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胃证治十二法

2010-08-15傅廷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症见扁豆方用

傅廷斌

脾胃病证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无论外感或内伤,皆可累及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治疗时必须先顾及脾胃,扶正方能祛邪。正如李东垣所谓:“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脾胃证候繁多,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 12种脾胃证治法。现叙及如下。

1 健脾益气法

适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忧思过度,久病脾气受损,致使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敷布之证。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小便溏,面色萎黄无华,肌肉消瘦,唇淡白,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象缓弱。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茯苓、扁豆、砂仁、薏苡仁、甘草、大枣。

2 温运中阳法

适用于素体虚弱,脾胃阳气不足寒自内生或过食生冷,湿聚寒盛之证。症见饮食无味,脘腹隐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食后脘腹胀痛或呃逆,畏寒,四肢不温,大便溏小便清,或出尿少浮肿,妇人白带多而清稀,舌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虚缓。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附子、肉桂、干姜、良姜、肉豆蔻、白蔻仁、砂仁、乌药、吴茱萸、川椒、补骨脂。白带多加苍白术、山药、煅牡蛎;脘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浮肿者加茯苓、大腹皮。

3 益气升阳法

适用于脾胃阴气衰微,中气下陷,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之证。症见头晕目眩,言语低怯,自汗,食入则胀,脘腹重坠,动则尤甚,便意频频,形体消瘦,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舌质淡胖苔白,脉濡弱。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桔梗、甘草。脘腹胀甚者重用枳壳(30 g)效果更佳。

4 温中化湿法

适用于湿邪犯脾之证。湿为阴邪,伤其阳,阳虚生寒,湿与寒相合而困脾。症见脘闷腹胀,口淡纳减,恶心欲吐,腹痛便溏,身重或肿,头重如裹,面色晦黄,舌苔白腻质淡胖,脉濡缓或迟缓。方用胃苓汤加减:苍术、白术、桂枝、茯苓、厚朴、猪苓、泽泻、陈皮、半夏、薏苡仁、佩兰。

5 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胃燥过盛,湿邪侵入胃,与胃之燥热相搏而成湿热之证。症见脘腹痞闷,恶心呕逆,口甜或苦,肢体困重,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或面目皮肤发黄,或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黄芩、黄连、石菖蒲、滑石、木通、苍术、连翘、白蔻仁、薄荷、藿香、佩兰、扁豆、薏苡仁。

6 益气摄血法

适用于过度忧思伤脾之证。“脾统血,脾虚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因而脱陷妄行”。症见便血、尿血、肌衄,月经过多,崩漏,食欲不振,神疲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质淡,脉沉细。方用归脾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龙眼肉、酸枣仁、远志、阿胶、木香。火旺者加栀子;火衰者加肉桂、丹皮。

7 养阴润燥法

适用于饮食不节,或久病脾胃虚弱,不能化生精微,阴津来源不足之证。症见低热消瘦,腹胀纳差,口干唇燥,大便秘结,手足心热,甚则毛发脱落,舌苔白干或薄黄,舌质红绛,脉细数。方用自拟益血养阴汤:当归、白芍、生地、沙参、女贞子、山药、扁豆、莲子、白术、大枣、阿胶。大便干结甚者加麻仁;腹胀纳差者加谷芽、麦芽、神曲。

8 温胃散寒法

适于素体阳虚,过食生冷或外界寒邪直中胃腑之证。症见胃脘冷痛绵绵,甚则拘急剧痛,遇冷加重,得温则舒,口吐清水或食入即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脉弦或迟。方用厚朴温中汤加减:厚朴、吴茱萸、白术、干姜、丁香、高良姜、草果、延胡索等。

9 清胃泻火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化火,横逆犯胃,或热邪直中胃腑之证。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发热烦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大便干结,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方用清胃散加减:黄连、生地、丹皮、石膏、天花粉、栀子、知母、竹茹。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10 养阴清热法

适用于饮食不节或久病耗伤津液,肝郁化火犯胃,火盛伤津,胃失濡养之证。症见饥不欲食,口舌干燥,胃脘虚痞绵绵而痛,或有烧灼感,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方用养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扁豆、生地、元参、谷芽、梗米、甘草。

11 舒肝和胃法

适用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之证。症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则舒,食欲减退,怒则加重,舌苔薄白,脉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香附、川芎、川楝子、厚朴、陈皮、延胡索、佛手、半夏、麦芽。

12 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日久而引起气滞血瘀之证。症见胃脘痛有定处,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脉弦涩。方用失笑散加味:蒲黄、五灵脂、当归、白芍、橘叶、郁金、丹参、甘草。便黑者加白及粉、三七粉。

治疗脾胃证关键在于把握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三对矛盾。调理脾胃纳与化的失常是治疗脾胃证与其它病证的主要措施。脾胃升降失职,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脾湿胃燥,脾多湿病胃多燥病,治脾用湿燥,治胃用柔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喜补勿滞,胃以通为贵。所以治脾胃证“通补则宜,守补则谬”,“补药必佐宣通”,临证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症见扁豆方用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养咽止咳桑叶方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汤
调皮鬼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