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高速铁路电力工程设计
2010-08-15陶力军
■ 陶力军
陶力军: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所长,湖北 武汉,430063
摄影 徐云华
1 10 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的补偿
贯通线电缆线路对地存在电容,正常送电运行或单相接地时都有电容电流流过线路,而且电缆线路相间及对地电容远大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亦远大于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可能造成以下几点危害[1]。
(1)引起主变压器或调压器过载;
(2)单相接地时易造成电弧重燃,引起3倍以上的过电压,易损坏供电设备或造成多相短路事故;
(3)贯通线电缆的分布电容产生的容性无功,会导致系统容性无功过剩,线路末端电压上升。
因此,必须对线路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补偿电缆电容电流较好的办法是设置专用的并联补偿电抗器,主要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在配电所集中设置动态补偿电抗器。这种方式维护方便;贯通线故障隔离时,动态补偿电抗器可自动调整,不会产生过补偿;补偿电抗器对降低线路容性电流没有作用,仅补偿容性无功功率;投资相对较大,需设置专用房屋,噪声较大。
方式二:在区间贯通线上分散并联补偿电抗器,按贯通线分段长度比例分散补偿电抗器。这种方式维护较方便,可与区间箱式变压器同时进行;贯通线故障隔离时,剩余段补偿仍然均匀;能有效降低线路容性电流;投资相对较小,不需设置专用房屋,可采用箱式电抗器与区间箱式变电站相邻布置。
武广高速铁路电力工程设计中采用方式二,在全线两回10 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上每隔10 km左右分别分散设置箱式电抗器,起到补偿接地电容电流、补偿容性无功功率、限制线路末端电压上升的综合作用,其实际效果已在电力贯通线送电运行后得到验证。
2 贯通线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10 kV电力贯通线绝大多数采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少,线路电容电流不大,10 kV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武广高速铁路10 kV电力贯通线全部采用电缆线路,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每公里10 kV电缆故障相的电容电流约为1~1.5 A,是架空线路的30倍左右。武广高速铁路两座相邻10 kV配电所间距一般为40~70 km,发生单相接地时线路电容电流可达40~105 A,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大,电网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因此在10 kV供电系统中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已无法保证电缆线路安全。
以电缆线路为主的10 kV配电线路,不同国家接地方式不同,有中性点直接接地、经低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等方式。国内外没有统一的规定,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接地方式也不相同,我国现有国家标准主要支持消弧线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两种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该方式运行可靠性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2 h;对瞬间故障能自动熄弧;故障点对地电位低;单相接地的异常过电压能抑制在2.8倍相电压以下;运行管理和继电保护比较复杂。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该方式单相接地的异常过电压能抑制在2.8倍相电压以下;继电保护简单;运行管理比较简单;供电可靠性较低;故障点地电位高,对人身及设备安全不利;对通信和电子设备干扰较大。
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中规定[3]:
(1)3~10 kV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系统和35 kV,66 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应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超过下列数值又需在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① 3~10 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 kV,66 kV系统,为10 A。
② 3~10 kV非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电压为3 kV,6 kV时,为30 A;10 kV时,为20 A。
③ 3~10 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为30 A。
(2)6~35 kV主要是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但应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故障时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对电气和通信设备的影响以及继电保护技术要求。
武广高速铁路采用两条10 kV电力贯通线供电,供电可靠性高,电缆不需要带故障运行,而且全电缆线路发生瞬间故障的概率较低。根据铁道部运输局“运计装备[2009]56号”文《关于统一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通知》的要求,10 kV电力贯通线系统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及时切断故障线路。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值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电阻值选得过小,则接地电流过大,对附近的通信线路干扰较大;电阻值选得过大,则接地电流过小,继电保护的动作可靠性降低。根据IEEE143标准规定,15 kV及以下系统低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接地故障电流应限制在400 A以下。为了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对信号的干扰,减少人身伤亡,保证继电保护快速动作,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10 kV系统单相接地电流宜限制在300~350 A较为合适。
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用很小的电阻相连,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将产生高达几百安的接地电流,因此必须设置零序电流保护,迅速可靠地将此电流切断。低电阻接地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
3 电力贯通线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
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规定[4],电力电缆金属护层必须直接接地。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分为线路一端单点直接接地、线路中央部位单点直接接地、线路两端直接接地等方式。武广高速铁路采用线路一端单点直接接地方式,并且在线路另一端经电缆护层电压限制器接地,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武广高速铁路区间箱式变电站间距最大不超过3.0 km,故单根电力贯通线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3.5 km,单芯电缆按要求应尽量避免中间接头,因此不可能采用线路中央部位单点直接接地方式。
(2)按GB 50217-2007第4.1.10条规定,未采取能有效防止人员任意接触电缆金属护层安全措施时,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势不得大于50 V,采取相应措施后不得大于300 V。经计算及相关铁路现场测量验证,武广高速铁路采用的线路一端单点直接接地方式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3)电缆金属屏蔽层中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都有感应电流通过,如果采用线路两端直接接地方式,实际上是把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作为铁路贯通地线使用,此时电缆金属屏蔽层需要满足一定的载流量要求,其截面积一般不能小于16 mm2。从而增加了贯通线电缆投资,每公里电缆需增加约1.5万元,武广高速铁路全线需增加投资约1亿多元。
4 电力工程设计应用的新设备新材料
武广高速铁路电力工程设计中采用一系列新设备新材料,如电力贯通线电缆采用不锈钢铠装的单芯铜芯电缆,10 kV变配电所高压开关柜采用全封闭SF6绝缘开关设备(GIS),低压开关柜采用智能型模数化组合柜型;变压器、调压器采用干式节能型设备,区间负荷供电均采用统一模式的箱式变电站,各站房设置高压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等。
4.1 电力贯通线采用单芯电缆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电力贯通线采用三芯电缆,武广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采用三根单芯电缆,虽然投资有所增加,但具有以下优点[5]:
(1)单芯电缆与柜内终端连接时,可避免交叉,使电气安全间距较宽裕,改善安装作业条件;
(2)可避免电缆中间接头,增强运行可靠性;
(3)单芯电缆较同截面的三芯电缆载流量增加约10%,可使电缆截面选择降低一档;
(4)一旦电缆发生接地,难以形成相间短路;
(5)容许弯曲半径较小,有利于电缆敷设。
4.2 高压开关柜采用全封闭SF6绝缘开关设备(GIS)
过去我国铁路10 kV变配电所高压开关柜采用空气绝缘柜,铁路区间用电负荷供电一般采用杆上变电台,电力变压器一般采用油浸变压器。武广高速铁路采用全封闭SF6绝缘开关设备(GIS)、统一模式的箱式变电站、干式节能型电力变压器,同时10 kV变配电所配置综合自动化系统、低压监控装置、区间箱式变电站上设置的远程控制单元(RTU)均纳入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SCADA),并由综合调度中心对电力设施集中监控。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使主要电气设备免维护少维修。
4.3 沿线设高压备用柴油发电机组
沿线各铁路车站站房设高压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在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情况下,仍能基本保证铁路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各车站站房内设置一台10 kV柴油发电机组,主要供站房内通信、信号、客运信息设备及应急照明用电等一级负荷,并给区间10 kV电力贯通线供电。在重大灾害情况下当地方电网全部停电时,启动发电机组,保障与铁路运行、管理密切相关的重要用电负荷不间断供电。
总之,武广高速铁路电力工程实现电力线路入地、电力设备进屋、电力供电全过程监控、主要电力设备免维护、变配电所无人值班,其技术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5 结论
(1)武广高速铁路10 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上分散设置箱式电抗器,起到补偿接地电容电流、补偿容性无功功率、限制线路末端电压上升的综合作用。
(2)武广高速铁路10 kV电力贯通线系统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
(3)武广高速铁路10 kV电力贯通电缆金属护层采用线路一端单点直接接地方式,并在线路另一端经电缆护层电压限制器接地。
(4)武广高速铁路电力工程设计中采用一系列新设备新材料,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使主要电气设备免维护少维修。
[1]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电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2]李润先. 中压电网系统接地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T/T620-1997[S]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S]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