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深化与企业文化之融合*

2010-08-15王金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职业

王金平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深化与企业文化之融合*

王金平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全国上下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多方探索。笔者认为:鉴于高职教育之特殊性,深化与企业文化之融合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实效性;企业文化;融合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一)本、专科教材通用,理论性过强、可读性不足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所有高校无论本、专科一律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新教材体系庞大、涵盖面广,但理论性过强、可读性不足,更适合本科学生层次;高职大部分学生读来感觉有些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尽管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问题,但目前都在进行中,未有实质性成效。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认识偏差,普遍不够重视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意识”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淡漠了,学生、学校、家长、社会更看重的是专业课。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则认为可有可无。

(三)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实效性不强,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着眼于客观的物质世界,而非关注个体自身;着眼于从外部灌输,而非自觉自为。如此,对于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80后”和“90后”而言,思想政治课讲的内容离他们太遥远,与他们没多少关系,尽管是一项“影响灵魂深处”的神圣工作,但由于它不如专业课程实在,效果也是隐性的,且周期长,所以,在日益讲究“实际”的社会环境下,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不愿过多关注,乃至出现思政课堂上看小说的、睡觉的、玩手机的、背英语单词的、看专业书或干其他事情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手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据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法,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也要优先保障专业课教学。至于其他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更不用说了。其次,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的局面也未从根本上改变。方法和手段成为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五)教师是关键

很多人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好上,好像谁都可以来上,甚至有的学校把上不好其他课的老师安排来上思政课。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科任老师的要求相当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育好人;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底,而且要有对社会、对人生深刻的领悟。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牺牲精神,不断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本企业所独有的、并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思想观念、文化形式、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振兴企业、改善管理、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教化激励、培育人才、服务公众、辐射社会。属经济文化范畴。海尔、远大空调等知名企业均得益于其优良的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它主要解决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而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是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从手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过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方式来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企业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以影响员工的思想,协调员工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深人细致的教育工作,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企业管理思想、经营宗旨、企业精神的教育,侧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培育,从而达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都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另外,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软性管理方式,主要从人的精神层面出发,运用一定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发个体潜能的最大发挥,这就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尤其是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企业。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即向企业输送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掌握较高专业技能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是走向与专业对应的企业从事一线工作,所以,在校期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提早将所在行业优秀企业文化融合进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

其次,两者的融合可以加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高职教育相对于本科院校,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职业特性”。不同的高职院校往往对应有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职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进企业文化,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尽早了解未来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企业价值观、工作理念等,平稳、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文化融合之途径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

1.企业价值观的渗透。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内部成员对人、事、物等进行判断的一致认识,是企业员工的共同的整体价值。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如果不能为其大多数成员所接受或认同,那么,就不能对企业成员整体的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把企业价值观灌输到每个成员头脑中,使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体现这些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能驱动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与荣誉感,鞭策和激励员工创造性地工作。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提出了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提出了一个行业对社会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其健康的职业人格,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务实,积极进取,在职业活动中主动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等等,营造一定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某种状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加强道德修养。

2.企业精神的渗透。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正是一种宝贵的德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企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体的理想、目标融合到企业和国家的共同理想与目标上来,从而形成利益的共同体,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苦乐观,使其能明是非、识利害,将来能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开辟一种创新的环境,不仅培养技术,还培养敬业精神,塑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3.企业人才理念的渗透。企业需要的是能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人、职业人。职业品行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企业的忠诚度。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企业的人,才是每个企业需要的理想人才。忠诚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公司或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其次,企业还需要能够与企业内外进行良好沟通,能够合作无间、同心同德、完成组织使命和目的的人。因此员工还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将忠诚品质、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态度、纪律与责任教育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端正个人职业作风。有利于鼓励学生增强为事业而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进取、勇于开拓的生活态度与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职业取向和职业信念,并通过引导他们将企业精神落实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积极端正他们的个人职业态度,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除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也离不开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成长过程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校园文化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实施真正的文化融合,创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必须将优秀的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动,从而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1.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课程是各类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课程理念,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企业精神教育。

2.重视“双师型”师资培养中的人文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他们的人文素养,构建稳定而又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应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的培训,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以促进人文教育的开展。

3.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除了有关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学校和社会上的专业咨询机构外,学校应经常利用企业实际的择业案例以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案例,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提供规范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也肩负着专业的就业指导责任,企业应走入校园,通过讲座、招聘、优秀企业员工见面会等形式向大学生展现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和用人理念,对于企业进行人才储备计划,增强自身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校学生处、团委、工会配合,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经常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社会、企业及企业文化。

(三)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习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有一个学分的实践课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做社会调查;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发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深化对企业、企业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为将来实现“零距离上岗”做良好铺垫。据调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理想形式。

诚然,提升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化与企业文化之融合只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途径之一。

[1]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职业教育,2009.

[2]徐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渗透企业文化[J].调查与研究,2009.

[3]蒋明全.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J].大众商务,2009,(5).

[4]肖剑,姚奕.浅议“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和企业文化相结合[J].政工研究,2009,(2).

2010-08-25

2009年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09C42)

王金平(1968-),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