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2010-08-15田淑华姚敏陈忱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血氧生理盐水饱和度

田淑华 姚敏 陈忱

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常用的急救措施,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正确使用气管套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2007年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56例,现笔者就其护理谈谈体会。

1 吸痰护理

1.1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过粗易使呼吸通气不足,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吸痰管插入深度约为15~20 cm,到气管分叉处效果较满意。

1.2 吸痰前做好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吸痰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观察及血氧饱和度。如吸氧需记录氧流量。在吸痰前后调大氧流量。

1.3 根据患者情况及痰黏稠情况调节负压(成人300~400 mm Hg,儿童250~300 mm Hg),负压过大可引起呼吸道损伤,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以免负压吸附呼吸道黏膜引起损伤。

1.4 吸痰时要在无负压情况下插入吸痰管,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当达到所需吸痰的部位时,使吸痰管内形成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动作轻柔,吸尽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造成缺氧。如果吸痰不净,应更换吸痰管后3~5 min重吸。反复吸引应每次更换吸痰管,吸痰过程中及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防管路堵塞。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盘用物每4 h更换一次。

1.5 观察吸痰过程中患者反应: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气道的通畅情况;氧气吸入等有利于病情评估。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变化时,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氧气吸入,吸痰结束后擦净患者面部的呼吸道分泌物,安置患者舒适体位。

1.6 加强呼吸道湿化,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定时向呼吸道内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100 ml+糜蛋白酶20 mg+地塞米松10 mg),必要时保持呼吸道滴药,每分钟2~3滴。痰液黏稠不易吸引者,给以雾化吸入,并做到每次更换螺旋管。

1.7 经常给予翻身叩背,叩背可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黏稠分泌物松动,易于咳出或吸出。每2 h翻身一次,按左侧、平卧、右侧、平卧、左侧位交替进行。翻身时保持头颈胸在一条直线上。叩背方法:手呈弓背空心状,从下至上,从外向内,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限。注意不可在裸露的皮肤叩打、肋骨以下、脊柱、乳房等部位禁止叩打。

2 内套管护理

更换气管内导管时,应用灭菌的或高水平消毒的插管更换时应采用无菌技术,内导管每天更换4次,每次加入适量苏打煮沸10 min后,将内导管洗净,再煮15 min,待干后放入内导管,套管外口应覆盖双层盐水纱布,定时更换,使空气湿润,还应该防止灰尘吸入。

3 气管切开处护理

气管切开处每次放入内导管前用3%双氧水及0.9%灭菌生理盐水洗净,导管周围和伤口周围用强力碘消毒后,更换消毒纱布。

4 电动吸引器使用和保管

4.1 贮液瓶内液体达2/3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被吸入内损坏机器。

4.2 吸引器的脚踏离合器应正常使用,使用时应将吸痰管送入气管适当深度后,再启动开关以免造成启动时瞬间电流增大损坏吸引器。

4.3 各管连接准确,吸入孔与排出孔切勿按错,以免发生窒息或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后果。

5 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5.1 气管切开套管也有引起出血、气管壁的溃疡、感染等,尤其是手术后经过相当时间后发生,往往容易忽略,应随时注意这一问题,切口处一旦发现出血需立即报告医生再次手术止血,气管内吸引混有血液时多由气管壁发生炎症、溃疡所致,若突然发生大出血可能是由于套管有致命的危险,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粗暴的吸引操作造成的,因此我们在护理操作中一定要掌握轻柔而熟练的技术。

5.2 对重度昏迷患者进行鼻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推注速度,要缓慢推入,以免食物返流入气管,警惕窒息的发生。

6 注意事项

6.1 指导意识清醒的患者不要自行拔管。患者不合作或意识障碍时适当约束肢体,防止自行拔管造成窒息、大出血等意外。

6.2 拔管。患者呼吸平稳,体温正常,痰液减少,意识转好或能自行咳痰,可先堵管48 h。若患者呼吸正常,排痰功能良好,痰液不多,体温正常方可拔管。拔管后创面不缝合,以蝶形胶布牵拉固定。拔管24~48 h内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异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则重新插管。

6.3 ①气管切开术必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减少探视和陪伴,单间,防止交叉感染;②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口腔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以促进患者早日拔管,早日康复。对颅脑损伤的患者,气管切开护理尤为重要,应随时注意患者的呼吸,是否有缺氧情况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氧气吸入。这对保证组织的供氧,减少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的发生,对患者顺利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科护理56例患者由于严格上述操作规程均未发生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

猜你喜欢

血氧生理盐水饱和度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糖臬之吻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自制生理盐水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