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太仓保税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2010-08-15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朱文涛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朱文涛
我国的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是在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并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经济开放区域,它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也是腹地经济与外部接轨的有效途径。在江苏沿江开发和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规划中,太仓凭借沿江沿沪和东临港口的区位优势,成为长三角地区区域效应最强的地区之一。
1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背景和概况
保税物流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是在2005年8月,经海关总署批准,在苏州高新区、南京龙潭和北京空港3家首先开始试点的。2008年12月海关总署又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并于2009年2月再次批准设立沈阳等5个保税物流中心。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是全国现有26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之一,2004年2月开始筹建,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9平方公里,具有国际采购、配送、中转和件杂货仓储四大功能,能够满足年吞吐100万标箱、2000万吨件杂货的保税物流业务需要。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太仓保税物流中心享受国外货物入中心保税、国内货物入中心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具有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的政策叠加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国际上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的基本特征。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企业可以彻底改变以往加工贸易存在的“境外一日游”现象。
2 发展太仓保税物流中心的战略意义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的设立,是太仓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促进苏南地区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通过合作联盟,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保税物流中心集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有关政策,具备了独特的政策优势,其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关系,互补大于竞争。太仓保税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不能开展加工贸易,而太仓周边地区的出口加工区则重点发展加工出口业。通过与周边出口加工区建立起综合协调机制,可推进各特殊监管区的合作联盟和共同繁荣,保税加工需要保税物流的功能配套,保税物流需要保税加工的业务支撑。通过合作联盟可拓展中心的物流枢纽功能,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2.2 通过相互促进,实现区港共同发展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和太仓港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由于太仓保税物流中心有政策优势和通关便捷的特点,可以扩大经济腹地的辐射,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经济腹地扩大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了,可以促进太仓港口吞吐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港口的发展;同样,太仓港口发展了,可以为太仓保税物流中心提供更多的保税业务,实现保税物流中心的规模经济。由此可见,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和太仓港口是相互促进的,太仓保税物流中心以太仓港口为依托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太仓港口的发展。
2.3 集聚国际物流企业,形成物流产业集群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依托其出口退税和进口保税的政策优势,可以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和物流企业入驻,聚集一批面向全球市场的采购、中转分拨、配送等的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理念,在较高的起点上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优势。物流产业集群网络内部成员可以实现产业链的紧密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共同利用信息平台,共享物流资源,共用物流营销网络以及共同拓展物流业务等。
3 加快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把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办好,使得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还需做出很多努力。为了加快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3.1 积极开展保税物流中心的招商活动
物流企业是物流中心发展与运行的主体,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决定中心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采取有吸引力的招商措施,使得更多的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入驻物流中心。
首先,要精心策划招商活动,制定详细的招商活动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和利用各种论坛、商展、会展等活动,营造一种多赢和谐发展的招商氛围,最大限度的招商引资;其次,要加强同国内贸促会、物流行业协会及海外代表机构的合作,扩大保税物流招商的影响,增强成功率和有效性;再次,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实行网络招商,向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方向发展;最后,要充分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现有的企业,扩大以商招商的效应。
3.2 制定和落实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的优惠措施
通过对物流中心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在发展中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能给物流中心企业带来实惠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购买或租用保税中心内土地、厂房或仓库的企业,给予价格优惠,适当减免征收的各种费用。对中心的重点物流企业,在外汇使用、货物进出口代理、报关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发展基金,建立稳定的发展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中心内物流业快速协调发展。要落实已有的保税物流中心的各项政策,以利于保证中心内物流业及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规范和统一。
3.3 启动保税物流中心的加工贸易结转业务
按照目前政策规定,出口加工区享有加工保税功能,但不享有出口退税政策;保税物流中心拥有退税政策,却缺少加工功能,因此保税物流中心可因地制宜地从发展加工贸易结转业务起步,从利用太仓及苏州地区的现有资源做起。
3.4 拓展保税物流中心的国际采购功能
物流保税中心对国际贸易商有较强吸引力,但按照目前规定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尚不能与境外企业从事相关的贸易活动,使保税中心的政策优势得不到充分应用。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与海关协调,允许中心内企业作为境外贸易公司与境内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这样有利于在物流保税中心周围形成一批与进出口商品有密切联系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太仓港区规划的塑化原料、百货采购、木材加工、钢材剪切四大交易市场正在开发建设中,太仓保税物流中心要以此为平台,加快拓展其境内外贸易功能,吸引一批国际知名采购商、分销商、名牌代理商等进驻保税中心,进而在保税中心内开展国际采购、国际分销、国际展示及相关的加工增值服务。
3.5 积极寻求保税物流中心与台湾的对接
为了推进苏州地区口岸实现大通关,并推动在太仓港区设立“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太仓保税物流中心应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开展对台航运物流的合作,扩大两岸直航货物规模,努力寻找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对接途径,积极协调做好台湾自由贸易港区、大陆出口企业以及太仓、高雄两地航运公司三方面的工作。吸引长荣、阳明等台湾大航商在太仓开辟国际航线,利用这些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航运渠道,做大集装箱吞吐量,扩大中转规模,提升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地位,共同形成电子、轻工、农产品等特色的物流供应链。争取台货从太仓港中转运往昆山和苏州,以解决苏州、昆山地区台资企业急需的太阳能、光电和半导体等供应问题,使太仓港成为两岸物流的重要通道。
3.6 不断创新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监管模式
加强与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的沟通交流,结合企业需求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客观需要,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与国际通行的惯例接轨,实现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
3.6.1 实行“舱单分拨”的监管模式
保税物流中心的企业持加盖物流中心海关印章的舱单和提单到码头办理提货手续,就可以将货物直接从太仓港运至中心内,既能实现保税物流中心从太仓港区进境货物的“一站式监管”,也可实现区港之间的“无缝对接”。这为保税物流中心的四大主要功能的实现,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3.6.2 采取“分批出入区、集中报关”的监管模式
例如,新港物流公司给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供货,因为三星电子是零库存管理,生产线需要货物,90分钟就要求配送到生产线。于是,新港物流公司就采用了海关的“分批出口,集中报关”政策。
3.6.3 推行保税物流中心的风险管理。
海关执法是有风险的,但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普遍查验、细查细验,以牺牲通关效率而防范风险,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合法进出口企业的利益和对高效的追求。海关应正确认识风险,认真分析风险的存在,从而把管理资源集中在风险较高、信誉较差的企业和货物上,放开无风险或风险较小的企业和货物,为保税物流的守法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最高的效率,这就是“守法便利”的原则。
[1]袁锋.龙潭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探讨[J].江苏交通科技,2008,4.
[2]潘福斌.厦门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