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0-08-15肖焕波袁作雄赵玉玲聂立华王秋芳蔡纳新
肖焕波,袁作雄,赵玉玲,聂立华,王秋芳,蔡纳新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高职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肖焕波,袁作雄,赵玉玲,聂立华,王秋芳,蔡纳新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统计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的现状,对该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与实践,建立适合本课程的、相对合理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统计学;考核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前期在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上重视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实践环节,增加了社会实践和上机操作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探讨适合教学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高职统计学考核的依据,引导师生从注重分数的高低转变到注重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1]。
1 考核内容
把理论、技能、平时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多元化考核[2]。改革后的考核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二是对学生技能的考核,主要考察上机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其中上机操作技能考核包括上机操作任务完成质量的考核和上机测试的考核2个方面。实践技能的考核,主要是针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三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和上机表现等。总成绩计算办法为: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10%)+(理论考试考核成绩×60%)+(上机操作技能考试考核成绩×20%+实践技能考核成绩×10%)。
2 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
2.1 理论考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
理论考试考核侧重点是考核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考试的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是理论考核改革的关键。为了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针对题型的设置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对本专业学生作了相关调查,最终确定统计学理论考试考核占总分比重为60%,采取书面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单选题(30%)、简答题(10%)和统计分析题(30%)。其中,基本知识考查占60%,综合能力考查占30%,应用提高考查占10%。
2.2 技能考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
技能考核重点考查上机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上机操作应采取的考试考核方法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赞同应注重上机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50%)和上机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50%)。通过认真完成上机作业可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完成上机作业的过程有利于统计学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上机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是操作课程结束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操作测试,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统计学内容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从选择调查课题开始,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绘制统计图表,最后写出统计分析报告。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统计工作的完整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统计意识。
2.3 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考核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管理,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平时成绩的考核包含上课出勤及表现情况(30%)、作业完成情况(30%)以及平时小测验(40%)。
经过一轮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统计学考试考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从各项测试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考试考核改革,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对社会实践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同时,通过上机操作,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统计学课程通过考核改革,探索了一些比较合理而有效的办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合理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得到了学生及教师的肯定。随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也必将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3]。
[1]刘勤侠,靳会武,周衍安.高职“统计学”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72~75.
[2]杨静云,李良仁.改革高职教育考试评价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6,4:22~23.
[3]刘小隽.高职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1:44~45.
G640
A
1671-1246(2010)16-0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