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终止 11~15周妊娠
2010-08-15马晓霞
马晓霞
本院自 2007年 5月至 2008年 4月,对妊娠 11~15周因各种原因要求中止妊娠应用米非司酮配合前列腺素进行药物流产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确诊为妊娠 11~15周自愿要求中止妊娠于门诊登记书写病例,其中正常妊娠 54例,胎死宫内 2例,年龄 18~39岁。用药前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检查胎儿大小、羊水深度。无前列腺素类药物使用禁忌证。
1.2 方法 米非司酮 50mg、12 h口服 1次,连服 5次。服药前后 2 h空腹,第五次服药 12h后给予米素前列醇 0.6mg放置阴道后穹隆处。
1.3 判断标准:①完全流产:胎儿、胎盘、胎膜完全排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②不全流产:胎儿排出,胎盘、胎膜部分或全部残留行清宫术。
1.4 随诊 流产后嘱其口服抗菌素及益母膏 5 d,流产后 2周门诊随诊。内容包括流产后流血天数、出血量、月经恢复天数。
2 结果
2.1 药物流产效果 56例成功占总数 100%,完全流产 48例,占 85.71%,不流产 8例(行清宫术)占 14.29%。
2.2 副反应 口服米非司酮配合后穹隆放置米素前列醇出现恶心、头晕乏力 13例,腹泻 8例,发热 5例,最高体温 38℃,可以不予处理,停药后症状自然缓解。本文中服药后均无过敏、产道损坏及羊水栓塞等症状。
2.3 流产时间及出血量 放置米索前列醇后最短 20min出现宫缩,1.4 h胚胎排出,最长时间 12 h。平均时间为 3.9 h。出血量 30~200m l,平均为 90ml。
2.4 随诊 56例有 46例按时随诊,产后出血约 5~15 d,最多 29 d,给予对症处理。恢复月经时间平均 28~34 d左右。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作用机理 与孕激素竞争受体,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是孕酮的 3~5倍,阻断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和孕激素活性的表现。从而使绒毛、蜕膜组织坏死变性激活内源性前列腺素,加上外源性前列腺素的作用,促使子宫收缩而流产。因无需进入宫腔操作,可避免子宫损伤,宫腔感染及全身感染。
3.2 11~15周妊娠终止以往常采用扩宫钳刮,这种手术风险大且易发生感染、羊水栓塞等并发症。采用此种方法药物流产操作筒单,出血少,而且损伤小,痛苦少,医生与孕者易接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