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8例

2010-08-15李瑞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肺动脉

李瑞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现代医学从血液流变的角度认为,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引起肺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故改变血液高凝状态,阻断和逆转血栓形成,降低肺动脉高压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我科自2007年以来,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全部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按随机双盲法平均分成2组,血栓通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62岁,心衰病程(5.3±3.2)年;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9~78岁,平均61岁,心衰病程(5.2±3.1)年。两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血栓通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滴速40~50滴min,同时加用西药常规综合方案治疗,连续15 d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常规综合方案治疗,连续15 d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所采用的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即抗感染(根据痰细菌培养选用适当抗生素)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止咳祛痰,改善通气,运用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心、肺功能,同时注意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

2.2 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气喘明显改善,水肿消失,心率减慢至100次/min以下,心功能改善2级,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或减少,肝脏缩小1.5 cm;有效:上述症状体征减轻(如水肿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肝脏缩小0.5~1 cm,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或心功能无改善。

2.3 结果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显效29例(65.91%),有效12例(27.27%),无效3例(6.82%),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显效16例(36.36%),有效13例(29.55%),无效15例(34.09%),总有效率65.9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长期缺氧导致代偿性红细胞生成过多和高血红蛋白血症,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异常亢进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血小板凝聚,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微血栓形成;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途经加速血栓素(TXA2)合成,抑制前列腺素(PGI2)生成等,均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及肺动脉压增高,加重心力衰竭[1]。血栓通的主要成份是三七总皂苷,传统医学证明,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作用。其作有机制是[2]:①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②具有增加血清caMP水平及抑制TXA2形成促进血管壁的PGI2生成作用,扩张肺血管而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动力学,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③有效地清除脂质及氧自由基,并减少其生成;④能在细胞水平预防心肌重构,保护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害;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通过对血栓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结果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其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其远期影响有待近一步探索。

[1]余荣环,张珍祥,刘作志.缺氧大鼠肺组织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变化及其与TXA2/PGI2平稳的关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6,12(2):168-169.

[2]陈春球.三七总皂苷对犬心肌缺血时形态及酯学的影响.昆明医学院报,1999,10(2):22.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肺动脉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