内师生的隐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种紧张状态,师生间没有言语和行为上正面的对抗与冲突,但双方在态度和情绪上呈现出在互动过程中的明显不和谐,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
2.1 现实性冲突
由于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所追求的目标没有达到而产生的冲突叫做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是师生隐性冲突的主要形式。在大学课堂上,师生作为异质结构的两个群体,在这种简单的社会关系中,必然会出现教师的讲解目标及要求的实现和学生对讲解内容不满意的冲突,这种现实性冲突表现为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课堂上教师的课堂主教行为尤其是言语呈示行为过多强调教师的讲述,尤其在文科课堂上,教师的讲述几乎占用了课堂的全部时间,而学生并不是总能够认同教师的讲解,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发展需求不能及时给予关注,而是采取压制的态度或以教师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其所讲述的信息,进而造成师生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考虑学生这一异质群体是课堂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其只重视自身文化对课堂的支持作用,而忽视构建积极课堂文化的其他因素,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情感对课堂文化的支持作用。
所以,现实性冲突在课堂上因师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不能及时注意及调适两个异质结构群体在互动中的地位差异而产生。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文化霸权”丧失认同感,但意识到公开冲突的结果显然不利于自身,所以往往避免与教师产生公开冲突而采用一些隐秘的消极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通过思想开小差、对教师的偶尔提问不应答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多种手段来对抗教师的课堂行为。反之,教师也因疏于管理,面对学生的消极反应不采取及时纠正或干扰措施,而通过采用漠然的教学态度、简化教学内容等方式来应对学生。所以,整个课堂互动以双方的冷漠态度为主要特征。
2.2 非现实性冲突
非现实性冲突不是由对立双方竞争性的目标引起,而是起因于至少其中一方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1],非现实性冲突完全是由主观的情感所决定的。在大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作为这个小型社会中的两种不同角色,各自有其不同的群体规范要求。教师角色具有整体性,角色规范更倾向于管理者、文化传递者,角色规范较一致,个体目标单一,而学生的成长除接受教师的课堂文化影响外,还会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形成比较庞杂的意识形态。因此,学生的角色规范不像教师那样一致,而是较为复杂、松散,加之大学生正处在要求思维独立的阶段,在课堂上有渴望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角色扮演中,更愿意从被动走向主动、由倾听者转为倾诉者,这种角色规范上的冲突使两者产生差异性。另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将不满情绪,如由于家庭矛盾、同事矛盾、以往的师生矛盾带来的积怨、社会的不公平待遇等原因产生的消极情绪,通过消极、怠慢的课堂行为发泄给学生,甚至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偏差也成为其发泄消极情绪的导火索,学生轻度的课堂问题行为便招来教师的大肆批评和指责,并且部分教师以点代面,使课堂气氛凝重,学生群体倍感委屈。因而,学生在认识到这种互动结构中的差异后,通常以消极内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拒绝认真听讲,以课堂问题行为表示反抗,使师生间出现非现实性冲突。同样,学生也可能会把课前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虽然这种不良情绪的诱因并非来自于教师,但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正当的教学要求会产生抵触、不满情绪,课堂和教师成为学生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而教师此时若不能了解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误以为是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秩序,那么师生间的非现实性隐性冲突便应运而生了。
3 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的消极影响
一旦在大学课堂内师生发生隐性冲突,并且这种隐性冲突以其内隐性和不易觉察性在课堂内蔓延,就会使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名存实亡,则双方都会产生焦虑情绪,这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对师生双方都不利。
3.1 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以满足双方的交往需要而发生的人际关系,以情感认知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2]。其中心理关系是基础,教育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心理关系是否融洽,而师生间的隐性冲突恰恰表现为师生间情绪上的消极应对,以冷漠型师生关系为特征,教师缺乏热情,学生因教师的课堂“霸权”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对由于教师不愿主动沟通而故意疏远教师,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犹如一个平面上两条永远无法交汇的平行线。这种隐性冲突成为了建构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
3.2 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拉赫常年致力于对职业枯竭的研究,她认为枯竭是个体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种现象并发的表现。课堂内长期的师生冲突若得不到及时解决,教师就会感到心理上的威胁,长时间的焦虑和沮丧情绪极易使教师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对学生态度淡漠,把学生当做无生命的个体对待,并且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积极性丧失,对自己的职业和能力产生怀疑,职业衰退达到极点,最终使教师个体的情绪与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3.3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大学课堂内师生的隐性冲突往往以学生处于劣势而使其深受伤害。学生渴望在成长过程中被他人认同,同时更需要外在客体对他们的尊重,尤其是在课堂上。而教师在课堂上的“霸权”极易使学生感到被忽视,尤其对于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和人生经验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在课堂上体察教师的态度和情感的微妙变化就能判断出教师是否尊重他们,是否对他们的发展负责。教师的消极情绪易使学生产生迷茫心理,同时这种消极情绪易传染给课堂上的学生,学生课前的积极情绪会因教师的工作热情降低、教学方法不当等因素迅速瓦解,代之以“以牙还牙”之势应对教师。这种隐性冲突极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大学课堂的教学价值产生质疑,尤其对一些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来说,更易使他们放弃对专业的学习。
4 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的解决策略
4.1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满足[3]。笔者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已强烈意识到在大学学习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学会思考,他们需要在大学教育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有些大学教师认为,在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知识面的拓宽,因此在授课期间尤其强调信息量,但从相关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非常重视课堂气氛的活跃、生动[3],期望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但在隐性冲突的影响下,学生思维受到压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隐性冲突而受到影响。所以,大学教师在授课时不仅应注重信息量,还应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主教行为的选择应更注重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4.2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积极师生关系的建构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相互理解。针对课堂内的隐性冲突,教师应积极面对,向学生说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真正动机,同时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建议,以便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尊重学生合理的建议与要求,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与负责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隐性冲突的重要手段。
4.3 树立积极健康的课堂风气
课堂风气即课堂成员间持续而稳定的互动所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4]。良好的课堂风气有助于师生双方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师生在角色上相互配合,在行为上相互理解,消除因双方的地位差异而引起的在角色和行为上的冲突,营造民主、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双方的奋斗目标能够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对话达成一致,使教师能体验到教学中的乐趣与精神上的享受,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与爱。
4.4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走向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源于布鲁纳的发现法。研究式教学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个平台,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能够得到尊重和爱护,它力图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这种方式实现了研究和教学、教学与培养之间的统一。所以,研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和教师缩小文化差异,使这两个异质结构群体在目标达成上走向一致,使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消除隐性冲突的直接诱因。
[1]石艳.隐性冲突: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2:14.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何丽君.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4]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G640
A
1671-1246(2010)04-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