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吡肟引起老年患者精神症状的护理
2010-08-15邹洪敏王希香解辉
邹洪敏 王希香 解辉
头孢吡肟为广谱第四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抗菌广谱,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吉林大学第四医院老年患者多,多为65~85岁患者,2009年1月至10月共有92例住院患者使用头孢吡肟静脉滴注后,有3例出现了精神症状,2例出现精神兴奋,1例出现精神萎靡、昏睡症状。现将其中2例典型病例及其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一,患者男,86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入院,发热,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吡肟2.0,2次/d,静脉滴注,用药3 d后,患者出现言语混乱,不配合医护治疗,继而出现精神萎靡,昏睡症状,立刻遵医嘱给予更换抗菌药物,给予补液对症治疗,2 d后患者精神恢复正常。
1.2 临床资料二,患者女性,68岁,因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入院,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吡肟2.0,2次/d,静脉滴注,用药后1 d,患者出现躁动,谩骂他人,多言多语,并有登高症状,立即停用此药,给予镇静处置后,精神恢复正常。
2 护理
2.1 如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后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头孢吡肟的静脉点滴,改换其他的抗生素,同时认真配合医生给予镇静、补液对症处置。在静脉推注镇静剂时注意控制速度,以免导致患者的呼吸抑制,保证静脉通畅,及时抽取血标本化验,安全护送患者做各项特殊检查。
2.2 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措施,患者早期出现不合作时正面耐心劝导,安定情绪,避免一切激惹因素,对于发生暴力伤人等精神症状时予以约束带保护。卧床患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加强巡视,随时警惕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床单元周围不放刀、剪子等利器,防止刺伤。保护患者,同时又要避免医护人员被伤害。加强安全检查,严密监护,严防意外发生。
2.3 加强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会出现紧张和恐惧,情绪会受到很大影响,会产生很多顾虑,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和疏导,做好心理安慰,耐心劝导,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对一些过激的言行、吵闹、谩骂医护人员,要克制情绪,坚持以礼待之。
2.4 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时会造成对疾病的应激能力下降,体力消耗加大,会加重老年患者原有的病情,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患者出现跌伤,皮肤破溃。卧床患者按时翻身,防止出现压疮。加强口腔护理,防止舌咬伤。保持病室通风,注意保暖。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减少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尽早恢复体力。
3 预防措施
3.1 护士在给药前一定要认真了解患者以往的过敏史和禁忌证。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目的,掌握患者病情,识别高危年龄患者(小儿、高龄)[1],尤其要警惕老年期生理改变对药物分布、代谢和效果的影响[2]。老年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基础疾病多,极易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切勿因疏忽大意,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
3.2 护士在用药后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护士经常接触患者,处于疗效评价的最佳位置。许多药物在发生不良反应前,常有先兆症状或早期症状,应及早发现并予以重视。一经发现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报告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相应的治疗配合工作。
4 小结
绝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常规剂量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当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拮抗γ一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神经毒性反应。头孢吡肟可通过血脑屏障,在体内不被代谢,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老年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后出现一过性精神症状,提示有肾功减退的高龄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需警惕其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1]朱巧英.药物不良反.203例的分析与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54-55.
[2]刘存娣,薛嵋.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上海护理,2006,6(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