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2010-08-15孙雪梅
孙雪梅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湖南常德415001)
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孙雪梅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湖南常德41500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能否准确地理解、阐释和把握、实践“以人为本”,直接关系到能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本文拟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以人为本;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民本思想;社会进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在古汉语中的含义是根本、基础、主要的、中心的意思。“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根本的或最终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它作为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第一次成为党的决议中的用语,这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深刻阐释了“科学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1]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不仅有着划时代的现实意义,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意义。
一、“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的彻底否定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一切哲学最深层次的共同内涵。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人总是处于被动附属的地位,这时期的哲学反映了外部世界对人强制和人对自然世界的依赖。人作为主体在客体面前的软弱无力,使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有一个外在的实体作依靠,由它来掌握对人的统治权和支配权,正是这种时代观念决定了人类童年的哲学具有强烈的外在性,缺乏主体意识,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超人的纯粹客体。宗教神学杜撰了一个万能的上帝,人不过是上帝的作品,这就是“以神为本”[2]。可是当统治阶级继续用“神本”思想来维护旧制度时,反神本的思想就必然要“破茧而出”。但是,由于我国封建专制统治时期过长,生产力欠发达,经济上自给自足,文化上独尊儒术,以神为本的传统观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建国后,我国一直注重两个文明建设,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并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人们思维空前活跃,建设热情高涨。有目共睹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得到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逐步繁荣昌盛。但是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特别是传统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轻思想道德建设,部分人的理想信念缺失,“以神为本”的封建残余思想仍以某种方式存在和蔓延着,如近年来有些封建迷信现象屡见不鲜。今天,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是重申了历史是人们首先是物质生产者和精神生产者创造的,只有人才是万物的主宰,神只不过是人的精神作品的附庸,从而确定了人在自然、社会、及思维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以神为本”的彻底否定和迎头痛击。
二、“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深刻反思
与宗教神学统治的瓦解同时到来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支配地位,在新的信仰未重新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金钱等物质性的东西便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物本位取代了神本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把“以物为本”理解为人把物(当然这里主要指人造物)作为追逐的根本目标,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物欲,这样的“以物为本”实际上是以人的物欲为本,尤其是以人的不合理的物欲为本。于是近现代诸多的人文主义者为了提倡注重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的价值观,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许多宝贵的批判拜物主义的名著。另外还有一些生态伦理学者提倡“自然中心主义”,认为物有物权,物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所以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所谓的“伦理关系”。其实我们尊重所谓物的价值,但这并不能从最终的意义说,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平等看待,甚至超过人的价值。我们讲人与物共生共荣,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的利益,最终还是为了人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发展和变化,导致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他根据人的本性和能力的这种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大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而现阶段人类正处于第二大形态之中,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处于异化状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创造了物,物反过来支配人的活动,比如货币、商品、资本的产生对人的奴役,因为人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物的依赖和渴望,“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些地方的领导,就GDP去抓GDP,忽视把决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就业当作发展的本体、本源和目的,给以高度重视,严重偏离了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正是人已经开始觉悟到人自身的主体地位,觉悟到人是世界的主人,是世界发展的动力、手段,也是世界发展的目的,物只能是人为了自身而不断认识并加以运用和改造的对象世界的表现。因此,“以人为本”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以物为本”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以物为本”的超越,是人类认识论上的巨大飞跃。
三、“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合理继承
民本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家语》上说:“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孟子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虽都有忠君思想,但都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基石,君是人民的代表或象征。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民本思想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培育了无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和模范人物,大大推动了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以民为本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共识,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支点和根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将为人民服务思想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民为本”思想在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应该看到,“以民为本”中的“民”是一个政治范畴,是相对于统治者来说的被统治的人民大众,与“民”直接相对的是“官”,与“以民为本”相对立的是“以官为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以官为本”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干部表面上虽然不断高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口号,但为了自己升官晋爵,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是典型的“以官为本”,是对“以民为本”的背叛。“以人为本”的提出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官”“民”的地位差别和等级之分,而且“以人为本”的提法本身也较“以民为本”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以人为本”应该说是对民本思想的科学继承和合理扬弃,是对“以民为本”的深层认识和理论升华。
四、“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会每一次进步都带给人一定的解放,反过来说,人的每一次进步或解放也表征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人为本”表征着人类社会已经艰难地走过以神为本、以物为本的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民主、进步、文明的新历史阶段,还人以应有的尊严、独立、自主的地位.“以人为本”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越来越重要,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是人类历史上漫长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又是现实社会活动中提高效率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提出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政治生活步入文明阶段、“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成为国家的价值观的重要标志和伟大象征。
[1]龚培兴,刘雪明.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J].求是,2004,(1).
[2]王锐生.以人为本的几个理论难点及其应用[J].学术研究,2004,(2).
[3]论“以人为本”[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黄楠森.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以人为本”思想[J].前沿,2000,(6).
2010-07-20
孙雪梅(1972-),女,湖南常德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