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鼠疫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0-08-15席进孝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1期
关键词:疫源地旱獭鼠疫

边 境 ,席进孝 ,王 玉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鼠疫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边 境1,2,席进孝2,王 玉1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鼠疫;疫情;影响因素

甘肃省鼠疫流行历史久远,早在1754年夏河县拉卜楞寺的经文就首次明确记载了鼠疫流行情况。1754~1958年全省有13个县、73个村曾发生过鼠疫,发病1547例,死亡1490例,病死率为96.32%。自1958年开展鼠疫防治和疫源调查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省鼠疫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90年代后,全球鼠疫疫情明显回升,成为重新流行的20种传染病之一,我省疫情也出现了回升,在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并出现新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止人间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对全省鼠疫疫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今后制定和调整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甘肃省鼠疫疫情

1.1 动物间疫情

1959年我省确定夏河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后,相继判定碌曲、山丹、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玉门、会宁、夏河、平川为鼠疫疫源县。其中夏河、碌曲、天祝、山丹、肃南、玉门、肃北和阿克塞县为旱獭鼠疫疫源地,会宁、平川县为黄鼠鼠疫疫源地。在空间结构上分为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陇中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祁连山北麓—阿尔金山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全省鼠疫疫源地面积达80198.72平方公里,其中旱獭鼠疫疫源地73361.82平方公里,黄鼠鼠疫疫源地6836.9平方公里。1959~2009年全省共检出鼠疫菌1658株。

1.1.1 旱獭和黄鼠鼠疫疫源地全部进入活动期 祁连山北麓—阿尔金山草原旱獭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几乎每年都检出几十株鼠疫菌。另外,甘南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自1970年后未检出鼠疫菌,1991年检出2份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1998~2000年分别检出5份、2份、1份阳性血清,最高滴度1∶160。1999年该疫源地的九甲、甘加、桑科出现大批旱獭死亡,检出反相间接血凝试验(RIHA)阳性材料8份(5份 1∶100,3 份 1∶200)。陇中黄土高原黄鼠鼠疫疫源地自 1977年后未检出鼠疫菌,会宁县在1997年检出1份1∶80阳性血清。说明这2处疫源地有转入活动期的迹象。

1.1.2 新疫点逼近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 肃北县小康沟疫点距县城18公里,肃南县老虎沟疫点距县城只有2.5公里,阿克塞县当金山疫点距县城有10多公里,玉门市近年检出鼠疫菌的石油沟距市区仅2公里,夏河县最近的疫点距县城仅2公里。

1.1.3 出现牧羊犬感染鼠疫情况 牧羊犬是牧民放牧的得力助手,我省旱獭鼠疫疫区基本分布在牧区,动物间疫情非常活跃,牧羊犬数量较多,并有食獭习惯,存在牧羊犬感染鼠疫情况。1998年,我省玉门市从食獭感染鼠疫自毙牧羊犬体内分离出1株鼠疫菌。

1.2 人间鼠疫疫情

1958~2009年全省共发生人间鼠疫27起,发病66人,病死39人,死亡率59.09%。1962年,会宁县刘寨乡暴发了解放后我国最严重的一次肺鼠疫,发病30人,死亡15人。1977年,玉门市发生了我国鼠疫流行史上经济损失最大的一起人间鼠疫疫情,经济损失高达亿元。尤其是近10年,我省人间鼠疫疫情十分活跃,分别于1998年、2000年、2004年各发生—起人间鼠疫疫情,共发病4例、死亡2例。仅2007年50天内发生2起人间鼠疫疫情,发病2例、隐形感染2例、死亡1例。

1.2.1 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是人间鼠疫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省历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间鼠疫主要传染源为喜玛拉雅旱獭、猫、犬、野兔和鼠疫患者,传播途径:人类在剥食染疫动物过程中经皮肤或口腔黏膜感染而致,人与人之间经空气、飞沫、呼吸道感染,可能存在剥皮过程中局部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情况。

1.2.2 全年均可能发生人间鼠疫 人间鼠疫的发生一般与宿主动物活动时间(3~10月)密切相关。但非法猎捕贩运旱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一年四季发生。

1.2.3 鼠疫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和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由于我省大部分疫源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和正在开发的地区,特别是祁连山北麓—阿尔金山草原旱獭鼠疫疫源地,沿兰新线和国道312线、215线分布,出入疫区人员多,交通发达,鼠疫患者借助现代交通工具极易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医院就诊,甚至造成异地传播和蔓延。

2 鼠疫疫情影响因素

2.1 气候变化

21世纪进行的一些观测表明,由于工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燃料使用的增加和对森林破坏的日益加重,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4℃。受青藏高原影响,我省气候相应变暖,鼠疫宿主动物提前出蜇,动物鼠疫疫情相应提前流行。同时,由于媒介活动的加剧,增加了媒介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加大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范围和强度。

2.2 人类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旅游业的兴起,人类涉足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活动增多,接触宿主动物的机会增多,人间鼠疫发生的频率也相应增加。由于旱獭既是鼠疫的主要宿主,又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受经济利益驱动,非法猎捕、贩运旱獭行为增多,引发人间鼠疫。

2.3 医疗活动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覆盖,鼠疫患者就地进入基层卫生院和社区门诊就诊或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可能加大,增加了沿途感染他人的风险,易造成人口密集区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2.4 犬感染

犬是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的指示动物,近年犬食獭发病引发人间鼠疫的事件偶有发生。2007年我省一起人间鼠疫就是例证。因此,犬介入鼠疫流行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3 结论和建议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的病原菌、宿主、媒介在特定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不依赖人类而存在。我省存在大面积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疫情十分活跃,局部地区处于暴发流行状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不但加剧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范围和强度,而且打破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固有的封闭性,使人间鼠疫发生的频次和在人口密集区发生的风险增大,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增加。为了有效防控鼠疫,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提高对鼠疫危害性的认识,政府加强对鼠疫防控工作的领导

鼠疫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破坏性特征,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来抓。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层层负责,体现政府在鼠疫防控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3.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应急机制

鼠疫防控不仅是一项长期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投入,而且要完善应急机制,制订适合当地和本部门的《鼠疫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工作,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鼠疫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达到最大化。

3.3 扩大监测范围,做好人间鼠疫疫情预警工作

各地严格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鼠疫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最大范围搜集检验资料,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做好人类感染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3.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疫情报告意识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以“三报、三不”为核心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特别是要提高疫区劳务人员自我保健和疫情报告意识。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鼠疫诊断、治疗水平及个人防护和疫情报告意识,落实首诊医生责任制度。

3.5 促进立法,加强区域间、部门间联防

禁止进入疫区猎捕、贩运旱獭,对进出疫区车辆和人员实施交通检疫非常重要。但这些举措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因此,要促进疫区禁止猎捕、贩运旱獭和鼠疫交通检疫等方面的立法。同时加强鼠疫区域间、部门间的联防,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形成联防联控局面。

3.6 稳定防控专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根据新形势下鼠疫防控工作需要和发展,制订有预见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对鼠疫防控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以稳定专业队伍。同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以科研成果指导防控工作,提高专业人员鼠疫防控水平,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有效应对鼠疫突发事件。

R516.8

B

1671-1246(2010)11-0115-02

猜你喜欢

疫源地旱獭鼠疫
不要着急劝旱獭
不要着急劝旱獭
2020年乌鲁木齐市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处置分析
旱獭洞迎来“看房团”
重新认识鼠疫
一场改变历史的鼠疫
鼠疫自然疫源地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分析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