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茅盾小说的经济意识成因*
2010-08-15章宗鋆
章宗鋆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茅盾小说的经济意识是他个人创作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茅盾之于经济,就好像老舍之于文化,巴金之于情感,让读者印象深刻。提起茅盾,我们便会想起诸多字眼:政治经济,社会剖析,史诗性,理性,科学性等等,这些特征都与他小说中的经济意识密切相关,而这种经济意识又与他的生长生活环境,与他的生活时代,与 20世纪 30年代这个创作时代紧密相连。
一
茅盾出生于 1896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刚刚结束之时。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导致晚清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重要事件。甲午战后,无论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步伐,还是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进程,都大大加快了。《辛丑条约》的签定进一步强化了各国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在此以后的十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频率大大加快,而且变化进程从社会的表层结构迅速向深层结构推进,近代社会的因素与特征日益增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后对中国进行严重的经济剥削。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下长大,很显然作家自觉不自觉的会把创作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和鲁迅的出生时间相比,茅盾显然要晚一些,鲁迅出生于 1881年,茅盾出生于 1896年,两人相差 15年,因此在时代感上存在明显差异。鲁迅的少年时期是直接遭遇到帝国主义武力战争欺凌软弱中国的时期,最典型的是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被日本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因此鲁迅对国民性劣根的揭露不遗余力,怒其不争的情绪体现比茅盾等人要浓厚得多。而茅盾的出生时代遭遇的是帝国主义由武力战争转为对中国的经济压迫,茅盾的成长时期没有遭遇到国家战争失败耻辱的直接冲击,而是处于经济受压迫的阶段,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意识也要浓厚一些。
茅盾幼年对于养蚕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母亲的外祖父是丝商,祖母接连三年养过蚕,他的家乡乌镇是一个近十万人的大镇,市街之外便是稻田和桑地,镇上每年都有蚕季和叶市,他的亲戚世交中就有人是这种叶市的要角,还有资本雄厚的茧行,操纵每年茧价的涨落来剥削蚕农,年幼的茅盾对于一年一度因桑叶、茧子价格的涨落而造成的紧张悲乐耳闻目睹。因此,成长时期对于蚕事和丝绸经济的熟悉,直接影响了后来小说经济内容的选择,例如《子夜》里的丝厂,还有农村三部曲里的《春蚕》。
茅盾的创作生涯开始于 1927年,1927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成熟和丰收的阶段。这期间,完成的有 《蚀 》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路 》、中篇《三人行 》和长篇 《子夜》。 《子夜 》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①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申报◦自由谈》1933年 4月 2日。,瞿秋白的评价可以说是高度概括了《子夜》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茅盾还完成了优秀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春蚕 》、《秋收 》、《残冬 》等的创作。这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处在巨大的变革和动荡之中,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大城市,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外资的压迫和农村动乱、经济破产的影响下,正面临绝境,报纸满版都是经济不振、市场萧条、工厂倒闭、工人罢工的消息。国内农业问题此时也十分严重。据史载,1920—1930年间,地租平均提高了二分之一。1928年,水旱之灾遍及 21个省,灾民 7000多万;1929年,西北诸省大旱 、川鲁洪水,豫、皖旱虫并发;1930年,水、旱、虫、雹、风诸灾并发于黄、淮、长江流域,灾民 3000多万。大批灾民流浪逃荒所至,无非变成军阀部队和城市流民。其中在大都市,就成为廉价劳动力,这就又刺激了工业的发展。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对上述种种经济状况可谓是作了全面反映,因此小说里每个人物的经济特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都被有形或无形的加强了,带有一股浓厚的时代经济气息。
《子夜》写作以前,茅盾经常到卢表叔公馆里去,跟一些同乡故旧晤谈,他们中有开工厂的,有银行家,有公务员,有商人,也有在交易所中投机的,从那里听到了很多,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也看得更清楚了。在后来静养眼病的三个月休息时间里,茅盾又进一步研究了当时的中国经济现状,再次访问了同乡故旧,了解了当时中国各大城市丝厂和火柴厂的倒闭情况,决定将小说原定计划里的纱厂改为了丝厂,最终将当时受外来竞争排挤最为严重而不能立足的丝厂和火柴厂定为了《子夜》内容里的主要工厂。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在 1932年,针对在这一年里出现的丰收灾的怪现象,茅盾还特地回家乡感受了一下当地农村的经济状况,他把回家乡的感受写成了一组关注当地经济生活的散文和速写,如《香市》、《故乡杂记 》、《谈迷信之类 》、《大旱 》、 《戽水 》、《桑树 》、《人造丝》等,这些经济生活题材的文章可以说都是构成《春蚕》和《秋收》的材料,这表现出茅盾作为一名作家对人民经济状况的密切关注。
1930年 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 “左联”执行书记,左联对文学方向的确定和要求自然也会影响茅盾的写作。“左联”1931年 11月的决议就主张作家变换文学视域和视角,抛弃“身边琐事”、“革命的兴奋和幻灭”之类的题材而“注意中国现实生活中广大的题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描写农村经济的动摇和变化,描写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及地主阶级的崩溃,描写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没落,描写工人对于资本家的斗争,描写广大的失业,描写广大的贫民生活,等等”。④左联执委会:《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年 11月第 1卷第 8期。这些观点无疑也影响了左翼小说家茅盾的题材取向。
二
以茅盾个人内部因素来说,他的唯物主义文学观的形成促成了他小说中浓厚的经济意识。茅盾唯物主义文学观的形成和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哲学等一系列理论都是他的明确指针。茅盾主编《小说月报》之时就接受了一系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熏陶,上海共产党负责人李汉俊对茅盾的博学多识和对新文学的一腔热情很赏识,经常邀请他为《共产党》月刊翻译文章,通过这些翻译活动,茅盾学得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⑤李标晶:《茅盾传》,团结出版社 1990年 7月版。茅盾从小就萌发的民主主义思想最终纳入了共产主义的轨道。李汉俊曾东渡日本求学,191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工科学士学位。这期间,他结识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深受其影响。并将日文本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和《黎明 》、《改造》、《新潮》等进步杂志给很多青年传看,很多人阅读后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李汉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以人杰、汉俊、汗、先进、海镜、海晶、厂晶等笔名在 《民国日报》、《新青年 》、《建设》、《劳动界 》、《共产党 》、《小说月刊 》等报刊上发表了九十余篇译文和文章①赵魁浩:《以马克思主义推动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论月刊》2008年第 2期。,文章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作了剖析,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者之一。1921年2、3月间,茅盾也经李汉俊的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我们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茅盾的唯物主义文学观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早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对他的影响很大,除了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汉俊以外,陈豹隐也是很重要的一位。陈豹隐原名陈启修,出国甚早,曾在日本呆了十余年,专业方向是比较冷门的经济学。1914年,还在读书的陈豹隐翻译了小林丑三郎的《财政学提要》,在上海出版。当时国内军阀肆虐,横征暴敛,他的书主要介绍基本的财政学理念,大受欢迎。随着陈豹隐有机缘在东京帝大遇到一代马克思主义宗师河上肇,他的兴趣就逐渐转向更宏观的社会经济深层问题。从 1927年 12月到 1929年 7月,陈豹隐在日本一有空就做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连译带著出版了百余万字的著作,题材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财政学总论》和《经济学大纲》。②王裕国:《光华财经文苑(2002年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前者是他多年研究财政学的成果,代表当时财政学研究的较高水平。后者则是翻译他老师河上肇的书。这本《经济学大纲》通俗易懂,简明实用,人人称颂,很多革命青年就是读了这本书以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此外,还有一本很著名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陈豹隐第一个翻译出来。1930年,陈豹隐在日本终于完成《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编的翻译,作为《资本论》的第一分册出版。陈豹隐在这一时期与鲁迅、茅盾、张资平等文学家往来都非常密切,他甚至还写过小说,翻译过高尔基等的文学作品。③陈豹隐介绍,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890045.htm。在日本期间,茅盾和陈豹隐关系非常密切,两人交往很多,茅盾也因此受到陈豹隐所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书籍的很大影响。
三
30年代的文坛对于经济问题兴趣的普遍加强,表现出时代环境外部因素对茅盾经济意识的影响。20年代中后期,五四前后留美的经济学家陆续回国,逐渐开始在中国传播现代西方经济学。其中,以马寅初、刘大钧、何廉、方显廷为代表的“四大经济学家”都强调要将中国现实情况与西方纯粹学理结合,故而各自在不同领域开展社会调查,都很有成就。除此之外,陶希圣主持 《食货》杂志,带领一批北大和北师大等学校的学生,埋头整理古代典籍文献中的社会经济史料,成就颇丰,形成一脉经济史和社会史的传统。这些实证性质的社会调查研究,在 30年代初达到高峰。这种对社会经济异常关注的风气感染和触动了文学家用他们的创作来描绘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
20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日本加快了对华侵略的步伐,而英法主持的国际联盟又偏袒日本,因而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较之此前更加恶化。这就使得中国的知识界普遍产生一种民族生存的危机感,对中国的现代化寄予莫大的期望。当时的知识界普遍认为,“今日中国之国难,其性质绝非单纯之军事问题,而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各问题之总汇”,从 1933年 7月 《申报月刊 》出版 “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开始,知识界对中国经济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提出了许多自强自救的现代化方案。④王少英:《30年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化之探讨》,《光明日报》2002年 9月 17日。
中国文化思想界在 20世纪 30年代初就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等问题展开了论战。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以解决中国革命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导致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到 1935年,这种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又掀起一场大风波,并集中到对农村社会的讨论。①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北京新知书店 1936年版。这些论战很明显对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茅盾说:“1930年夏秋间进行的很热闹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对于确定我这部小说(子夜)的写作意图,也颇有关系。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②茅盾:《<子夜 >写作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 4期。《子夜》基本上实现了这一创作意图,形成了他与鲁迅、巴金、老舍等人的小说迥然有别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类,而且由于经济因素带来的种种方面的问题让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科学的研究。30年代文学创作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30年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创作与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在 30年代其实不仅体现在个别创作流派和一小部分作家身上,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可以说,30年代文学在整体上存在着一种社会科学化倾向。30年代的创作界具有经济学背景的人介入文学创作的现象明显,介入者之代表作家最典型的是华汉,蹇先艾,甘乃光。蹇先艾曾在 1934年说过这样的话:“这几年来,和自己的本行‘经济学'背道而驰,一天比一天远了,与‘文学'的关系却加倍亲密起来,像忘形的朋友似的。严格而论,我并没有超人一等的天赋,偏要不避艰险地走上这条路去,而且觉得醇然有味,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③蹇先艾:《我的作品产量稀少的原因》,析出郑振铎、傅东华编的《我与文学》,生活书店 1934年版。还有一位叫甘乃光的作家谈起过自己游刃于文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经历:“我是一个学经济学的人,我的时光大部分消磨在旁的科学研究上头,缺乏文学的修养,对于创作技巧无暇去细细学习,即便把题材构思好,却不能用适当的形式去表现出来,用文学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决不是文学本身的方向,诚然,在目前这个过渡时期,要利用文学做宣传,我并不反对。”④甘乃光:《我希望在文学园里重执锄》,析出郑振铎、傅东华编的《我与文学》,生活书店 1934年版。可见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中都是普遍认同而且致力于文学与经济的融合的。
“左联 ”在 1930年 5月的一次大会上,曾作出过这样的决议:“和社会科学家联盟发生密切的关系,经常派人参加‘社联'的一切活动。”其实,“社联”与“左联”之间,成员互有交叉,许多人本身就兼具社会科学研究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这两个组织,无论在组织关系上,还是在当时文化战线所开展的思想斗争上,以及在介绍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上,二者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1930年 4月神州国光社出版了“左联”主编的《文艺讲座》和“社联”主编的《社会科学讲座》两本书,两本书的出版版式相似,虽一是谈文艺,一是谈政治、经济、哲学,但都是介绍马克思主义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且两本书中的作者互有交叉,如冯乃超、郭沫若、朱镜我等都在两本书中收有论文。而在此之前的 1930年 3月,上海南强书局已经出过两本小册子,一本是“社联”成员柯柏年 (李春蕃)的《怎样研究新兴社会科学》,一本是“左联”成员钱谦吾(阿英)的《怎样研究新兴文学》。这两本书虽未用“丛书”名称,实为同一系列,都是较为通俗地向青年读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可见,30年代一开始,新兴文学运动兴起与新兴社会科学理论的传播二者关系密切,难以剥离。叶圣陶也在《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一文中说,“我有这么个印象,他写《子夜》,是兼具文艺家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的”。⑤叶圣陶:《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 1期。茅盾这种科学的、理性的甚至颇遭非议的创作方法的择取,一方面是基于茅盾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执着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新文学创作中一种过分追求直觉与非理性创作倾向的反拨。
与此相应,便有了茅盾首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模式。由于茅盾创作的成功实践,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由此形成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应当说,由茅盾开创的这一注重社会分析的理性化叙事传统,坚持社会科学理论在创作中的渗透,艺术尺度较难把握,作家需兼具较高思想、艺术修养方能自如运用;然而,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种重要创作传统,它毕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尤其在纠正和克服脱离社会、思想贫乏的不良创作倾向方面显出其优势,它必然会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茅盾的《春蚕》是三十年代初文坛上丰灾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蚕茧丰收却破产的现实,揭示了这种畸形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于地主债主征税杂捐的掠夺,说明了“丰收成灾”所渗透的时代痛苦。商业破产影像的描绘主要通过写乡镇店铺的倒闭来完成的。茅盾、吴组缃、鲁彦在创作店铺破产小说方面颇费匠心,《林家铺子》是典型的代表作,茅盾的《林家铺子》原题《倒闭》,写的是“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一个小城镇里林家祖传的小商店挣扎、倒闭的故事。年关快到了,国民党官僚借抵制日货为名勒索林老板,林老板为此打发了 400块钱。在生意清淡的情况下,他模仿上海人的做法,以九折优惠招揽顾客,又偷偷地把次货充好货以卖个好价钱,好不容易混过了年关,生意好起来,可这时亏本所卖的钱却又全给讨债的人讨走了,同行又嫉妒他,提告他,林老板被抓起来了。老板娘不惜倾家荡产要赎回林老板。但是税务局长看上了林小姐。老板娘作主把女儿许配给寿生让他们和林老板一起逃出小镇。林家铺子终于倒闭了。林家铺子之类的乡镇店铺是当时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它们的兴衰反映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写城乡经济破产的还有茅盾的《子夜》等作品。所有这些小说真实描绘了中国城乡的破产图景。
我们可以看出,茅盾这些经济意识突出的小说没有那种关于浪漫的激情、纯朴的伦理、天真的信念的夸张描写,它取消和“解构”了这一切而更加准确真实的还原了生活的本相。我们之所以能从鲁迅《伤逝》里感受到一种深刻,也是因为它“解构”了胡适的《终身大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作品而触及了爱情生活的经济基础。文学的经济意识要求文学揭开政治、伦理等遮蔽而近距离的逼视生活的本相,这也是作为 30年代文坛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