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80例报告)

2010-08-15邵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致残率脑膜脑室

邵秋波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和高致残率,其年发病率为60~80/10万,占所有卒中的20% ~30%,病死率高达30% ~40%,其中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则更高。我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81岁,平均63.9岁。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者70例,脑血管畸形7例,不明原因3例。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状态清醒10例,嗜睡或朦胧16例,浅昏迷30例,昏迷20例。深昏迷4例。GCS计分<5分10例,6~9分26例,9~12分34例,10分以上10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入院后全部行CT检查,其中血肿位于幕上68例,分别为内囊及壳核出血41例,颞叶出血9例,额叶出血6例,枕叶5例,顶叶5例,脑干出血2例。幕下出血12例,其中位于一侧小脑者8例,蚓部出血者3例。血肿量(以CT影像计算)<30 ml 10例,30~50 ml 35例,50~70 ml 27例,70 ml以上者8例。

1.3 治疗方法 一经确诊后,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根据CT影像选择最靠近血肿处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周边扩大成2cm×2cm窗口,骨蜡止血后十字形剪开硬脑膜,选择无血管处双极电凝软脑膜,取脑穿针试抽吸确定出血灶。用细窄脑压板小心分离脑组织直达血肿腔,分离隧道直径<1.0cm。吸引器吸除凝血块,直视下双极电凝出血点。对已破入脑室的血肿。可在凝血块清除及有效止血后经原创腔置入内径3mm硅胶管,深入脑室1.5~2.0cm,外端另戳口引出,缝线固定妥当。血肿清理干净结束手术时硬脑膜缝合二针,以防止头皮下渗血进入硬脑膜下。置入脑室引流管外接无菌引流袋,待血性脑脊液无明显外流后,复查CT如脑室无积血则拔除之,如尚积存残留血液,则在无菌操作下,注入尿激酶1万U+生理盐水5 ml,夹管2 h后开放。之后视情况每日重复应用1~2次,直至血肿完全吸收或引流出。脑室引流管应妥善护理,定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拔除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为了减少血液在脑室积存,我们针对部分血肿破入脑室的患者采用多次腰穿置换脑脊液,每次腰穿时均需要夹闭脑室引流管,以防逆行感染。

1.4 疗效评价 患者术后存活出院视为有效,注院期间死亡视为无效。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评分(ADL)评定预后。ADI I为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IⅡ为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以独立进行家庭生活;ADIⅢ为家庭生活需人帮助并柱杖可行走;ADIⅣ为卧床不起,但保持意识;ADLV为植物生存状态。将ADL I~Ⅲ级视为预后良好,ADLⅣ 、V 级及死亡视为预后差[1]。

2 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5例,其中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脑疝,再出血。手术有效率为91.2%。另2例患者出院后继发肺部感染,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总的存活率为88.8%。术后生存患者中ADI I型10例,ADLⅡ型19例,ADIⅢ型27例,ADLIv型24例。本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0%。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目的是尽早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阻断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脑功能。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20~30 min即形成血肿,6~7 h逐渐停止,7 h后血肿周围出现水肿,且随时间延长水肿不断向周围脑实质扩大,临床症状不断加重和恶化,为进一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强调早期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手术要点近年来大骨瓣开颅减压清除血肿已很少有人采用,如果具备显微外科器械和深部照明设备,应当首选超早期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尤以小骨窗直视下手术为优。手术根据CT影像三维立体定位,在离血肿最近处,作头皮直切口5cm,骨窗直径3cm,选非功能乏血管区行脑针穿刺抽吸血肿腔内液性部分,使得脑压明显下降,脑皮层造瘘,直径1~1.5cm,达血肿腔,以双极电凝镊和细管吸引器,边牵开边吸除血肿,术野非出血细小穿通血管绝不轻易烧灼,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脑压板牵拉,这些操作对避免术后脑水肿或脑缺血梗死颇有益处。要直视下全部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血肿腔内置入引流管,务必调整好深度,缝合固定。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于6 h内手术直视下微创清除血肿为好,同时要注重加强术后护理,保持血压稳定和呼吸道通畅,预防和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2],从而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1]段国升,吴盂超.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03.

[2]张建军,董伟峰,顾水均,等.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临床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5):311-312.

猜你喜欢

致残率脑膜脑室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家畜的脑膜脑炎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