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高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2010-08-15金松日崔今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胎盘孕妇产妇

金松日 崔今顺

妊高症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孕妇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凡是重度妊高症易导致子痫、心肾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等,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观察和处理能有效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1 高危因素和病因

1.1 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下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紧张素基因T235阳性、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1.2 病因 ①子宫胎盘缺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都会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胎盘或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②免疫与遗传:临床上经产妇妊高症较少见。妊高症之女患妊高症者较多。有人认为与孕妇隐性基因或隐性免疫反应基因有关;③前列腺素缺乏: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使血管扩张,一般体内加压物质和降压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减少了,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于是血压升高;④胰岛素抵抗:近来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NO合成下降及脂质代谢紊乱,影响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压。

2 孕期预防

2.1 实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2.2 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症发生率增高。

2.3 近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症,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2.4 左侧卧位 这个姿势不会給心脏造成压力,而且还有许多好处,利尿、减轻子宫对主、髂动脉的压迫,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降低对下腔静脉压迫,回心血量增加,增加各脏器的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纠正子宫右旋,有助于纠正子宫胎盘缺氧。减少升压物质、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2.5 合理补钙能够预防妊高症的发生:在孕期由于女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和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对钙的需求增加,引起机体相对缺钙,如得不到及时补钙,则血清钙离子下降,细胞内钙离子上升,使血管紧张力增高,血压上升,可能促进妊高症的发生发展,所以要及时给与合理的补钙,(钙尔奇D600-1200 mg,乐力胶囊每天2 g)配合生活指导预防妊高症的发生。

2.6 体重异常增加,下肢水肿与妊高症预测阳性的关系和预防:我们在产检中发现,在孕32周后体重异常增长(2周体重增加2 kg以上的孕妇下肢水肿、测量血压≥120/80 mm Hg的比例大大增加。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又传说多吃哪些东西对胎儿的皮肤、智商等有好处而不加节制,随着孕周增大,活动量减少导致体重异常增加,而体重过重又是许多孕妇下肢水肿的首发症状。是由于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增大子宫压迫使血流受阻所致。因此鼓励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下肢水肿等,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少食多餐。

3 产时观察和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要热情交待、语言文明,尽量将其置于单人间和同类患者置入一间病室,治疗护理集中进行。由于妊高症多发于初产妇,他们缺乏生产经验和相关疾病知识,加上对病情不了解或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等,易产生紧张惧怕等不良心理。因此我们要多与产妇沟通交流,重视其主诉,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难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解除其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保持安静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包括声、光和烟熏刺激,指导和协助患者左侧卧位休息,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血供,减轻胎儿宫内缺氧,同时也可预防肾功能衰竭及脑水肿发生防止抽搐。

3.3 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和尿量的变化,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主诉,有无头痛、头昏、眼花、呕吐、心慌、胸闷等先兆子痫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备好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有抽搐时应将产妇安置于暗室,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刺激,加床栏以防止患者坠床,专人护理并具体记录,如出现昏迷应禁食,平卧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产生。

4 用药期间的护理

4.1 使用降压、解痉、利尿药后的观察,护理人员应把握患者的降压解痉和利尿等药物的性能,做到准时、准量给药,还要熟知毒性反应及抢救措施,临床患者常用硫酸镁进行降压解痉,每次用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尿量≥25 ml或每天600 ml,膝键反射的存在和呼吸≥16次/min方可继续使用,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用10%葡萄酸钙10 ml静脉注射,以解除镁离子中毒,如使用冬眠合剂时要严密观察血压使用利尿剂时应准确记录24 h尿量,严防水电解质紊乱。

4.2 抽搐的救护 患者一旦出现抽搐,要及时处理,动作要稳、准、轻、快。并及时上紧床栏,以防止摔伤。口中置开口器或压舌板,以防止舌唇咬伤或舌根后坠引起窒息,并使患者头低侧卧位。昏迷或未完全清醒着禁食、禁水,以防止引起吸入性肺炎,留置尿管者,应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同时记24 h出入量,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被褥,抽搐时需防早发生。

4.3 其他护理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胎心音及胎动变化,有无宫缩及阴道流血、流水现象,如有异常时报告医生并协助作相应处理,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肢体穿刺处有无渗漏,如有异常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5 适时终止妊娠

如患者胎心音、胎动好、孕周<37周,则在降压解痉的同时尽量行保胎治疗,常用药物为硫酸舒喘灵4.8 mg口服,每8 h一次,尽量让其足月后再根据并请选择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如患者≥37周,则应尽早终止妊娠,如无严重并发症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如有心、肝、肾等并发症则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6 产时产后的护理

分娩时应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和胎心音、宫缩的情况,预防抽搐再度发生,分娩后多数产妇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产妇在产后24~72 h内仍有发生子痫和大出血的可能。因此在产后仍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以及阴道流血情况,认真听取产妇主诉,以便及早处理,并做好产妇相关知识宣教及出院健康宣教。

妊高症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大量繁杂和科学护理,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期间的护理及良好的环境适时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才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何仲.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1-72.

[2]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猜你喜欢

胎盘孕妇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