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0-08-15刘春英吴德华朱国军
刘春英 吴德华 朱国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刘春英 吴德华 朱国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通过论述“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和基础,以“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讨了“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导向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说明了其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发挥的作用。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各高职院校校本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所在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构建了“工学六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国外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加拿大的“CBE”等模式。我国则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经过探索已经形成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显示出了我们自己的特色。这些模式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彼此间相互包容、渗透和替代,都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共性,但也有个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的学校,有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他学校可以借鉴,但一般不可能照搬。因此,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所在的学院创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依托行业办学优势,紧贴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工学六合”的内涵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通过六个方面的校企深度融合,使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相互融合,将课堂的文化理论学习与未来职业紧密结合,培养会学习、重实践、长技能、讲道德、爱劳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工学六合”中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市场需求调研,认真分析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等发展态势,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与学生就业实现了无缝对接。
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借鉴了加拿大的CBE课程开发理念、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想,通过对与专业相关岗位的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各方面的职业能力的支撑课程,把职业能力中的各能力点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坚持“以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原则,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结合点,以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把“工”与“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在“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不是孤立地办学,而是需要深入企业实际,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与课程相对应的标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加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坚持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坚持开放课堂教学与实习,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近的实训教学条件可以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打造合格的人才;坚持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开放教学情境中养成职业精神,掌握实用技术,最终使学校在开放办学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的原则,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产品为载体,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的有效结合;积极推行“实习+就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前两年半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的必备知识,完成必要的基本操作实习和专业实训,最后半年到受聘单位进行对口实习及顶岗培养,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技能与技术,提前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有效促进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实现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校企合作是前提 强化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备条件。行业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是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行业为依托,没有深度的校企合作,“工学六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真正地融入区域经济之中,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依托行业优势,与企业合作办学,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学校融入行业发展之中,积极参与行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拓展学校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行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模式设计、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学生实训指导和就业推荐等,并构建一批长期、稳定、运作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可以说,学校与行业的融合程度是决定“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的前提。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建设一支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温家宝总理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的弱点或缺点就是动脑的不会动手,动手的不会动脑”。推行“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专业布局和建设发展的需求,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动态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先进技术、前沿工艺保持迅速对接,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训条件建设是基础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可达到“零距离”上岗。推行“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真实或虚拟的职业环境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在校实践与未来职业工作无缝对接。
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 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一项工作。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原因是课程体系难以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课程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教学方法难以培养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课程教学改革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训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专业实践的层次性、阶段性及统一性的结合。
管理机制创新是保证 “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系到学校和企业两个客体,而且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及市场四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因此,要把“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不仅要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而且要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工学六合”运作规范、有序、高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制定激励措施,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另一方面,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走进企业,增加企业经验,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特别是顶岗实习作为“工学六合”的一个重要环节,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在校学生”与“职业人”的双重身份,涉及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合作,其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单纯的校内管理。学校和企业只有完善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机制,避免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才能使“工学六合”落到实处。
[1]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8,(4).
[2]黄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3).
[3]吴劲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8,(7).
[4]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
G715
A
1672-5727(2010)06-0075-02
*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GA2009006)的部分成果
刘春英(1976—),女,湖南攸县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
吴德华(1970—),男,湖北蕲春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
朱国军(1972—),男,湖南郴州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