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的思考

2010-08-15高蒙亮

铁道货运 2010年8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物流业运输

高蒙亮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呼和浩特铁路局 (以下简称呼局) 作为承担内蒙古地区主要货物运输任务的铁路运输企业,其物流发展水平影响着内蒙古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进程。抓住铁路货运向物流业发展的机遇,依托多经物流企业先发优势和市场化运作优势,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推动铁路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发展转变,是呼局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1 呼局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1.1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

2009年以来,中央确定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的经济发展措施,已经初步显现作用,特别是加快推进《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一系列举措,为铁路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特别是2008年以来,铁道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了多个铁路建设会谈纪要,明确提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建设的措施,为提升内蒙古铁路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快速发展的内蒙古经济

1.2.1 铁路运输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连续7年保持生产总值增幅全国第一,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呼局管内焦炭、化工、水泥、非金属矿等产品运量需求增幅较大。在2010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富民强区战略的重大举措。其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拉动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预计到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达8亿 t 左右,铁路要承担1.5亿 t 的区内和4亿 t 的出区运输任务。同时,随着今后几年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特色优势产业的产能和产量将有大幅度提升。预计到2012年,全区钢铁产能1 500万 t,水泥产能2 300万 t,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总量至少为3亿 t 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旺盛的运输需求,将给呼局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

1.2.2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今后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稳步推进呼包鄂大“金三角”(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小“金三角”(乌海、棋盘井、乌斯太)将借助大“金三角”的发展,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快速崛起,大小“金三角”地区是拉动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大小“金三角”内的一大批大中型厂矿企业均处在呼局辖区,必将对呼局运输形成旺盛需求,为呼局积极构筑以出区和口岸运输物流为重点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1.3 快速发展的铁路现代化建设

1.3.1 运输经营快速发展

2003年以来,呼局在基础设施没有较大改善、新建铁路尚未形成能力的情况下,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1 000万 t 以上。2009年,全局货物发送量完成1.576亿 t,同比增加1 372.3万 t,增长9.5%,较2004年翻了两番。2010年,呼局计划完成货物发送量2亿 t,同比增长4 200万 t。这既对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提高作业效率、满足运输生产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推进物流业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

1.3.2 内蒙古铁路网建设全面推进

2007年以来,呼局系统规划和全面展开了内蒙古发达完善铁路网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铁路局完成前期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11个,投产新线768 km,电气化铁路924.6 km。今后3年,呼局铁路建设规模达到7 000 km以上,总投资规模达到2 300多亿元,将形成“一条快速客运通道、四大区域路网、五大口岸”的路网新格局。即:呼包鄂—北京快速客运通道;“三横四纵”的鄂尔多斯地区路网,“两横三纵”的蒙东地区路网,临哈铁路辐射区路网,蒙中地区路网,以及二连、满都拉、策克、甘其毛都、珠恩嘎达布其五大口岸。届时,内蒙古铁路运输能力将达到9亿 t,基本满足铁路运输需求。

2 呼局物流业发展现状

2.1 呼局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呼局多经企业充分依托主业运输优势和铁路局管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先后建设如意、庆鑫、蒙西、东宝、九原、西来峰、乌斯太等占地规模较大、机械化作业、能够整列装运5 000 t 列车的大型物流园区11个,成为铁路局多元经营创收创效的重要经济板块和支柱产业。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物流基地有23个,其中具备万吨标准的3个、具备5 000 t 能力的10个,共有货位4 060个,仓储面积为23万 m2,仓库雨棚13.4万 m2,装载机具120台,设备184台。

2.2 呼局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1)铁路物流园区集中度不高。目前,呼局既有的物流园区主要是依托主业运输优势和煤炭资源优势进行煤炭外运经销。煤炭经销作为呼局多元经营的重要经济板快和支柱产业之一,全年运量在700万 t左右,但经营资源却分布在全铁路局11个物流园区、14家煤炭经营企业的1 300多个货位上。由于经营资源分散,造成运能与运量不匹配,技术经济优势难以发挥,聚集优势难以形成,从而造成运输组织效率偏低,运输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运力资源难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2)物流园区技术装备和服务功能亟待提高。目前,呼局现有的物流园区基本上仍处于经营开发的初级阶段,大多只能提供铁路运输代理、仓储、装卸等物流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配送服务及增值服务功能,全程物流服务的业务基本没有开展,实现运输、储存、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还没有成为重要内容。由于缺少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现代物流企业的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咨询策划、需求预测、库存控制、订货购货、退货处理及餐饮服务的物流整体方案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 呼局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措施

3.1 提升铁路物流运输效率和效益

(1)提高运输密度。目前,大包、包惠电气化改造完成后,全部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等技术,追踪时间压缩到7 min,区段通过能力提高33.3%。2010年,力争使主要干线实现CTC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管理,实现调度指挥计算机化,使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

(2)扩大重载运输。目前,呼局已经掌握了在客货混跑线路长大坡道用内燃机车牵引万吨重载列车的技术,已经达到日均开行28列万吨列车的水平。下一步,将加快建设重载货车检修基地,加快推进包头至惠农间万吨站改工程,力争2010年底前实现万吨列车在主要运输通道全部贯通,并尽早开行2万 t 组合列车,组织好包头钢铁公司的循环运输。

3.2 加快区域物流基地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整合资源、集约经营、万吨集运、环保节能”的原则,针对内蒙古地区能源分布情况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情况,以既有铁路线为主轴,以新建铁路为两翼,以煤炭储运和高附加值货物配送为基础,逐步完善仓储、装卸、短途运输和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环境友好型、土地节约型、优势互补型、技术创新型、运输高效型”的现代物流基地。巩固发展以煤炭经营、高附加值货物物流和基地运营为核心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推进物流基地产业扩张,完善物流基地运营管理机制,补强战略装车基地功能,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力争物流基地利用率达到60%以上,实现战略装车基地扩能增量。

3.3 构建符合现代物流业要求的物流体系

(1)推进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充分调动铁路多经企业、路外企业和地方政府多方面参与物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多种形式,加强内外联合,组建物流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多式联运,建立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综合运输物流体系。

(2)推动高附加值货物的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经营基地集运优势,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分区域做精做细化工、农副产品、有色金属、钢铁、乳品、建材六大特色品类门到门物流,侧重发展高附加值、长运距、吨物流收益高的地方重点企业物流业务。加强货源组织和落实,为客户提高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在乌海地区率先开行硅铁、化工产品的阶梯式技术直达列车,满足地方企业大宗产品外运需求的同时,同步实现多经企业核心资源创效最大化目标,体现精品物流潜在价值。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在稳定有效货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行五定班列,办理点对点、门到门物流业务。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物流业运输
物 流 业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