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10-10-27严艳琳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问卷心理健康中职

严艳琳 王 屹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民族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严艳琳 王 屹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些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调查对象有国家重点、区重点、市级、县级等不同层次中职学校的学生。本文采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卷》量表,对广西376名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力求真实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

民族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由于升学就业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心理问题成为健康新问题。相关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职生是青少年的一个群体,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在经历了中考落榜的挫折后,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什么困惑呢?如果这些困惑长期得不到正确认识和疏导,势必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国内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是很规范,测量工具较少,多数采用的是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虑到SCL-90主要反映的是学生精神病症状,主要面向小部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笔者此次调查采用了余国良等编制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此工具是依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编制的,针对性强,能够切实反映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南宁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横县职教中心、广西宜州职业中专、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等六所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6份,有效回收率为94%。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是:按性别,男生172人(45.7%),女生204人(54.3%);按年级,中职一年级176人(49.7%),中职二年级200人(50.3%)。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余国良等编制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问卷》,该量表分为学习、成长、生活、职业等四个分量表。该问卷已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其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可用于此次研究。

数据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六所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学生匿名答题。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后,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年级和性别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以总平均分作为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变量,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对结果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卷》总平均分上,年级主效应边缘不显著,性别主效应显著,具体数值见表1。因此,研究主要从性别来考察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特点。

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 (1)问卷总平均分的性别差异。以总平均分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P值为0.034<0.05,差异显著。男生总平均分为3.1523,高于女生的3.1100,如表2所示。可见,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好于女生。(2)四个方面(分问卷)得分的性别差异。以四个方面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在学习、成长、生活方面差异不显著,而在职业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具体数值见表3。

表1 中职生心理健康总平均分的方差分析表

表2 不同性别中职生的总均分的T检验表

表3 男女中职生的四个方面(分问卷)以及描述统计(M±SD)表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特点

学习方面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学习方面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发现:在学习动机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而在学习习惯和环境适应性上女生又都低于男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体脑协调性上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显著;而情绪感受性反之,女生高于男生,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如表4所示。

成长方面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成长方面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发现:社会自我得分女生不及男生,而家庭自我得分女生高于男生,两者差异都不显著;情绪自我和自我描述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并且达到显著水平;自我监控得分女生低于男生,未达到显著水平。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生活方面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生活方面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发现:在同伴关系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在亲子关系上低于女生,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师生关系、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师生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上得分均高于男生,而在行为习惯上低于男生。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职业方面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职业方面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发现:除了职业感受性得分男生低于女生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并且在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胜任感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4 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分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M±SD)表

表5 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成长方面(分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M±SD)表

表6 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生活方面(分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M±SD)表

表7 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职业方面(分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M±SD)表

四个方面平均分的分布特征 从表3可以发现,男、女生的四个方面得分的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学习方面得分最低,而生活方面得分最高,男生在学习方面得分微高于女生,在成长方面双方得分接近一致,在生活方面女生反超男生,而在职业方面男女生差异很大。

讨论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本调查研究表明,中职生在整体上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女生在学习、成长和职业维度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男生,特别是在职业方面,差异非常显著。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望值明显要高于女性。(2)从生理、心理角度来看,男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强于女性,做事情注意全局,而女性乐意做条理性强的事情,遵从性强、依赖感强。(3)从学校方面看,与专业的设置有关,家电维修、汽车维修、机电应用、模具、电气、电子等专业更适合男生,只有服装、饭店管理等少数专业供女生选择。专业类型与难易度以及人数的比例差距对女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增加许多无形的心理压力。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特别如下:(1)学习方面各分维度,男生在学习习惯、环境适应性、体脑协调三项得分均高于女生,但女生的情绪感受性得分高于男生,且有显著差异。情绪感受性主要反映学习时的情绪感受是积极还是消极,女生较男生的自卑感、焦虑感要更强些。因此,针对女生的感受性特点,有时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压力。(2)成长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与调控上,差异显著的维度是情绪自我和自我描述,表现出该年龄段学生容易烦躁、焦虑、敏感。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在对自我评价上,男生要好于女生。男生通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女生则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心不如男生强。(3)生活方面主要反映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男生在同伴关系和行为习惯上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性天生的外向、主动性有关,男生较女生更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女性则表现得更内向一些。但女性的温柔、耐心和良好的共情能力,使她们更容易和师生、家长交流,这正体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良行为习惯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例如,对“我经常喝酒”的问题,选择比较符合与完全符合的人数为40,占总人数的10.6%,其中女生为15人,占37.5%,男生为25人,占6 2.5%。此外,选择通宵上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4)职业方面,除了职业选择和职业感受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分维度均显著。原因可能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很难测出实际的职业能力。在职业兴趣上,男生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专业设置的因素,适合男生的专业更多些;而在职业价值上,男生得分比女生更高,普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由挣钱多少来衡量。从四个方面的平均分分布情况来看,反映了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学习相对处于弱势,人际交往和自理能力等生活方面得分较高,中职生心理健康各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对策与建议

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动机 从调查可知,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处于弱势,成绩不好是他们心中的伤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恰当的思想引导,修正学生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多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彻底摆脱因学业成绩低下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也是问题多发期。为此,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各种方法。此外,还可开通热线和设立咨询室。这些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一些不善于面对面交谈的学生比较有效。但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需要进行治疗,则应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疗法,减轻或消除学生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一体化,协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转移或消除易引起不良行为的负面情绪,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同时,家长也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建立起平等的亲子关系,多给孩子自由和独立的空间,关注子女的心理表现,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营造一种相对宽容的成长环境。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加强实践锻炼 中职生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不尽相同,其就业观念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差异,面对价值取向的失衡,关键要做好中职生价值观的引导工作,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除了中职学校师生的努力之外,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政策或宣传导向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这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职业的感受性和胜任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一线经验,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

[1]俞国良,侯瑞鹤,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32-35.

[2]陈禧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29):94-96.

[3]韦雪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5):155-158.

[4]徐玉兰.职高生学习状态调查与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5,(8):6-13.

[5]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46-97.

G717

A

1672-5727(2010)06-0048-03

严艳琳(1977—),女,江西吉安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王屹(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问卷网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问卷大调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